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技術的體系龐大且復雜,基礎的技術包含數據的采集、數據預處理、分布式存儲、數據庫、數據倉庫、機器學習、并行計算、可視化等。
創新互聯主要業務有網站營銷策劃、網站設計制作、成都網站建設、微信公眾號開發、成都小程序開發、HTML5建站、程序開發等業務。一次合作終身朋友,是我們奉行的宗旨;我們不僅僅把客戶當客戶,還把客戶視為我們的合作伙伴,在開展業務的過程中,公司還積累了豐富的行業經驗、全網整合營銷推廣資源和合作伙伴關系資源,并逐漸建立起規范的客戶服務和保障體系。
1、數據采集與預處理:FlumeNG實時日志收集系統,支持在日志系統中定制各類數據發送方,用于收集數據;Zookeeper是一個分布式的,開放源碼的分布式應用程序協調服務,提供數據同步服務。
2、數據存儲:Hadoop作為一個開源的框架,專為離線和大規模數據分析而設計,HDFS作為其核心的存儲引擎,已被廣泛用于數據存儲。HBase,是一個分布式的、面向列的開源數據庫,可以認為是hdfs的封裝,本質是數據存儲、NoSQL數據庫。
3、數據清洗:MapReduce作為Hadoop的查詢引擎,用于大規模數據集的并行計算。
4、數據查詢分析:Hive的核心工作就是把SQL語句翻譯成MR程序,可以將結構化的數據映射為一張數據庫表,并提供HQL(HiveSQL)查詢功能。Spark啟用了內存分布數據集,除了能夠提供交互式查詢外,它還可以優化迭代工作負載。
5、數據可視化:對接一些BI平臺,將分析得到的數據進行可視化,用于指導決策服務。
NoSQL,是not only sql,是非關系數據庫,不同于oracle等關系數據庫。hadoop,是分布式解決方案,即為Mapreduce(計算的)和HDFS(文件系統),使用Hadoop和NoSQL可以構造海量數據解決方案。
Hadoop
文件系統:文件系統是用來存儲和管理文件,并且提供文件的查詢、增加、刪除等操作。
直觀上的體驗:在shell窗口輸入 ls 命令,就可以看到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夾、文件。
文件存儲在哪里?硬盤
一臺只有250G硬盤的電腦,如果需要存儲500G的文件可以怎么辦?先將電腦硬盤擴容至少250G,再將文件分割成多塊,放到多塊硬盤上儲存。
通過 hdfs dfs -ls 命令可以查看分布式文件系統中的文件,就像本地的ls命令一樣。
HDFS在客戶端上提供了查詢、新增和刪除的指令,可以實現將分布在多臺機器上的文件系統進行統一的管理。
在分布式文件系統中,一個大文件會被切分成塊,分別存儲到幾臺機器上。結合上文中提到的那個存儲500G大文件的那個例子,這500G的文件會按照一定的大小被切分成若干塊,然后分別存儲在若干臺機器上,然后提供統一的操作接口。
看到這里,不少人可能會覺得,分布式文件系統不過如此,很簡單嘛。事實真的是這樣的么?
潛在問題
假如我有一個1000臺機器組成的分布式系統,一臺機器每天出現故障的概率是0.1%,那么整個系統每天出現故障的概率是多大呢?答案是(1-0.1%)^1000=63%,因此需要提供一個容錯機制來保證發生差錯時文件依然可以讀出,這里暫時先不展開介紹。
如果要存儲PB級或者EB級的數據,成千上萬臺機器組成的集群是很常見的,所以說分布式系統比單機系統要復雜得多呀。
這是一張HDFS的架構簡圖:
client通過nameNode了解數據在哪些DataNode上,從而發起查詢。此外,不僅是查詢文件,寫入文件的時候也是先去請教NameNode,看看應該往哪個DateNode中去寫。
為了某一份數據只寫入到一個Datanode中,而這個Datanode因為某些原因出錯無法讀取的問題,需要通過冗余備份的方式來進行容錯處理。因此,HDFS在寫入一個數據塊的時候,不會僅僅寫入一個DataNode,而是會寫入到多個DataNode中,這樣,如果其中一個DataNode壞了,還可以從其余的DataNode中拿到數據,保證了數據不丟失。
實際上,每個數據塊在HDFS上都會保存多份,保存在不同的DataNode上。這種是犧牲一定存儲空間換取可靠性的做法。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完整的文件寫入的流程:
大文件要寫入HDFS,client端根據配置將大文件分成固定大小的塊,然后再上傳到HDFS。
讀取文件的流程:
1、client詢問NameNode,我要讀取某個路徑下的文件,麻煩告訴我這個文件都在哪些DataNode上?
2、NameNode回復client,這個路徑下的文件被切成了3塊,分別在DataNode1、DataNode3和DataNode4上
3、client去找DataNode1、DataNode3和DataNode4,拿到3個文件塊,通過stream讀取并且整合起來
文件寫入的流程:
1、client先將文件分塊,然后詢問NameNode,我要寫入一個文件到某個路徑下,文件有3塊,應該怎么寫?
2、NameNode回復client,可以分別寫到DataNode1、DataNode2、DataNode3、DataNode4上,記住,每個塊重復寫3份,總共是9份
3、client找到DataNode1、DataNode2、DataNode3、DataNode4,把數據寫到他們上面
出于容錯的考慮,每個數據塊有3個備份,但是3個備份快都直接由client端直接寫入勢必會帶來client端過重的寫入壓力,這個點是否有更好的解決方案呢?回憶一下mysql主備之間是通過binlog文件進行同步的,HDFS當然也可以借鑒這個思想,數據其實只需要寫入到一個datanode上,然后由datanode之間相互進行備份同步,減少了client端的寫入壓力,那么至于是一個datanode寫入成功即成功,還是需要所有的參與備份的datanode返回寫入成功才算成功,是可靠性配置的策略,當然這個設置會影響到數據寫入的吞吐率,我們可以看到可靠性和效率永遠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
潛在問題
NameNode確實會回放editlog,但是不是每次都從頭回放,它會先加載一個fsimage,這個文件是之前某一個時刻整個NameNode的文件元數據的內存快照,然后再在這個基礎上回放editlog,完成后,會清空editlog,再把當前文件元數據的內存狀態寫入fsimage,方便下一次加載。
這樣,全量回放就變成了增量回放,但是如果NameNode長時間未重啟過,editlog依然會比較大,恢復的時間依然比較長,這個問題怎么解呢?
SecondNameNode是一個NameNode內的定時任務線程,它會定期地將editlog寫入fsimage,然后情況原來的editlog,從而保證editlog的文件大小維持在一定大小。
NameNode掛了, SecondNameNode并不能替代NameNode,所以如果集群中只有一個NameNode,它掛了,整個系統就掛了。hadoop2.x之前,整個集群只能有一個NameNode,是有可能發生單點故障的,所以hadoop1.x有本身的不穩定性。但是hadoop2.x之后,我們可以在集群中配置多個NameNode,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但是配置多個NameNode,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更多了,系統就更加復雜了。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兩個NameNode只能有一個是活躍狀態active,另一個是備份狀態standby,我們看一下兩個NameNode的架構圖。
兩個NameNode通過JournalNode實現同步editlog,保持狀態一致可以相互替換。
因為active的NameNode掛了之后,standby的NameNode要馬上接替它,所以它們的數據要時刻保持一致,在寫入數據的時候,兩個NameNode內存中都要記錄數據的元信息,并保持一致。這個JournalNode就是用來在兩個NameNode中同步數據的,并且standby NameNode實現了SecondNameNode的功能。
進行數據同步操作的過程如下:
active NameNode有操作之后,它的editlog會被記錄到JournalNode中,standby NameNode會從JournalNode中讀取到變化并進行同步,同時standby NameNode會監聽記錄的變化。這樣做的話就是實時同步了,并且standby NameNode就實現了SecondNameNode的功能。
優點:
缺點:
什么是NoSQL數據庫?從名稱“非SQL”或“非關系型”衍生而來,這些數據庫不使用類似SQL的查詢語言,通常稱為結構化存儲。這些數據庫自1960年就已經存在,但是直到現在一些大公司(例如Google和Facebook)開始使用它們時,這些數據庫才流行起來。該數據庫最明顯的優勢是擺脫了一組固定的列、連接和類似SQL的查詢語言的限制。有時,NoSQL這個名稱也可能表示“不僅僅SQL”,來確保它們可能支持SQL。 NoSQL數據庫使用諸如鍵值、寬列、圖形或文檔之類的數據結構,并且可以如JSON之類的不同格式存儲。
分享題目:hdfs是nosql么,hdfs oracle
本文URL:http://vcdvsql.cn/article22/dsdgecc.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策劃、App開發、用戶體驗、企業網站制作、動態網站、Google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