1、complex()
我們注重客戶提出的每個要求,我們充分考慮每一個細節,我們積極的做好成都網站設計、網站制作服務,我們努力開拓更好的視野,通過不懈的努力,創新互聯建站贏得了業內的良好聲譽,這一切,也不斷的激勵著我們更好的服務客戶。 主要業務:網站建設,網站制作,網站設計,小程序定制開發,網站開發,技術開發實力,DIV+CSS,PHP及ASP,ASP.Net,SQL數據庫的技術開發工程師。
返回一個形如?a+bj?的復數,傳入參數分為三種情況:
參數為空時,返回0j;參數為字符串時,將字符串表達式解釋為復數形式并返回;參數為兩個整數(a,b)時,返回?a+bj;參數只有一個整數 a 時,虛部 b 默認為0,函數返回?a+0j。
2、dir()
不提供參數時,返回當前本地范圍內的名稱列表;提供一個參數時,返回該對象包含的全部屬性。
3、divmod(a,b)
a -- 代表被除數,整數或浮點數;b -- 代表除數,整數或浮點數;根據 除法運算 計算 a,b 之間的商和余數,函數返回一個元組(p,q)?,p 代表商?a//b?,q 代表余數?a%b。
4、enumerate(iterable,start=0)
iterable -- 一個可迭代對象,列表、元組序列等;start -- 計數索引值,默認初始為0‘該函數返回枚舉對象是個迭代器,利用 next() 方法依次返回元素值,每個元素以元組形式存在,包含一個計數元素(起始為 start )和 iterable 中對應的元素值。
python的內置函數(68個)
Python考核31個內置函數,
python內置了很多內置函數、類方法屬性及各種模塊。當我們想要當我們想要了解某種類型有哪些屬性方法以及每種方法該怎么使用時,我們可以使用dir()函數和help()函數在python idle交互式模式下獲得我們想要的信息。
? dir()函數獲得對象中可用屬性的列表
Python中的關鍵詞有哪些?
dir(__builtins__):查看python內置函數
help(‘keywords‘):查看python關鍵詞
如微分積分方程的求解程序、訪問互聯網、獲取日期和時間、機器學習算法等。這些程序往往被收入程序庫中,構成程序庫。
只有經過嚴格檢驗的程序才能放在程序庫里。檢驗,就是對程序作充分的測試。通常進行的有正確性測試、精度測試、速度測試、邊界條件和出錯狀態的測試。經過檢驗的程序不但能保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而且對錯誤調用也能作出反應。程序庫中的程序都是規范化的。所謂規范化有三重含義:①同一庫里所有程序的格式是統一的;② 對這些程序的調用方法是相同的;③ 每個程序所需參數的數目、順序和類型都是嚴格規定好的。
Python的庫包含標準庫和第三方庫
標準庫:程序語言自身擁有的庫,可以直接使用。help('modules')
第三方庫:第三方者使用該語言提供的程序庫。
標準庫: turtle 庫(必選)、 random 庫(必選)、 time 庫(可選)。
? turtle 庫:圖形繪制庫
原理如同控制一只海龜,以不同的方向和速度進行位移而得到其運動軌跡。
使用模塊的幫助時,需要先將模塊導入。
例如:在IDLE中輸入import turtle
dir(turtle)
help(turtle.**)
1.畫布
畫布就是turtle為我們展開用于繪圖區域, 我們可以設置它的大小和初始位置。
setup()方法用于初始化畫布窗口大小和位置,參數包括畫布窗口寬、畫布窗口高、窗口在屏幕的水平起始位置和窗口在屏幕的垂直起始位置。
參數:width, height: 輸入寬和高為整數時,表示 像素 ;為小數時,表示占據電腦屏幕的比例。(startx,starty):這一坐標表示
矩形窗口左上角頂點的位置,如果為空,則窗口位于屏幕中心:
例如:setup(640,480,300,300)表示在桌面屏幕(300,300)位置開始創建640×480大小的畫布窗體。
2、畫筆
? color() 用于設置或返回畫筆顏色和填充顏色。
例如:color(‘red’)將顏色設為紅色,也可用fillcolor()方法設置或返回填充顏色,或用pencolor()方法設置或返回筆觸顏色。
字典是一種通過名字或者關鍵字引用的得數據結構,其鍵可以是數字、字符串、元組,這種結構類型也稱之為映射。字典類型是Python中唯一內建的映射類型,基本的操作包括如下:
(1)len():返回字典中鍵—值對的數量;
(2)d[k]:返回關鍵字對于的值;
(3)d[k]=v:將值關聯到鍵值k上;
(4)del d[k]:刪除鍵值為k的項;
(5)key in d:鍵值key是否在d中,是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
(6)clear函數:清除字典中的所有項
(7)copy函數:返回一個具有相同鍵值的新字典;deepcopy()函數使用深復制,復制其包含所有的值,這個方法可以解決由于副本修改而使原始字典也變化的問題
(8)fromkeys函數:使用給定的鍵建立新的字典,鍵默認對應的值為None
(9)get函數:訪問字典成員
(10)has_key函數:檢查字典中是否含有給出的鍵
(11)items和iteritems函數:items將所有的字典項以列表方式返回,列表中項來自(鍵,值),iteritems與items作用相似,但是返回的是一個迭代器對象而不是列表
(12)keys和iterkeys:keys將字典中的鍵以列表形式返回,iterkeys返回鍵的迭代器
(13)pop函數:刪除字典中對應的鍵
(14)popitem函數:移出字典中的項
(15)setdefault函數:類似于get方法,獲取與給定鍵相關聯的值,也可以在字典中不包含給定鍵的情況下設定相應的鍵值
(16)update函數:用一個字典更新另外一個字典
(17)?values和itervalues函數:values以列表的形式返回字典中的值,itervalues返回值得迭代器,由于在字典中值不是唯一的,所以列表中可以包含重復的元素
一、字典的創建
1.1 直接創建字典
d={'one':1,'two':2,'three':3}
printd
printd['two']
printd['three']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3,'two':2,'one':1}
1.2 通過dict創建字典
# _*_ coding:utf-8 _*_
items=[('one',1),('two',2),('three',3),('four',4)]
printu'items中的內容:'
printitems
printu'利用dict創建字典,輸出字典內容:'
d=dict(items)
printd
printu'查詢字典中的內容:'
printd['one']
printd['three']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items中的內容:
[('one',1), ('two',2), ('three',3), ('four',4)]
利用dict創建字典,輸出字典內容:
{'four':4,'three':3,'two':2,'one':1}
查詢字典中的內容:
或者通過關鍵字創建字典
# _*_ coding:utf-8 _*_
d=dict(one=1,two=2,three=3)
printu'輸出字典內容:'
printd
printu'查詢字典中的內容:'
printd['one']
printd['three']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輸出字典內容:
{'three':3,'two':2,'one':1}
查詢字典中的內容:
二、字典的格式化字符串
# _*_ coding:utf-8 _*_
d={'one':1,'two':2,'three':3,'four':4}
printd
print"three is %(three)s."%d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four':4,'three':3,'two':2,'one':1}
threeis3.
三、字典方法
3.1?clear函數:清除字典中的所有項
# _*_ coding:utf-8 _*_
d={'one':1,'two':2,'three':3,'four':4}
printd
d.clear()
printd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four':4,'three':3,'two':2,'one':1}
{}
請看下面兩個例子
3.1.1
# _*_ coding:utf-8 _*_
d={}
dd=d
d['one']=1
d['two']=2
printdd
d={}
printd
printdd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wo':2,'one':1}
{}
{'two':2,'one':1}
3.1.2
# _*_ coding:utf-8 _*_
d={}
dd=d
d['one']=1
d['two']=2
printdd
d.clear()
printd
printdd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wo':2,'one':1}
{}
{}
3.1.2與3.1.1唯一不同的是在對字典d的清空處理上,3.1.1將d關聯到一個新的空字典上,這種方式對字典dd是沒有影響的,所以在字典d被置空后,字典dd里面的值仍舊沒有變化。但是在3.1.2中clear方法清空字典d中的內容,clear是一個原地操作的方法,使得d中的內容全部被置空,這樣dd所指向的空間也被置空。
3.2?copy函數:返回一個具有相同鍵值的新字典
# _*_ coding:utf-8 _*_
x={'one':1,'two':2,'three':3,'test':['a','b','c']}
printu'初始X字典:'
printx
printu'X復制到Y:'
y=x.copy()
printu'Y字典:'
printy
y['three']=33
printu'修改Y中的值,觀察輸出:'
printy
printx
printu'刪除Y中的值,觀察輸出'
y['test'].remove('c')
printy
printx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初始X字典:
{'test': ['a','b','c'],'three':3,'two':2,'one':1}
X復制到Y:
Y字典:
{'test': ['a','b','c'],'one':1,'three':3,'two':2}
修改Y中的值,觀察輸出:
{'test': ['a','b','c'],'one':1,'three':33,'two':2}
{'test': ['a','b','c'],'three':3,'two':2,'one':1}
刪除Y中的值,觀察輸出
{'test': ['a','b'],'one':1,'three':33,'two':2}
{'test': ['a','b'],'three':3,'two':2,'one':1}
注:在復制的副本中對值進行替換后,對原來的字典不產生影響,但是如果修改了副本,原始的字典也會被修改。deepcopy函數使用深復制,復制其包含所有的值,這個方法可以解決由于副本修改而使原始字典也變化的問題。
# _*_ coding:utf-8 _*_
fromcopyimportdeepcopy
x={}
x['test']=['a','b','c','d']
y=x.copy()
z=deepcopy(x)
printu'輸出:'
printy
printz
printu'修改后輸出:'
x['test'].append('e')
printy
printz
運算輸出: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輸出:
{'test': ['a','b','c','d']}
{'test': ['a','b','c','d']}
修改后輸出:
{'test': ['a','b','c','d','e']}
{'test': ['a','b','c','d']}
3.3?fromkeys函數:使用給定的鍵建立新的字典,鍵默認對應的值為None
# _*_ coding:utf-8 _*_
d=dict.fromkeys(['one','two','three'])
printd
運算輸出: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None,'two':None,'one':None}
或者指定默認的對應值
# _*_ coding:utf-8 _*_
d=dict.fromkeys(['one','two','three'],'unknow')
printd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unknow','two':'unknow','one':'unknow'}
3.4?get函數:訪問字典成員
# _*_ coding:utf-8 _*_
d={'one':1,'two':2,'three':3}
printd
printd.get('one')
printd.get('four')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3,'two':2,'one':1}
1
None
注:get函數可以訪問字典中不存在的鍵,當該鍵不存在是返回None
3.5?has_key函數:檢查字典中是否含有給出的鍵
# _*_ coding:utf-8 _*_
d={'one':1,'two':2,'three':3}
printd
printd.has_key('one')
printd.has_key('four')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3,'two':2,'one':1}
True
False
3.6?items和iteritems函數:items將所有的字典項以列表方式返回,列表中項來自(鍵,值),iteritems與items作用相似,但是返回的是一個迭代器對象而不是列表
# _*_ coding:utf-8 _*_
d={'one':1,'two':2,'three':3}
printd
list=d.items()
forkey,valueinlist:
printkey,':',value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3,'two':2,'one':1}
three :3
two :2
one :1
# _*_ coding:utf-8 _*_
d={'one':1,'two':2,'three':3}
printd
it=d.iteritems()
fork,vinit:
print"d[%s]="%k,v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3,'two':2,'one':1}
d[three]=3
d[two]=2
d[one]=1
3.7?keys和iterkeys:keys將字典中的鍵以列表形式返回,iterkeys返回鍵的迭代器
# _*_ coding:utf-8 _*_
d={'one':1,'two':2,'three':3}
printd
printu'keys方法:'
list=d.keys()
printlist
printu'\niterkeys方法:'
it=d.iterkeys()
forxinit:
printx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3,'two':2,'one':1}
keys方法:
['three','two','one']
iterkeys方法:
three
two
one
3.8?pop函數:刪除字典中對應的鍵
# _*_ coding:utf-8 _*_
d={'one':1,'two':2,'three':3}
printd
d.pop('one')
printd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3,'two':2,'one':1}
{'three':3,'two':2}
3.9?popitem函數:移出字典中的項
# _*_ coding:utf-8 _*_
d={'one':1,'two':2,'three':3}
printd
d.popitem()
printd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3,'two':2,'one':1}
{'two':2,'one':1}
3.10?setdefault函數:類似于get方法,獲取與給定鍵相關聯的值,也可以在字典中不包含給定鍵的情況下設定相應的鍵值
# _*_ coding:utf-8 _*_
d={'one':1,'two':2,'three':3}
printd
printd.setdefault('one',1)
printd.setdefault('four',4)
printd
運算結果:
{'three':3,'two':2,'one':1}
{'four':4,'three':3,'two':2,'one':1}
3.11?update函數:用一個字典更新另外一個字典
# _*_ coding:utf-8 _*_
d={
'one':123,
'two':2,
'three':3
}
printd
x={'one':1}
d.update(x)
printd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three':3,'two':2,'one':123}
{'three':3,'two':2,'one':1}
3.12?values和itervalues函數:values以列表的形式返回字典中的值,itervalues返回值得迭代器,由于在字典中值不是唯一的,所以列表中可以包含重復的元素
# _*_ coding:utf-8 _*_
d={
'one':123,
'two':2,
'three':3,
'test':2
}
printd.values()
運算結果:
=======RESTART: C:\Users\Mr_Deng\Desktop\test.py=======
[2,3,2,123]
Python內置函數有很多,為大家推薦5個神仙級的內置函數:
(1)Lambda函數
用于創建匿名函數,即沒有名稱的函數。它只是一個表達式,函數體比def簡單很多。當我們需要創建一個函數來執行單個操作并且可以在一行中編寫時,就可以用到匿名函數了。
Lamdba的主體是一個表達式,而不是一個代碼塊。僅僅能在lambda表達式中封裝有限的邏輯進去。
利用Lamdba函數,往往可以將代碼簡化許多。
(2)Map函數
會將一個函數映射到一個輸入列表的所有元素上,比如我們先創建了一個函數來返回一個大寫的輸入單詞,然后將此函數應有到列表colors中的所有元素。
我們還可以使用匿名函數lamdba來配合map函數,這樣可以更加精簡。
(3)Reduce函數
當需要對一個列表進行一些計算并返回結果時,reduce()是個非常有用的函數。舉個例子,當需要計算一個整數列表所有元素的乘積時,即可使用reduce函數實現。
它與函數的最大的區別就是,reduce()里的映射函數(function)接收兩個參數,而map接收一個參數。
(4)enumerate函數
用于將一個可遍歷的數據對象(如列表、元組或字符串)組合為一個索引序列,同時列出數據和數據下標,一般用在for循環當中。
它的兩個參數,一個是序列、迭代器或其他支持迭代對象;另一個是下標起始位置,默認情況從0開始,也可以自定義計數器的起始編號。
(5)Zip函數
用于將可迭代的對象作為參數,將對象中對應的元素打包成一個個元組,然后返回由這些元組組成的列表
當我們使用zip()函數時,如果各個迭代器的元素個數不一致,則返回列表長度與最短的對象相同。
1
len(list)
列表元素個數
2
max(list)
返回列表元素最大值
3
min(list)
返回列表元素最小值
4
list(seq)
將元組轉換為列表
序號
方法
1
list.append(obj)
在列表末尾添加新的對象
2
list.count(obj)
統計某個元素在列表中出現的次數
3
list.extend(seq)
在列表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個序列中的多個值(用新列表擴展原來的列表)
4
list.index(obj)
從列表中找出某個值第一個匹配項的索引位置
5
list.insert(index, obj)
將對象插入列表
6
list.pop([index=-1])
移除列表中的一個元素(默認最后一個元素),并且返回該元素的值
7
list.remove(obj)
移除列表中某個值的第一個匹配項
8
list.reverse()
反向列表中元素
9
list.sort( key=None, reverse=False)
對原列表進行排序
10
list.clear()
清空列表
11
list.copy()
復制列表
map() 函數接受兩個參數,一個是函數,一個是可迭代對象(Iterable), map 將傳入的函數依次作用到可迭代對象的每一個元素,并把結果作為迭代器(Iterator)返回。
舉例說明,有一個函數 f(x)=x^2 ,要把這個函數作用到一個list [1,2,3,4,5,6,7,8,9] 上:
運用簡單的循環可以實現:
運用高階函數 map() :
結果 r 是一個迭代器,迭代器是惰性序列,通過 list() 函數讓它把整個序列都計算出來并返回一個 list 。
如果要把這個list所有數字轉為字符串利用 map() 就簡單了:
小練習:利用 map() 函數,把用戶輸入的不規范的英文名字變為首字母大寫其他小寫的規范名字。輸入 ['adam', 'LISA', 'barT'] ,輸出 ['Adam', 'Lisa', 'Bart']
reduce() 函數也是接受兩個參數,一個是函數,一個是可迭代對象, reduce 將傳入的函數作用到可迭代對象的每個元素的結果做累計計算。然后將最終結果返回。
效果就是: reduce(f, [x1, x2, x3, x4]) = f(f(f(x1, x2), x3), x4)
舉例說明,將序列 [1,2,3,4,5] 變換成整數 12345 :
小練習:編寫一個 prod() 函數,可以接受一個 list 并利用 reduce 求積:
map() 和 reduce() 綜合練習:編寫 str2float 函數,把字符串 '123.456' 轉換成浮點型 123.456
filter() 函數用于過濾序列, filter() 也接受一個函數和一個序列, filter() 把傳入的函數依次作用于每個元素,然后根據返回值是 True 還是 False 決定保留還是丟棄該元素。
舉例說明,刪除list中的偶數:
小練習:用 filter() 求素數
定義一個篩選函數:
定義一個生成器不斷返回下一個素數:
打印100以內素數:
python內置的 sorted() 函數可以對list進行排序:
sorted() 函數也是一個高階函數,還可以接受一個 key 函數來實現自定義排序:
key 指定的函數將作用于list的每一個元素上,并根據 key 函數返回的結果進行排序.
默認情況下,對字符串排序,是按照ASCII的大小比較的,由于'Z' 'a',結果,大寫字母Z會排在小寫字母a的前面。如果想忽略大小寫可都轉換成小寫來比較:
要進行反向排序,不必改動key函數,可以傳入第三個參數 reverse=True :
小練習:假設我們用一組tuple表示學生名字和成績: L = [('Bob', 75), ('Adam', 92), ('Bart', 66), ('Lisa', 88)] 。用sorted()對上述列表分別按c成績從高到低排序:
運用匿名函數更簡潔:
當前標題:python全部函數,python各類函數
當前URL:http://vcdvsql.cn/article0/hshhio.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商城網站、App設計、移動網站建設、云服務器、網站內鏈、域名注冊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