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tter中有兩個常用的狀態Widget分為StatefulWidget和StatelessWidget,分別為動態視圖和靜態視圖,視圖的更新需要調用StatefulWidget的setState方法,這會遍歷調用子Widget的build方法。如果一個頁面內容比較復雜時,會包含多個widget,如果直接調用setState,會遍歷所有子Widget的build,這樣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開銷,所以非常有必要了解Flutter中局部刷新的方式:
創新互聯于2013年創立,先為望花等服務建站,望花等地企業,進行企業商務咨詢服務。為望花企業網站制作PC+手機+微官網三網同步一站式服務解決您的所有建站問題。
globalkey唯一定義了某個element,它使你能夠訪問與element相關聯的其他對象,例如buildContext、state等。應用場景:跨widget訪問狀態。
例如:可以通過key.currentState拿到它的狀態對象,然后就可以調用其中的onPressed方法。
Flutter框架內部提供了一個非常小巧精致的組件,專門用于局部組件的刷新。適用于值改動的刷新。
實現原理:在 initState 中對傳入的可監聽對象進行監聽,執行 _valueChanged 方法,_valueChanged 中進行了 setState 來觸發當前狀態的刷新。觸發 build 方法,從而觸發 widget.builder 回調,這樣就實現了局部刷新。可以看到這里回調的 child 是組件傳入的 child,所以直接使用,這就是對 child 的優化的根源。
可以看到 ValueListenableBuilder 實現局部刷新的本質,也是進行組件的抽離,讓組件狀態的改變框定在狀態內部,并通過 builder 回調控制局部刷新,暴露給用戶使用。
通過這個可以創建一個支持局部刷新的widget樹,比如你可以在StatelessWidget里面刷新某個布局,但是不需要改變成StatefulWidget;也可以在StatefulWidget中使用做部分刷新而不需要刷新整個頁面,這個刷新是不會調用Widget build(BuildContext context)刷新整個布局樹的。
異步UI更新:
很多時候我們會依賴一些異步數據來動態更新UI,比如在打開一個頁面時我們需要先從互聯網上獲取數據,在獲取數據的過程中顯示一個加載框,等獲取到數據時我們再渲染頁面;又比如我們想展示Stream(比如文件流、互聯網數據接收流)的進度。當然StatefulWidget我們完全可以實現以上功能。但由于在實際開發中依賴異步數據更新UI的這種場景非常常見,并且當StatefulWidget中控件樹較大時,更新一個屬性導致整個樹重建,消耗性能,因此Flutter專門提供了FutureBuilder和SteamBuilder兩個組件來快速實現這種功能。
通常情況下,子Widget無法單獨感知父Widget的變化,當父state變化時,通過其build重建所有子widget;
InheriteddWidget可以避免這種全局創建,實現局部子Widget更新。InheritedWidget提供了一種在Widget樹中從上到下傳遞、共享數據的方式。Flutter SDK正是通過InheritedWidget來共享應用主題和Locale等信息。
InheritedWidgetData
TestData
InheritedTest1Page
provider是Google I/O 2019大會上宣布的現在官方推薦的管理方式,而ChangeNotifierProvider可以說是Provider的一種:
yaml文件需要引入provider: ^3.1.0
頂層嵌套ChangeNotifierProvider
創建共享數據類DataInfo:
數據類需要with ChangeNotifier 以使用 notifyListeners()函數通知監聽者更新界面。
使用Provider.of(context)獲取DataInfo
nextPage:
使用Consumer包住需要使用共享數據的Widget
RepaintBoundary就是重繪邊界,用于重繪時獨立于父視圖。頁面需要更新的頁面結構可以用 RepaintBoundary組件嵌套,flutter 會將包含的組件獨立出一層"畫布",去繪制。官方很多組件 外層也包了層 RepaintBoundary 標簽。如果你的自定義view比較復雜,應該盡可能的避免重繪。
以上總結了幾種Flutter的局部刷新的方式,可根據實際需要使用不同的方式,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Flutter中Widget分為StatefulWidget和StatelessWidget,分別為動態視圖和靜態視圖,視圖的更新需要調用StatefulWidget的setState方法,這會遍歷調用子Widget的build方法。當一個主頁面比較復雜時,會包含多個widget,如果直接調用setState,會遍歷所有子Widget的build,這是非常不必要的性能開銷,有沒有單獨刷新指定Widget的方式呢?這個時候就要用到GlobalKey了。
一個StatefulWidget包含一個Button,一個Text,通過點擊Button調用主Widget的setState方法,刷新Text,示例如下:
同樣一個StatefulWidget包含一個多個Text和Button,點擊Button我們只需要刷新指定的Text,通過GlobalKey的方式,實現如下:
主Widget,包含一個需要更新的TextWidget和一個不需要更新的Text
需要單獨更新的Widget
傳遞事件的Button
這樣點擊Button就只會更新指定的TextWidget了,效果如下: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在實際開發中為了頁面刷新的高效率,模塊化封裝非常重要。很多情況下都只需要局部刷新,而不是重構整個視圖。所以Globalkey的運用在項目中需要熟練掌握
如果我們目前的項目是Android的,但是接下來我們希望部分頁面可以使用Flutter進行開發,甚至我們希望在Native頁面中嵌入FlutterUI組件,那么我們該如何實現呢?
假設你現在Android項目的目錄的結構是這樣的
這時候如果你想創建一個Flutter模塊,使得Android模塊和Flutter模塊之間可以進行交互,我們可以通過Android Studio新建一個Flutter Module,具體過程是:File — New — New Module ,之后選擇Flutter Module,指定Project Location的路徑為
也就是說,最終你的項目結構會是這樣的
接下來在Android Module的 build.gradle 文件中添加flutter依賴
先創建一個Flutter頁面
這里比較重要的是 window.defaultRouteName 這個字段,這個字段可以接收從Native傳遞過來的參數 (下文我們會介紹原生傳遞參數的方法),也就是說通過這個字段我們就可以進行Flutter頁面的路由的分發
我們可以直接在Android的 MainActivity 中啟動一個 FlutterActivity ,這里的 initialRoute 方法中傳遞的參數就對應Flutter層的 window.defaultRouteName
注意:需要在 AndroidManifest.xml 注冊 FlutterActivity
自己創建一個 FlutterAppActivity 繼承自 FlutterActivity
在 MainActivity 中啟動 FlutterAppActivity (另外別忘了在 AndroidManifest.xml 中注冊 FlutterAppActivity )
兩種啟動方式的區別
如果單純只是想打開一個Flutter頁面,兩種方式實際上基本沒有太大區別,第一種方式也許還會更簡單一點。但是,在Flutter開發中,我們往往還需要開發一些Native插件供Flutter調用,如果使用復寫 FlutterActivity 的方式更有利于我們在 FlutterActivity 中注冊我們的Native插件,所以實際開發中一般推薦使用第二種方式
擴展思考
initialRoute 從名稱上看起來是Flutter提供給我們進行Native與Flutter交互的路由跳轉的,但是實際上他就是一個字符串,我們不僅僅可以傳遞一個路由名稱,有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這個參數傳遞一串JSON數據,然后在Flutter端進行解析,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這個參數做更多的事情
activity_main.xml
FrameLayout 用于承載Flutter組件
MainActivity.java
使用 FragmentManager 將 FlutterFragment 添加到 FrameLayout 容器中
運行結果
上半部分是原生的TextView,下半部分是Flutter的Text組件
本節主要介紹了Native和Flutter之間的頁面跳轉,以及同一個頁面中Native與Flutter組件的組合。接下來會介紹如何編寫Android插件與Flutter進行數據交互
首先查看入口函數:
類MyApp:
MyHomePage:
state:
build:
此demo頁面涉及到兩個組件:圖片和icon。在這里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更詳細的學習請參考flutter官網和相關書籍
在flutter中,我們可以通過Image組件來加載并顯示圖片,Image的數據源可以是asset、文件、內存以及網絡。
ImageProvider 是一個抽象類,主要定義了圖片數據獲取的接口 load() ,從不同的數據源獲取圖片需要實現不同的 ImageProvider ,如 AssetImage 是實現了從Asset中加載圖片的ImageProvider,而 NetworkImage 實現了從網絡加載圖片的ImageProvider。
Image也提供了一個快捷的構造函數 Image.asset 用于從asset中加載、顯示圖片:
Image也提供了一個快捷的構造函數 Image.network 用于從網絡加載、顯示圖片:
Flutter中,可以像web開發一樣使用iconfont,iconfont也即"字體圖標",它是將圖標做成字體文件,然后通過指定不同的字符而顯示不同的圖片。
加號為圖片組件,減一為icon組件。點擊加號,數字加1;點擊-1,數字減少1。
相對于iOS開發,Flutter的布局更具有靈活性,每個頁面設計都不一樣,相同頁面可選擇的布局方式也不一樣,如果單純的說應該如何去布局,我覺得不現實,大家可以參考下 Flutter官方的布局教程 。接下來,筆者,通過項目中的一個頁面,來一步一步的拆解布局的流程。整個過程,基本上按照拆解、組件封裝、具體布局這三步來的。
根據設計圖,可以看出整體可以分成兩部分,上面一部分是系統介紹模塊,下面一部分是真正的登錄內容,因為涉及到疊加,因此考慮用Stack;
系統介紹模塊部分:整體也是涉及到疊加,考慮用Stack,分為四部分。最底部漸變色背景用一個contanier,無須指定位置,全視圖擴展;載放logo圖標在上一層,用Image。最后兩個Text同級放在最上層。Image,Text各用Positioned包裹去指定位置。
登錄內容模塊是最外層是一個Contanier容器,去控制背景色和圓角。然后是一個Column元素,逐行排列。
第一行為Image,
第二行為Text,
第三行可以看成一個小Column,分兩塊進行布局
第四行可以看成一個小Column,分兩塊進行布局
第五行可以看作一個TextButton,
第六行可以看作一個Row,分三塊進行布局
通過上面這樣一步一步的分析后,基本上對大致的布局有了一個了解,最外層的控件大致選對(只要能實現的話,就是復雜度以及效率的問題),然后一步一步的拆解每一行的元素,如果有重復的或者覺得可以封裝出來的部分,則進行下一步。
每一行的拆解,大致也是按照這個思路來進行,因此筆者在這里就不做講解了。
在做到第三第四行的時候,發現這兩個很相似,而且設計到一些交互邏輯,筆者就想對第三第四行的這種展示進行封裝,覺得今后的布局可能會用到,因此在這一步,可以先把這一塊兒抽離出一個控件。利用TextField來實現這種輸入操作,具體的實現筆者不再詳細的描述了。
經過這一步,整體的規劃設計圖已經有了,各個組件也都有了,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組裝了。
具體布局設計到一些細節的地方,例如整體Column的居中對齊(crossAxisAlignment)、間隔(Padding或Container包裹,筆者更喜歡用SizedBox占位)、居左居右居中(Align)、點擊事件(GestureDetector)以及圓角(BorderRadius)等一些特殊情況。
像第六行row是放在底部的,就可以在第六行前面增加一個Spacer()去填充空白區域。
對文字顏色大小等,可以用TextStyle直接設置。
對于輸入框的刪除按鈕,可以用Offstage這種Flutter特有的控制顯示隱藏的控件。
文章名稱:flutter復雜頁面,flutter 頁面特效
本文網址:http://vcdvsql.cn/article12/dsieogc.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維護、網站營銷、網站改版、軟件開發、做網站、網站排名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