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双性强迫侵犯h_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_蜜芽188_被诱拐的少孩全彩啪啪漫画

wordpress異步 wpf異步加載頁面

關于 Websockets

一些參考內容:

公司主營業務:網站設計、做網站、移動網站開發等業務。幫助企業客戶真正實現互聯網宣傳,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創新互聯公司是一支青春激揚、勤奮敬業、活力青春激揚、勤奮敬業、活力澎湃、和諧高效的團隊。公司秉承以“開放、自由、嚴謹、自律”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感謝他們對我們的高要求,感謝他們從不同領域給我們帶來的挑戰,讓我們激情的團隊有機會用頭腦與智慧不斷的給客戶帶來驚喜。創新互聯公司推出隆堯免費做網站回饋大家。

用戶的需求通常是: 希望web頁面更具交互性. 而解決方案就是使用javascript. 而這一切的推動力又是Ajax.

Ajax是異步javascript和xml的縮寫(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 利用這種技術, 可以讓遠程服務器和客戶端保持數據同步. 但在這個機制中XML并非必須的, 它只是作為數據傳遞的載體, 實際很多時候是使用JSON來進行傳遞(很多時候又叫AJAJ).

使用Ajax的最大好處是: 客戶端不必刷新整個頁面就可以實現同服務器的數據交換, 而這種交換對于用戶來說可以是透明的.

但這樣也造成一個難題: 由于客戶端是主動從服務器獲取新數據, 但客戶端怎么獲知數據的更新呢?

過去14年間(2000年開始算起), 針對上面的問題, 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

主要有四種形式的解決辦法:

1999年的時候, 在HTTP1.1規范內就提供了一種功能, 可以用在任何HTTP數據交流過程中的功能, 叫做HTTP Upgrade.

作用原理如下:

HTTP Upgrade最好的地方是: 指定的協議幾乎可以是任意的. 當HTTP握手結束后就會釋放掉之前的HTTP連接. 理論上講, 使用HTTP Upgrade, 可以建立起任意的兩端點間的任意TCP Socket連接(甚至可以是持久的, 全雙工的TCP socket連接), 并且連接上工作的協議可以是你自己設計的.

當然, 瀏覽器不可能將客戶端程序員推入到TCP協議棧的深淵讓他們自己針對HTTP Upgrade開發自己的協議. 所以由專門機構開發了一些協議出來, 而WebSockets協議正是其中之一.

WebSocket連接的建立過程:

使用WebSocket協議的好處很多, 主要和它的實現有關:

雖然原理很復雜, 但是已經有現成的API了, 要做的就是在上面構建你自己的應用即可...

而WebSocket的API又分為客戶端API和服務端API. 不同點只是對不同工作內容的支持不同而已.

用途基本上沒有任何限制, 比如瀏覽器應用, 以及任何支持平臺上的客戶端應用.下面是一些典型用途:

和HTTP協議一樣, 由于是信息交流的規范或標準. 所以使用WebSocket建立的不同應用理論上說都可以相互通信, 不管是哪個平臺, 什么類型的.

正是因為如此, 所以大多數WebSocket的實現中都將自己分為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工具兩個部分. 比如Java或.net.

而Javascript中只是有客戶端工具的部分, 因為它本身就是用作客戶端腳本的.

下面先來使用JavaScript的客戶端工具建立客戶端, 然后再轉到Java的服務端(當然Java也有客戶端的API,只是使用Java實現客戶端還是交給android中去吧...)

W3C規定將瀏覽器中的WebSocket支持接口作為HTML5的擴展. 故雖然使用的是Javascript來實現WebSocket的交流, 但實際上WebSocket接口是HTML5的組成部分.任何瀏覽器都可以通過WebSocket接口的implementation來實現WebSocket通信.(早期的Ajax通信則是不同瀏覽器有不同的類和不同的方法來做Ajax請求, 比起現在可以說復雜很多)

下面就來建立客戶端.

WebSocket API是從Java EE7開始加入進來的, 在規范JSR 356可以查到.

它里面包含了客戶端以及服務端的API.

客戶端API是基礎API: 包含了一個WebSocket端所必須的基本類和接口(在javax.websocket包中).

服務端API: 建立在客戶端API之上并對客戶端API進行了擴展(javax.websocket.server包中).

所以針對Java的WebSocket API, 有兩大部分組件: 僅用于客戶端的API或完整版API(服務端API).

API的詳細使用需要查看Java EE7的API文檔.

下面分別來看看這兩個部分的API.

關于Tomcat中WebSocket連接數的限制, 實際就是TCP連接的最大數目:

TO reach the max alive websocket connection in Tomcat, following config changes need to be done.

Change this to from 50 till 65535.

The above configuration changes allows around ~50k live connections in a 2GB Intel Core i5 machine provided the server and client are running in different machines.

下面是一些連接數限制的嘗試:

經典做法

什么是Serverless架構

Serverless(無服務器架構)是指服務端邏輯由開發者實現,應用運行在無狀態的計算容器中,由事件觸發,完全被第三方管理,其業務層面的狀態則存儲在數據庫或其他介質中。

Serverless可以使開發者更聚焦在業務邏輯,而減少對基礎設施的關注。

Serverless通常包含了兩個領域 BaaS(Backend as a Service)和 FaaS(Function as a Service)

BaaS是一種廣泛依賴于第三方應用和服務的無服務器計算方法。BaaS供應商可以提供加密、用戶認證、云數據庫的使用。這些服務可以通過調用云供應商提供的API進行訪問;相比自己重新開發,這些功能可以更方便地整合到各個類型的系統中。

FaaS 是一種事件驅動的由消息觸發的服務,FaaS 供應商一般會集成各種同步和異步的事件(如AWS的SNS),通過訂閱這些事件,可以觸發指定的函數運行,例如當前使用很廣泛的 AWS 的 Lambda函數。

Serverless架構的優點

降低運營成本:

Serverless是非常簡單的外包解決方案。它可以讓您委托服務提供商管理服務器、數據庫和應用程序甚至邏輯。由于這個服務使用者的數量會非常龐大,于是就會產生規模經濟效應。在降低成本上包含了兩個方面,即基礎設施的成本和人員(運營/開發/維護)的成本。

降低開發成本:

Serverless作為一種云服務,使得整個應用程序組件被商品化。

擴展能力:

橫向擴展是完全自動的、有彈性的、且由服務提供者所管理。從基本的基礎設施方面受益最大的好處是,您只需支付您所需要的計算能力。

更簡單的管理:

Serverless架構明顯比其他架構更簡單。更少的組件,就意味著您的管理開銷會更少。

有效利用計算資源:

據《福布斯》的統計,在商業和企業數據中心的典型服務器僅提供5%~15%的平均最大處理能力的輸出。這無疑是一種資源的巨大浪費。Serverless讓服務提供商提供我們的計算能力最大限度滿足實時需求,更有效地利用計算資源。

Serverless架構的缺點

狀態管理:

要想實現自由的縮放,無狀態是必須的,而對于有狀態的服務,使用serverless這就喪失了靈活性。

延遲:

Serverless應用程序是高度分布式、低耦合的,這就意味著延遲將始終是一個問題,單純使用serverless的應用程序是不太現實的。

本地測試:

Serverless應用的本地測試困難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雖然可以在測試環境下使用各種數據庫和消息隊列來模擬生產環境,但是對于無服務應用的集成或者端到端測試很困難。

什么是WEB3.0?

web3.0 web3.0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土豆先生 談“什么是web3.0”,是目前最好的關于web3.0的闡述。

我知道很多人在有人提到web2.0的時候就說,還會有web3.0。但他們并不知道web3.0是什么,會在什么時候實現,如何實現,web3.0有哪些特點。我在這里簡單闡述一下我對3.0的理解,假如說web1.0的本質是聯合,那么web2.0的本質就是互動,它讓網民更多地參與信息產品的創造、傳播和分享,而這個過程是有價值的。web2.0的缺點是沒有體現出網民勞動的價值,所以2.0很脆弱,缺乏商業價值。web2.0是脆弱的,純粹的2.0 會在商業模式上遭遇重大挑戰,需要跟具體的產業結合起來才會獲得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商業成功。web3.0是在web2.0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能夠更好地體現網民的勞動價值,并且能夠實現價值均衡分配的一種互聯網方式。

web2.0雖然只是互聯網發展階段的過渡產物,但正是由于2.0的產生,讓人們可以更多地參與到互聯網的創造勞動中,特別是在內容上的創造,在這一點上,web2.0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人們在這個創造勞動中將獲得更多的榮譽、認同,包括財富和地位。正是因為更多的人參與到了有價值的創造勞動,那么 “要求互聯網價值的的重新分配”將是一種必然趨勢,因而必然催成新一代互聯網的產生,這就是web3.0。

互聯網的技術日新月異,互聯網不斷深入人們的生活,web3.0將是徹底改變人們生活的互聯網形式。web3.0使所有網上公民不再受到現有資源積累的限制,具有更加平等地獲得財富和聲譽的機會。web3.0會從哪里開始呢?事實上,已經有了web3.0,只不過還沒有得到足夠多的了解。那就是電子商務領域和在線游戲。不管是BC還是CC,網民利用互聯網提供的平臺進行交易,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通過互聯網進行勞動,并獲得了財富。在線游戲通過積分的方式,角色扮演者通過攻城掠寨、不斷地修煉、花費大量的時間,他們在那里可以獲得聲譽和財富,而這個財富通過一定的方式可以在現實中兌換,正所謂人生如同一場游戲,互聯網會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像游戲一樣。當前的論壇也提供積分,但由于缺乏個性,這個不會成為未來的主流,最有代表性的blog,卻在積分方面做得很少,勞動價值沒有體現,也因為這樣,好的bloger將另起爐灶,以便得到更多,這是在追求一種更加均衡的分配方式。當這個2.0的參與者有足夠力量和籌碼的時候,他們就會要求一種對他們更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在bloger個人力量不夠的時候,可以通過聯合的方式來爭取自己的利益。

web3.0到來的三個前提:1、博客技術為代表,圍繞網民互動及個性體驗的互聯網應用技術的完善和發展。2、虛擬貨幣的普及和普遍,以及虛擬貨幣的兌換成為現實。3、大家對網絡財富的認同,以及網絡財務安全的解決方案。

web3.0跟web2.0一樣,仍然不是技術的創新,而是思想的創新,進而指導技術的發展和應用。web3.0之后將催生新的王國,這個王國不再以地域和疆界進行劃分,而是以興趣、語言、主題、職業、專業進行聚集和管理的王國。到時候真可謂是“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你有機會打造出一個新的互聯網王國而成為一個國王,也有可能會在互聯網王國的民主競選中成為總統,到時,你將擁有來自地球各個角落的網絡公民。

[編輯本段]1 web2.0

1.1 什么是2.0

定義:所謂的2.0是互聯網應用理念上和架構上的升級,而不是簡單的某種技術的創新或者某種應用

Ajax、blog、rss、wiki,這些是web2.0?Ajax只是一種一直以來都存在的javascript應用,blog只不過是個人主頁的一種改進,rss只不過是xml中一種格式。

所以關鍵的不再與技術,而在于理念。理念上,Ajax推崇異步web應用;blog推崇一個人為中心的內容管理;rss將分散的個人內容有效的聚集到一起。

web2.0期間出現的應用,雖然有一定的技術含量在里面,但那不是主要因素,你沒法從技術上解釋web2.0,blog遠不如bbs系統的技術成熟和復雜,但是理念更前衛。

我曾經一向討厭web2.0的叫法,主要是被一些人瞎忽悠搞得很煩。但是不得不承認,web2.0確實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命名。所以今天也借著這種叫法來說事,就叫web3.0吧。

[編輯本段]2 web3.0

從經濟狀況上說,Web 2.0 完全是個失敗者。像 MySpace 和 Facebook 這樣的社交網絡公司的確擁有忠實的粉絲群,但它們實際上并沒在盈利。據預計,2008 年 MySpace 的收入將為 6 億美元,這離其母公司新聞集團(News Corp.)給它設定的幾十億美元銷售目標相距甚遠。提供短信服務的 Twitter 公司根本沒有任何業務模式。視頻分享網站 YouTube 是唯一一家賣了個好價錢的公司,兩年前谷歌公司(Google)在它身上花了 16.5 億美元,結果到現在都沒想出該如何利用它掙錢。

社交媒體的衛士們曾指望 2008 年成為 Web 2.0 [科技類出版商蒂姆·奧雷利(Tim O'Reilly)四年前發明了這個詞,用來形容能讓用戶發布和分享內容的新一波互聯網創新技術] 打翻身仗的一年。而事實上,過去的 12 個月卻令人失望。自 2007 年 Twitter 聲名鵲起以來,幾乎再沒出現過讓行業面貌一新的公司?,F有的這些網站確實改變了我們在網絡上的互動方式,但它們并未能像亞馬遜公司(Amazon)和雅虎公司(Yahoo)這些 Web 1.0 的前輩們那樣創造新的盈利方式。

其中一個原因是,今天的網絡新興公司所處的經濟環境比第一波網絡經濟熱潮時惡劣得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大門幾乎關閉:在過去一年中,只有 6 家靠風險投資支持的美國公司上市,而且沒有一家是網絡行業的。另外,那些潛在的收購者—從雅虎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到傳統媒體業的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這類企業集團,自己就在忙於應付大麻煩。

被收購并不是救治社交網絡公司的靈丹妙藥。這些公司都沒有切實可行的業務模式,基本上只依賴發布廣告—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橫幅廣告—來盈利。但營銷商對於在網站上登廣告的熱情也開始減退,尤其對在社交類網站上做廣告持懷疑態度。實際情況是,當你在 Facebook 上瀏覽昨晚節日派對的照片時,你很有可能不會去注意牙齒美白的廣告。由於這些網站上充斥用戶自己制作的內容,因此這些頁面龐大的瀏覽量讓 Web 2.0 公司無法收取像門戶網站那么高的廣告費用。舉個例子,雅虎的新網站上一個橫幅廣告的費用可能是 Facebook 的 30 倍以上。

大部分的業內觀察家認為,Facebook 能想出在這些網站上放廣告的高招。2008 年秋天,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首次推出 Beacon,當時被稱為一種“社交廣告”戰略,能監測用戶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偏好,并發送信息給他的好友。扎克伯格受到了有關侵犯隱私的強烈指責,而 Beacon 也遭到冷落。Facebook 最近發布 Facebook Connect,讓用戶能夠通過登錄 Facebook 帳號鏈接到其他網站。網絡發布者對此欣喜萬分,但公司目前主要依靠的還是增長緩慢的“傳統”網絡廣告形式。根據不同資料來源,公司 2008 年的收入預計將達到 2.75 億美元,這個數字仍未能讓公司盈利。

Accel Partners 公司的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是 Facebook 最大的外部投資人,他仍持樂觀態度。他宣稱,“到目前為止有利的成果還未顯現,但我堅信在未來幾年內必將到取得成果。”他還解釋說,他認為這些公司還處於嬰兒期。事實上,Accel 剛宣布了提供合計達到 1 億美元的兩項基金,它們將投入到幾家成立不久的社交媒體公司。

確實,Facebook 和 MySpace 這類網站仍有可能在經濟上變得強大起來。想想吧,亞馬遜最初也只是一家網上書店,而谷歌起步時不過是再多了一個搜索引擎。然而,今天的 Web 2.0 公司可能會發現自己已經被改造,甚至在新一波網絡創新技術的光芒下黯然失色。擴展了網絡功能的新興公司正在嶄露頭角,它們開發了可以掛靠現有網站的位置服務系統和財務支付系統。這類公司一般自食其力,大部分時間都能實現盈利,并且可能很快就會被收購。即使是在如今嚴峻的經濟形勢下,這些新興企業還在籌集資金,試圖進行改變整個人生或是行業的致命出擊。歡迎來到 Web 3.0 時代!

2.1 web2.0只是開始和過渡

web2.0雖然在理念上有了一定的升級,但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問題,我只說三個:blog的發布系統、評論系統和插件應用

2.1.1 發布系統

內容管理是blog的最基本功能,現在blog的系統也無非是實現了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WYSIWYG) 的可視化編輯,實現了分類,復雜點的實現了TAGs。內容的索引能力都是無一例外的很差(blogger可能會好點,具體沒研究),版本控制似乎還沒有哪個blog有,現在看來,這些功能還稍顯復雜,但當一個blog堆積了1000篇文章的時候,索引和修改都會變得非常困難。就如我的blog,想要找一篇歷史文章,我都用google去搜索,想要改動什么文字,我寧可重新寫一篇新的,想要重新整理整個Blog?那我一定是瘋了- -

所以,未來blog(其實也無所謂blog,應該是個人網絡中心,下面我會講到)的內容管理一定會加入現在wiki里面的版本控制功能,集成功能強大的全文索引功能。

我已經很久沒更新blog,多半原因是后臺太難用了,今天裝了Live writer才有動力寫篇文章上來。在網速和瀏覽器速度沒有足夠快之前,我還是寧可多花幾分鐘的時間下載和安裝一個客戶端,在享受更強大編輯功能同時,節省很多時間。

2.1.2 評論系統

上面我說到blog的技術成熟度遠低于bbs,評論系統就是其中之一,縱觀現在所有的blog系統和bsp,我還沒見過哪個blog系統的評論功能能跟 Discuz比。blog不需要功能復雜的評論?那你可就錯了,去看看老徐的博客,隨便那篇文章不是成百上千的評論?你覺得新浪的評論系統夠用嗎?它起碼有分頁,比我用的mt強多了,但還是無法實現豐富的內容編輯和索引。

說道評論系統不得不說的是trackback,trackback 作為一種blog之間內容關聯評論功能,本來是想泥補跨站內容關聯的功能缺陷,但實現的太蹩腳太簡單,以至于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東西怎么用,卻被 spammer找到空當大肆利用?,F在已經成為一個雞肋,很多人在揚言trackback已死。

除trackback外的評論內容,留言者都無法管理和監控,雖然有些blog系統有自動郵件提醒的功能,但這是遠不夠的。

所以未來評論系統也一定會強化。

2.1.3 插件應用

blog系統的不足遠不止發布系統和評論系統,插件是目前填補系統功能不足的最有效手段,wordpress的成功,就得益于完善的插件平臺,得到了廣大開發者的支持。

但是wp的插件系統缺陷是顯而易見的,我做了好多年php開發的人,使用起來都覺得頭大,非技術人員就不用說了。另外,wp的插件是無法遷移到其他平臺上用的,尤其是跨語言的平臺。

現在國外有一些平臺,已經在做這樣的標準,通過一個REST風格的url就可以忽略平臺限制,使用插件。比如netvibes、Facebook、iGoogle、live,國內,sohu blog也引進了netvibes的uwa框架,嘗試做開放式blog widget平臺。

這有點類似于rss的應用,用xml的標準推行內容傳播,Open Widget則是將widget作為一種內容,通過xml的標準傳播。

沒有哪一家服務供應商或者平臺開發者能夠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只有Open的大千世界,才是大家所期望的,所以Open Widget一定會成為一種趨勢。

好了,說了這么多,無法而是想證明web2.0只是一個過度,那么什么才是web3.0呢?

2.2 什么是web3.0

其實說到這里,很多人應該已經看出來,沒有什么所謂的2.0、3.0,因為你沒法準確的界定他是什么樣的應用,也沒法界定它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什么時候結束,它只是互聯網本身發展的一種趨勢。

我要說的3.0,是我目前所能想象的未來互聯網應用的框架。

a、網站內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網站信息進行交互和倒騰,能通過第三方信息平臺同時對多家網站信息進行整合使用;

b、用戶在互聯網上擁有自己的數據,并能在不同的網站上使用;

c、完全基于Web,用瀏覽器即可實現復雜的系統程序才具有的功能

可以說Web3.0是三廣+三跨(廣域的 廣語的 廣博的 跨區域 跨語種 跨行業)

現實中的每一個行業都是在不斷的細分和完善中發展的,比如建筑業、金融業,都已經有比較清晰的劃分并且仍在細化,這是幾百上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建立起來的。而互聯網才不過發展了不過短短十幾年,對于一個可以涵蓋幾乎所有傳統行業的領域來說,現在的互聯網應用細分程度還遠遠不夠。就如軟件工程里面說的,軟件開發的標準和規范還十分簡單,開發方法和模塊的重用程度遠遠不夠。

互聯網也是如此,各種應用的細分、完整性和重用程度遠遠不夠。

所以我認為,未來互聯網應用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向著更加細分、更加專業、更加兼容的方向發展,內容管理將有專業的內容管理提供商,comments將有專業的 comments服務商;插件將有類似于rss的統一標準,而且也會出現像feedburner、google reader這樣的widget托管平臺和訂閱平臺。

blog,將演變為個人中心,個人中心中的所有內容只有一個域名和一個頁面,剩下的所有的服務都由專業服務商提供,用戶只需將需要的應用以widget的方式添加到自己的頁面上,就可以享用各種各樣完善的服務。

但也不會是像google ig、netvibes這樣的集中型個人主頁,因為他們沒有個性,靈活性也不夠。也不會是sohu這樣的blog平臺,因為各種服務都不是一家公司提供的,bsp可能回歸到最原始的個人主頁服務,提供一個二級域名和一個靜態空間。

那么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帳號由誰提供呢?OpenID肯定會成為web3.0的中堅力量,將各個平臺有機的連接起來,是你無論走到哪,都用同一個帳號,內容處處關聯。

而id 服務本身是需要跟信用掛鉤的,這是虛擬和現實之間必須建立的橋梁,現有的社區中信用服務都是依靠某種技術手段建立,都很費勁,而且無法跟現實中的人和信用建立起完整有效的關聯,我們不難想到,直接掌握最可靠信用的是銀行,所以未來提供OpenID或者互聯網身份服務將是銀行建立的一種服務,很可能成為銀行的某種業務。

在這種模式下,互聯網服務已經跟傳統的服務行業一樣,提供專業服務,收費,互聯網的盈利模式也將隨之改變。

2.3 Web3.0的特征分析

作為Web2.0的替代物,Web3.0仍然是建立在Web2.0的基礎之上,并且實現了更加“智能化的人與人和人與機器的交流”功能的互聯網模式。區別于通常意義上的互聯網研究,本文從廣播電視媒體網絡化角度出發,歸納總結了Web3.0四個方面的主要特征,具體如下。

(1)微內容(Widget)的自由整合與有效聚合。

Web3.0將應用Mashup技術對用戶生成的內容信息進行整合,使得內容信息的特征性更加明顯,便于檢索。將精確地闡明信息內容特征的標簽進行整合,提高信息描述的精確度,從而便于互聯網用戶的搜索與整理。同時,對于UGC的篩選性過濾也將成為Web3.0不同于Web2.0的主要特征之一。對于互聯網用戶的發布權限經過長期的認證,對其發布的信息做不同可信度的分離,可信度高的信息將會被推到互聯網信息檢索的首項,同時提供信息的互聯網用戶的可信度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最后聚合技術的應用將在Web3.0模式下發揮更大的作用,TAG/ONTO/RSS基礎聚合設施,漸進式語義網的發展也將為Web3.0構建完備的內容聚合與應用聚合平臺。將傳統意義的聚合技術和挖掘技術相結合,創造出更加個性化、搜索反應迅速、準確的“Web挖掘個性化搜索引擎”。

(2)適合多種終端平臺,實現信息服務的普適性。

Web3.0的網絡模式將實現不同終端的兼容,從PC互聯網到WAP手機,PDA,機頂盒,專用終端,不只應用在互聯網這一單一終端上。

現有的Web2.0只能通過PC終端應用在互聯網這一單一的平臺上,面臨現在層出不窮的新的移動終端的開發與應用都需要新的技術層面和理念層面的支持。而Web3.0將打破這一僵局,使得各種終端的用戶群體都可以享受到在互聯網上沖浪的便捷。

實現融合網絡的普適化、公用顯示裝置與個人智能終端的通用,同時加入E-RAD的應用與研發,使得嵌入式技術在Web3.0模式下發揮更大的效力。

(3)良好的人性化用戶體驗、以及基礎性的個性化配置。

Web3.0同樣以人為本,將用戶的偏好作為設計的主要考慮因素。Web3.0在對于UGC篩選性的過濾的基礎上同時引入偏好信息處理與個性化引擎技術,對用戶的行為特征進行分析,既尋找可信度高的UGC發布源,同時對互聯網用戶的搜索習慣進行整理、挖掘,得出最佳的設計方案,幫助互聯網用戶快速、準確地搜索到自己想要感興趣的信息內容,避免了大量信息帶來的搜索疲勞。

個性化搜索引擎以有效的用戶偏好信息處理為基礎,對用戶進行的各種操作以及用戶提出的各種要求為依據,來分析用戶的偏好。通過偏好系統得出的結論再歸類到一起,在某一內容主題(如體育方面)形成一種內容,搜索的聚合,推送,達到更好的滿足用戶搜索,觀看的需要。將這一技術引入廣播電視中來,將會給傳統電視帶來巨大的影響。對于數字機頂盒的應用,IPTV、WebTV的推廣提供了更好的聚合推送業務。

個性化引擎的建立是一偏好系統為基礎,偏好系統的建立要全面而且與內容聚合相聯系。有了一定的偏好分析,才能建立起完善的個性化引擎。

(4)有效和有序的數字新技術。

Web3.0將建立可信的SNS(社會網絡服務系統),可管理的VoIP與IM,可控的Blog/Vlog/Wiki,實現數字通信與信息處理、網絡與計算、媒體內容與業務智能、傳播與管理、藝術與人文的有序有效結合和融會貫通。

Web2.0模式下的SNS?——網絡社交平臺,只是簡單地將人與人通過互聯網這一平臺連接起來。通過互聯網注冊在SNS的平臺上結交朋友這一途徑,并不能確保注冊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不是每一次交際圈的擴展都會帶來相應的利益需求,這一過程進行下去的結果將會導致本身信息的外泄和零亂、不可靠信息的泛濫,顛覆了人們想利用互聯網來擴展人際交往的初衷。這一問題在Web3.0模式下,將通過對用戶的真實信息的核查與認證這一方式來解決。高可信度的信息發布源為以后交際圈的擴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與此同時,人們在交際的同時,也可以更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并且可以完全信任這些可信度高的用戶提供的信息,利用這些進一步擴展對自己的有利的交際圈。

Web3.0模式下可管理的VoIP與IM,同樣為互聯網用戶的使用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方式??尚哦仍礁?、信用度越好的用戶發布的信息將會被自動置頂,既提高了信息源發布者的可信度,同時使得這些有用、真實的信息更快地出現在用戶的面前,發揮信息的最大效力,提高了信息的使用率、降低了信息查找的時間損耗。

Web3.0模式下可控的Blog/Vlog/Wiki,同樣也是為了提高消息的利用率與查找信息的便捷度而生的。這些原本在Web2.0模式下允許用戶隨意發布的Blog/Vlog/Wiki會使得網絡上堆積大量雜亂無章的信息,為用戶的搜索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由此,Web3.0提出了“可控”這一概念,使得信息的發布與使用連接起來,如果想搜索高可信度的信息,可以點擊可信度高的用戶撰寫的Blog/Vlog/Wiki,實現可信內容與用戶訪問的對接。

[編輯本段]web3.0典型應用:

雅蛙是中國目前web3.0最杰出的代表。原因如下;

1.雅蛙實現了網站信息自由聚合,真正做到了以人為本的web3.0網絡理念;

2.web3.0不是一個超脫的新理念,而是一個在web1.0 2.0理念上的升華和人性化體驗,在這里仍然有非常自由的,興趣相投的人聚合在一起,交流、討論;

3.雅蛙開發的很多實用工具能讓用戶輕松體驗一頁聚合博客、QQ空間、行業資訊、收發郵件、天氣預報、搜索引擎等等工具。一個頁面實現所有互聯網信息的互通。

一句話說網絡:Web1.0 -- 信息共享,Web2.0 -- 信息共建,Web3.0 -- 知識傳承,Web4.0 -- 知識分配,web5.0 -- 語用網。

任何人在試用過我們免費開放了的知識界產品之后,都會欣然理解“什么是Web3.0系統”等淺顯問題的。

這個答案來自百度百科,其實我也沒有很懂,希望可以幫到你

當下流行的 Web 編程語言都有哪些?

JavaScript:是最受Web開發人員喜愛的,也是唯一能夠同時兼顧構建Web應用程序、前、后端以及移動應用程序的編程語言。它非常安全、速度也很快,可以大大提高用戶體驗度,相對來說也較容易學習。其功能有:異步處理、不依賴平臺、支持面向對象編程、解釋型語言、客戶端驗證、動態類型等。

Python:僅次于JavaScript,位居第二,在IT領域中,Python語言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如機器學習、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尤其是在科學領域,它是一種高級、對初學者十分友好的編程語言,語法簡單同時也支持各種庫和工具,也可以作為面向對象或腳本語言。其功能有:各類庫、良好的可讀性、優秀的框架等。

PHP:是一種腳本語言,主要應用于Web開發、Facebook或Flickr等的開發,PHP Web支持多個免費開源擴展,包括.NET或Apache等,還提供了微軟SQL、MySQL、Server等不同數據庫的訪問,其優點有:易于使用、PHP軟件的升級非常輕松、開發成本非常低、資源容易獲取、可以減少web開發時間

Java:是各大公司的流行選擇,廣泛應用于制作企業級的web應用程序,非常穩定,另外Java也廣泛應用于Android應用開發,幾乎每個企業都需要Android應用程序,其優點有:豐富的開源庫、自動垃圾收集和內存分配、分布式計算的理想選擇、棧分配系統、高度安全、支持多線程。

Ruby:與Python、PHP一樣,Ruby也非常易于學習,對初學者十分友好,Ruby on Rails框架可以用于開發網站,也是Web開發的絕佳選擇,其優點有:開源、通用、解釋型的編程語言、純面向對象語言、語法簡單明了、擁有一組強大的內置函數,可直接應用到腳本中,使用Ruby編寫的大程序管理十分容易。

網頁標題:wordpress異步 wpf異步加載頁面
本文鏈接:http://vcdvsql.cn/article10/dopgsgo.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開發網站維護、虛擬主機、動態網站、搜索引擎優化

廣告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成都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