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 Sum(m): #函數返回兩個值:遞歸次數,所求的值 if m==1:return 1,m return 1+Sum(m-1)[0],m+Sum(m-1)[1]cishu=Sum(10)[0] print cishu def Sum(m,n=1): ... if m==1:return n,m ... return n,m+Sum(m-1,n+1)[1] print Sum(10)[0] 10 print Sum(5)[0] 5
創新互聯公司是一家專業提供云和企業網站建設,專注與成都網站制作、成都網站設計、外貿營銷網站建設、HTML5、小程序制作等業務。10年已為云和眾多企業、政府機構等服務。創新互聯專業網站建設公司優惠進行中。
可以看出來的是,該題可以用斐波那契數列解決。
樓梯一共有n層,每次只能走1層或者2層,而要走到最終的n層。不是從n-1或者就是n-2來的。
F(1) = 1
F(2) = 2
F(n) = F(n-1) + F(n-2) (n=3)
這是遞歸寫法,但是會導致棧溢出。在計算機中,函數的調用是通過棧進行實現的,如果遞歸調用的次數過多,就會導致棧溢出。
針對這種情況就要使用方法二,改成非遞歸函數。
將遞歸進行改寫,實現循環就不會導致棧溢出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遞歸。
遞歸法,遞歸法就是利用上一個或者上幾個狀態來求取當前狀態的值(個人看法)。也可以說成函數自己調用自己的一種解決問題的策略。因此遞歸法通常是依托函數來實現的,遞歸函數總是會有一個出口,我們在解決遞歸問題時,只需要找出遞歸的關系式以及遞歸函數的出口(這兩個可以說是遞歸函數的核心了)。下面我將在這里舉求斐波那契值的例子帶領著大家具體的實踐一下遞歸法。
很顯然遞歸函數的遞推式是:fib(n) = fib(n-1)+fib(n-2)。
遞歸函數的出口是當n為1時返回1,當n為0時返回0。
最后遞歸函數的核心代碼就可以寫出了:
然后總的代碼就是:
具體思路如下:
語句 return fib(n-1)+fib(n-2)的意思就是向前求斐波那契值,直到n-1=1,n-2=0
因為只有第1個和第0個斐波那契值是確定的
例:
當n=3時
第一次調用函數fib會執行第三條語句(因為n1)這樣求回返回fib(2)+fib(1)
第二次調用函數時,因為21所有會返回fib(1)+fib(0);因為1不大于1,所以調用函數時
會執行第二條語句返回1值。
第三次調用函數,會執行第一和第二條語句,依次返回0和1從而求得fib(2)
fib(3)=fib(2)+fib(1)
fib(2)=fib(1)+fib(0)
即fib(3)=fib(1)+fib(0)+fib(1)=2*fib(1)+fib(0)
新聞名稱:包含python使用函數遞歸的詞條
URL地址:http://vcdvsql.cn/article20/heoejo.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App設計、品牌網站建設、網站排名、ChatGPT、定制網站、微信小程序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