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北京林業大學治療心理學研究生,國家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春雷心理高級講師,尚德機構金牌講師,管理心理學講師,性格色彩心理學倡導者;主要擅長性格分析、職業規劃、溝通心理學,跨界整合人力資源與心理咨詢方面的知識,打造出一套“深得人心”的知識體系,可以廣泛用于日常交際,企業管理及家庭教育;培養人力資源學員上萬人,上千個企業咨詢案例經驗及企業活動策劃經驗。其實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到這兩個詞會有什么關聯,在我看來可能這兩種行為都會造成同樣的結果,而“自由”與“任性”絕對不能同框而論。所謂自由,是在一定程度上的事情,沒有絕對的自由,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自由,追求自由。如果真的有那種絕對的自由,可以隨心所欲,我想自由也就不是那么令人向往了。但是在現代社會,人們在追求自由的過程當中,多多少少都開始偏離了應有的軌道,人們為了追求自由開始不擇手段,而偏偏事與愿違,現代社會的層層壓力,使得束縛變得更多,而真正的自由離我們似乎更遠了些。心心念念想要得到的,卻因為種種原因而原來越困難,所以人們開始耍“小孩子脾氣”,開始任性:找不到自己心儀的對象就一直單身,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薪資職位就玩職場潛規則,尋不到事情的解決方法就干脆不作為、拖延、逃避。任性似乎成為了現在這一代人身上都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這是一種略顯不正常的“退行”。任性是我們對待某些不如意的事情,產生的一種應激反應,但不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態度。任性帶來的后果,往往會讓自身受到不必要的損失和傷害,但對外界的環境卻不會造成任何改變。一個成熟的人是絕不會通過任性來解決問題的,面對問題,迎難而上,客觀的分析、推理、梳理邏輯才是一個成年人應該有的處事方式。任性不是追求不到自由的解決辦法,得到自由的方式反而是要約束自己。引用一句我很受用的話:“自律給我自由!”微塵19069685011-30 10:32 自由,是在規范的范圍里,你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也可以選擇不做。尊重規則和法律。任性是,不具備公共規則意識,不理會基本的社會規范和一般性的法律限制。做事情完全取決于自我意識支配,即為所欲為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更不在乎公共資源的社會成本支出,我行我素得意忘形的行為。不尊重規則和法律以及公共道德。個人比較喜歡第二個答主的回答:“自律給我自由“我喜歡這句話!大家覺得呢?
分享名稱:任性的意思是什么(脾氣任性是什么意思)
分享路徑:http://vcdvsql.cn/article2/ssoic.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品牌網站設計、Google、外貿建站、云服務器、ChatGPT、手機網站建設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