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為什么說東吳攻荊州得不償失呢?非常感興趣的朋友,邊肖帶來了詳細的文章供你參考。
三角是穩定的,魏蜀吳在三足鼎立中可以互相制衡,其實也說明了這個道理。但三國之間的實力不是一成不變的,必須有一方更大或更弱才能打破相對穩定的對抗局面。
在史實中,不僅諸葛亮做到了“草堂謀略”,三國演義中的隆中對也是如此。東吳統帥魯肅也提出了與孫權類似的“臥榻之策”,主張聯劉抗曹。
但在魯肅死后不久,東吳突然進攻荊州,棄盟而去。在史實上,東吳為什么會犯下如此重大的錯誤?攻打荊州給吳棟埋下了多少隱患?
1.外部:東吳攻荊州前三國的格局。
要分析東吳攻荊州的損失,首先要分析前三國攻荊州的情況。畢竟在以“勾心斗角”著稱的三國時期,顯然是極其聰明的,總有一些理由讓東吳做出這樣的決定。
1.曹魏內憂外患的高發期。
經過東吳攻打荊州甚至赤壁之戰,曹魏的實力實際上已經被削弱了很多。曹操雖然還在北方,但是他的武將和謀士如云,他的軍隊和后勤補給已經越來越穩固了。
分享標題:東吳偷襲荊州埋下了多少隱患東吳為何要反這種重大錯誤
瀏覽路徑:http://vcdvsql.cn/article14/cpsge.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導航、網站內鏈、網站策劃、App設計、做網站、品牌網站制作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