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錦葵科棉屬植物,英文名cotton。棉花其實不是“花”,而是花凋謝后的果實——棉桃(也叫棉鈴)里保護種子的絮狀纖維。這種絮狀纖維,經過簡單加工后即可紡紗織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紡織原料之一。野生棉種類繁多,不過其中只有四個種被人類長期選擇、馴化和栽培,它們是:亞洲棉(G. arboreum)、非洲棉(G.herbaceum)、陸地棉(G.hirsutum)和海島棉(G.barbadense)。一般認為,這四個棉種的原產地都不在中國,而是在數千年的歷史時期內,相繼傳入中國。
專注于為中小企業提供
做網站、
成都網站制作服務,電腦端+手機端+微信端的三站合一,更高效的管理,為中小企業
南湖免費做網站提供優質的服務。我們立足成都,凝聚了一批互聯網行業人才,有力地推動了千余家企業的穩健成長,幫助中小企業通過網站建設實現規模擴充和轉變。“木棉”從西來在棉花沒有傳入中國之前,中國人“衣服”的主要原材料,富貴者是絲,平民百姓則以麻、葛為主。在我國南方的亞熱帶地區,也有用木棉紡紗織布的傳統。木棉(bombax ceiba),木棉科木棉屬,又名英雄樹、攀枝花等,是一種比錦葵科的棉花高大得多的落葉喬木。木棉開花結桃后,也有像棉花一樣包著種子的絮狀纖維,但是纖維比較短,又缺乏韌性,一般認為不適合作紡織原料,只能作枕頭、被子的填充物。不過很多農史專家認為,在歷史上木棉纖維也曾被手工織成布,比如西雙版納的傣族同胞,就曾用木棉織成錦,史書上稱為“桐錦”。之所以叫“桐錦”,可能是因為古書中也稱木棉樹為“梧桐木”“白桐木”。有趣的是,古書中經常出現的“木棉”一詞,大多數時候指的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棉花”,而且一開始指的是最早傳入我國的非洲棉。非洲棉又名草棉,原產于熱帶非洲,種植歷史很久遠。考古學家在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法老墓中發現了盛有棉籽的器皿,以及木乃伊身上纏繞的棉布彩帶。非洲棉及其紡織品逐步外傳,經埃塞俄比亞、埃及、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希臘傳至中亞地區。考古學家在中亞古城撒馬爾罕的古墓中,就發現了公元前10世紀左右的非洲棉種籽。非洲棉大約于公元3世紀前后傳入我國新疆。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高昌時期的墓葬里,除發掘到一些棉織品外,還發現了一張北魏和平元年(460年)的借貸棉布契約。契約講到,一次借貸棉布60匹,可見當時的高昌棉布已在市場上流通。此外,在新疆民豐縣大沙漠里的東漢古墓中發掘出大批棉織物,在吐魯番晉墓中發現有著精致的幾何圖案的棉織品和穿布衣布褲的人俑,還有炭化棉籽,經鑒定為非洲棉。此外,葉爾羌、喀什噶爾、和田等地也很適合種一年生的非洲棉。元代《馬可波羅行紀》中說,
成都app軟件開發公司喀城植棉很多,以生產棉織而馳名;葉爾羌人民庶饒,棉產甚豐;和闐(今新疆和田)家給戶足,棉產特豐,會織蘭紅相間的條紋布等。非洲棉可能在唐朝時已經通過河西走廊傳到黃河流域了。晚唐韓鄂著《四時纂要》三月篇第74條有“種木棉法”一節,是我國最早記載棉花種植的農書,所述的是唐朝渭河和黃河下游的植棉技術。這里所說的“木棉”,應該就是從西路經新疆傳到內地的非洲棉。當然,在唐朝,在廣大內地,棉布還是稀有珍貴之物。比如說,
成都app軟件開發公司中唐時,賈昌“行都市間,見有賣白衫白疊布,行鄰比廛間。有人禳病,法用帛布一匹,持重價不克致,竟以幞頭羅代之”。由此可見油棉布織成的“白疊布”在當時是很珍貴的,以致“持重價不克致”。唐代不少名人留下了吟誦這種珍稀物品的詩句,如杜甫有“細軟青絲履,光明白氍巾”。在宋代,似乎沒有什么資料可以證明非洲棉的種植范圍向南推進。但由于西域同宋人貿易往來頻繁,應該有西域產棉布進入內地市場。到了元朝,由于元世祖忽必烈“獎勵農?!钡恼撸苿恿朔侵廾薜姆N植。公元1273年,元朝頒布《農桑輯要》一書,內有“苧麻本南方之物,木棉亦西域所產。近歲以來,苧麻藝于河南,木棉種于陜右,滋茂繁盛,與木土無異,二方之民,深荷其利?!笨梢姰敃r大力提倡種植的就是“西域所產”的非洲棉。由“木”變“草”的“吉貝”亞洲棉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原為多年生木本棉。1928年,在印度河流域的摩亨支達佛(Moheniodauo)發現了距今4500年的棉布標本。經過專家研究,確定是用亞洲棉織出來的,而且織造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古希臘著名史學家希羅多德公元前500年在印度旅行時,記述了那里種棉花的情景:“那里還有一種長在野生樹上的毛,這種毛比羊身上的毛還要美麗,質量還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從這種樹上得來的”。大約在這個時期,棉花和棉布傳播到了地中海沿岸一帶,歐洲人形象地稱棉花為“植物中的羔羊”。與此同時,亞洲棉也從印度河流域向東傳播,經越南、柬埔寨等地傳到中國。大約成書于公元前5世紀的古籍《尚書禹貢》中說:“島夷卉服,厥篚織貝?!边@里所說的“島夷”,指海南島的居民;“卉服”,通常被認為是用棉布做的衣服。到了西漢以后,關于海南島民用棉花織布的記載就不絕于書了。最晚在公元前1世紀,海南島人民已經能夠用棉花織布了。此外《蜀都賦》《吳錄》《華陽國志》《南州異物志》等古籍中都提到“吉貝”,其實是梵文(印度古文字)棉花Karpasa的譯音。至今,廣東番禺農民土話里仍把棉花稱作“吉貝”,海南黎語稱整株棉花為jibei(吉貝),稱絮棉為bei(貝)。西漢時,亞洲棉經海南島傳至氣候溫暖的廣東、廣西和福建南部等地(當時通稱為“越布”),繼續向北推進卻經歷了漫長時間,直到宋代才推廣到長江流域。到了元朝,亞洲棉已在長江流域廣為種植了。到了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法令的形式強行推種棉花:“凡民田五畝到十畝,栽桑麻、木棉各半畝,十畝以上倍之?!敝裁蕹蔀閲覒鹇?。從“黃婆婆”到“南京布”“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边@首民謠中的“黃婆婆”,就是中國棉紡織發展歷史中的重量級人物黃道婆。亞洲棉經海南北傳到長江流域后不久,海南較為先進的棉紡織技術也傳了過來,而黃道婆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黃道婆(1245-1330年),松江府烏泥涇(今屬上海徐匯區)人。相傳她幼年時在故鄉給人家做童養媳,因不堪虐待逃亡至海南島(一說可能是被拐賣到海南島的)。在海南島期間,她向當地黎族人民學會了一手精良的棉紡織技術,元朝元貞年間(1295-1296年)重返故鄉,把黎族的一套比較先進的棉紡織技術帶到了回來,并進行了革新。黃道婆總結的手工棉紡織技藝,從她的家鄉烏泥涇傳至松江全府,進而傳遍整個江南。元、明、清三代約600年,以松江府為中心的江南棉紡織業獨步全國,成為棉紡織業最發達的地區。其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有“衣被天下”之稱。當時流傳有“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在嘉善縣)”的諺語。據學者估計,明清兩代松江地區(包上海、華亭、青浦等縣)的棉花種植面積大約占總耕地面積的一半,年產棉布4000萬匹以上。不僅松江府,蘇州、杭州、常州、鎮江、嘉興、湖州也都得此澤福,“恃此女紅末業,以上供賦稅,下給俯仰”。更重要的是,這些棉紡織品作為商品來銷售,無疑促進了當地商品經濟的發展。松江棉織品不僅銷往全國各地,從18世紀下半葉開始,還大量地通過當時
成都網站改版公司的通商口岸廣州銷往歐洲等地。世界近代貿易史上鼎鼎大名的“南京布”(Nanking Cotton或Nanking Cotton Cloth),其實并不是特指南京一地出產的棉布,而是泛指以南京為中心的南直隸廣大地區生產的棉布——當然松江最為重要。明代南直隸的范圍非常大,包括現在的江蘇、安徽、上海等廣大地區。到清代時,雖然南直隸被拆分成江蘇、安徽兩?。ê髞碛謫为毑鸱殖鼋瓕帲?,但人們仍習慣于把這廣大地區稱為“南直隸”。據研究,出口到歐洲的“南京布”,在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里都是叫“松江布”的,后來英國商人才把它改成“南京布”的。1786年,“南京布”的外銷量達37.202萬匹;1795年,出口增加到100.5萬匹。成都定制網站高的年份是1819年,多達330多萬匹。據說“南京布”帶有淡淡的紫色,所以也稱“南京紫花布”(nankeenbosom)。有人以為紫花布是用一種天然紫色的棉花織成的,這有點望文生義。其實,松江布本色是白色或接近于白色的淡赭色,只是染上天然的植物染料后才變成了淡紫色。這種染料不易褪色,所以表面看起來好像是自然天成的?!澳暇┳匣ú肌边h銷歐洲,因為輕薄透氣,親膚性強,在歐洲被廣泛使用,女士的內衣、長裙,男士的褲子都大量地用南京紫花布制作。法國文學家福樓拜筆下的“小資”女人包法利夫人,穿著南京布的裙子,讓浮浪子弟萊昂見了心旌搖蕩;而大仲馬筆下的基督山伯爵,則穿過“南京紫花布”的褲子。不過,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完成,用新發明的紡織機器生產的棉紡織品,不論是性價比還是質量,都逐漸超過了中國的紫花布。到1831年,中國棉紡織品貿易首次由出超變為入超,手工終于敗給了機器——“南京布”在世界上的稱雄地位也就隨風而逝了。現在中國所種的棉花,絕大多數都是源于美洲中部的陸地棉??脊艑W家認為,美洲印第安人種棉花的歷史至少也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大約于17世紀初從墨西哥引入美國南部。種棉花使美國南方的種植園主大發其財,而這種財富建立在黑人奴隸的血汗之上。棉花間接影響到世界史上最骯臟的奴隸貿易,也引發了以解放黑人奴隸為主要目的之一的南北戰爭。陸地棉傳入中國,最早的記載是1865年,一位英國商人首次在上海試種陸地棉。1915年,金陵大學農科開始從事陸地棉的引種與馴化工作。原來中國普遍種植的亞洲棉和非洲棉,則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作為世界上成都做網站的植棉國家之一,我國種植的棉花,99%為陸地棉。《人文草木:16種植物的起源、馴化與崇拜》蘇生文 趙爽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0年出版 來源:紫牛新聞
網頁題目:棉花是什么(棉花的含義是什么意思)
網頁路徑:http://vcdvsql.cn/article18/chedp.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品牌網站設計、做網站、微信小程序、云服務器、網站設計、網站制作
廣告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