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双性强迫侵犯h_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_蜜芽188_被诱拐的少孩全彩啪啪漫画

go語言找圖,搜索go go圖片

【原創】樹莓派3B開發Go語言(四)-自寫庫實現pwm輸出

在前一小節中介紹了點亮第一個LED燈,這里我們準備進階嘗試下,輸出第一段PWM波形。(PWM也就是脈寬調制,一種可調占空比的技術,得到的效果就是:如果用示波器測量引腳會發現有方波輸出,而且高電平、低電平的時間是可調的。)

成都創新互聯專注于企業營銷型網站、網站重做改版、武進網站定制設計、自適應品牌網站建設、H5建站商城建設、集團公司官網建設、外貿營銷網站建設、高端網站制作、響應式網頁設計等建站業務,價格優惠性價比高,為武進等各大城市提供網站開發制作服務。

這里爪爪熊準備寫成一個golang的庫,并開源到github上,后續更新將直接更新到github中,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和我聯系。 github.com/dpawsbear/bear_rpi_go

我在很多的教程中都看到說樹莓派的PWM(硬件)只有一個GPIO能夠輸出,就是 GPIO1 。這可是不小的打擊,因為我想使用至少四個 PWM ,還是不死心,想通過硬件手冊上找尋蛛絲馬跡,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手冊上找尋東西稍等下講述,這里先提供一種方法測試 樹莓派3B 的 PWM 方法:用指令控制硬件PWM。

這里通過指令的方式掌握了基本的pwm設置技巧,決定去翻一下手冊看看到底PWM怎么回事,這里因為沒有 BCM2837 的手冊,根據之前文章引用官網所說, BCM2835 和 BCM2837 應該是一樣的。這里我們直接翻閱 BCM2835 的手冊,直接找到 PWM 章節。找到了如下圖:

圖中可以看到在博通的命名規則中 GPIO 12、13、18、19、40、41、45、52、53 均可以作為PWM輸出。但是只有兩路PWM0 PWM1。根據我之前所學知識,不出意外應該是PWM0 和 PWM1可以輸出不一樣的占空比,但是頻率應該是一樣的。因為沒有示波器,暫時不好測試。先找到下面對應圖:

根據以上兩個圖對比可以發現如下規律:

對照上面的表可以看出從 BCM2837 中印出來的能夠使用在PWM上的就這幾個了。

為了驗證個人猜想是否正確,這里先直接使用指令的模式,模擬配置下是否能夠正常輸出。

通過上面一系列指令模擬發現,(GPIO1、GPIO26)、(GPIO23、GPIO24)是綁定在一起的,調節任意一個,另外一個也會發生變化。也即是PWM0、PWM1雖然輸出了兩路,可以理解成兩路其實都是連在一個輸出口上。這里由于沒有示波器或者邏輯分析儀這類設備(僅有一個LED燈),所以測試很簡陋,下一步是使用示波器這類東西對頻率以及信號穩定性進行下測試。

小節:樹莓派具有四路硬件輸出PWM能力,但是四路中只能輸出兩個獨立(占空比獨立)的PWM,同時四路輸出的頻率均是恒定的。

上面大概了解清楚了樹莓派3B的PWM結構,接下來就是探究如何使用Go語言進行設置。

因為拿到了手冊,這里我想直接操作寄存器的方式進行設置,也是順便學習下Go語言處理寄存器的過程。首先需要拿到pwm 系列寄存器的基地址,但是翻了一圈手冊,發現只有偏移,沒有找到基地址。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后,決定寫一個 樹莓派3B golang包開源放在github上,只需要寫相關程序進行調用就可以了,以下是相關demo(pwm)(在GPIO.12 上輸出PWM波,放上LED燈會有呼吸燈的效果,具體多少頻率還沒有進行測試)

以下是demo(pwm) 源碼

GO語言商業案例(十八):stream

切換到新語言始終是一大步,尤其是當您的團隊成員只有一個時有該語言的先前經驗。現在,Stream 的主要編程語言從 Python 切換到了 Go。這篇文章將解釋stream決定放棄 Python 并轉向 Go 的一些原因。

Go 非常快。性能類似于 Java 或 C++。對于用例,Go 通常比 Python 快 40 倍。

對于許多應用程序來說,編程語言只是應用程序和數據庫之間的粘合劑。語言本身的性能通常并不重要。然而,Stream 是一個API 提供商,為 700 家公司和超過 5 億最終用戶提供提要和聊天平臺。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優化 Cassandra、PostgreSQL、Redis 等,但最終,您會達到所使用語言的極限。Python 是一門很棒的語言,但對于序列化/反序列化、排名和聚合等用例,它的性能相當緩慢。我們經常遇到性能問題,Cassandra 需要 1 毫秒來檢索數據,而 Python 會花費接下來的 10 毫秒將其轉換為對象。

看看我如何開始 Go 教程中的一小段 Go 代碼。(這是一個很棒的教程,也是學習 Go 的一個很好的起點。)

如果您是 Go 新手,那么在閱讀那個小代碼片段時不會有太多讓您感到驚訝的事情。它展示了多個賦值、數據結構、指針、格式和一個內置的 HTTP 庫。當我第一次開始編程時,我一直喜歡使用 Python 更高級的功能。Python 允許您在編寫代碼時獲得相當的創意。例如,您可以:

這些功能玩起來很有趣,但是,正如大多數程序員會同意的那樣,在閱讀別人的作品時,它們通常會使代碼更難理解。Go 迫使你堅持基礎。這使得閱讀任何人的代碼并立即了解發生了什么變得非常容易。 注意:當然,它實際上有多“容易”取決于您的用例。如果你想創建一個基本的 CRUD API,我仍然推薦 Django + DRF或 Rails。

作為一門語言,Go 試圖讓事情變得簡單。它沒有引入許多新概念。重點是創建一種非常快速且易于使用的簡單語言。它唯一具有創新性的領域是 goroutine 和通道。(100% 正確CSP的概念始于 1977 年,所以這項創新更多是對舊思想的一種新方法。)Goroutines 是 Go 的輕量級線程方法,通道是 goroutines 之間通信的首選方式。Goroutines 的創建非常便宜,并且只需要幾 KB 的額外內存。因為 Goroutine 非常輕量,所以有可能同時運行數百甚至數千個。您可以使用通道在 goroutine 之間進行通信。Go 運行時處理所有復雜性。goroutines 和基于通道的并發方法使得使用所有可用的 CPU 內核和處理并發 IO 變得非常容易——所有這些都不會使開發復雜化。與 Python/Java 相比,在 goroutine 上運行函數需要最少的樣板代碼。您只需在函數調用前加上關鍵字“go”:

Go 的并發方法很容易使用。與 Node 相比,這是一種有趣的方法,開發人員必須密切關注異步代碼的處理方式。Go 中并發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競爭檢測器。這樣可以很容易地確定異步代碼中是否存在任何競爭條件。

我們目前用 Go 編寫的最大的微服務編譯需要 4 秒。與以編譯速度慢而聞名的 Java 和 C++ 等語言相比,Go 的快速編譯時間是一項重大的生產力勝利。我喜歡在程序編譯的時候摸魚,但在我還記得代碼應該做什么的同時完成事情會更好。

首先,讓我們從顯而易見的開始:與 C++ 和 Java 等舊語言相比,Go 開發人員的數量并不多。根據StackOverflow的數據, 38% 的開發人員知道 Java, 19.3% 的人知道 C++,只有 4.6% 的人知道 Go。GitHub 數據顯示了類似的趨勢:Go 比 Erlang、Scala 和 Elixir 等語言使用更廣泛,但不如 Java 和 C++ 流行。幸運的是,Go 是一種非常簡單易學的語言。它提供了您需要的基本功能,僅此而已。它引入的新概念是“延遲”聲明和內置的并發管理與“goroutines”和通道。(對于純粹主義者來說:Go 并不是第一種實現這些概念的語言,只是第一種使它們流行起來的語言。)任何加入團隊的 Python、Elixir、C++、Scala 或 Java 開發人員都可以在一個月內在 Go 上發揮作用,因為它的簡單性。與許多其他語言相比,我們發現組建 Go 開發人員團隊更容易。如果您在博爾德和阿姆斯特丹等競爭激烈的生態系統中招聘人員,這是一項重要的優勢。

對于我們這樣規模的團隊(約 20 人)來說,生態系統很重要。如果您必須重新發明每一個小功能,您根本無法為您的客戶創造價值。Go 對我們使用的工具有很好的支持。實體庫已經可用于 Redis、RabbitMQ、PostgreSQL、模板解析、任務調度、表達式解析和 RocksDB。與 Rust 或 Elixir 等其他較新的語言相比,Go 的生態系統是一個重大勝利。它當然不如 Java、Python 或 Node 之類的語言好,但它很可靠,而且對于許多基本需求,你會發現已經有高質量的包可用。

Gofmt 是一個很棒的命令行實用程序,內置在 Go 編譯器中,用于格式化代碼。就功能而言,它與 Python 的 autopep8 非常相似。我們大多數人并不真正喜歡爭論制表符與空格。格式的一致性很重要,但實際的格式標準并不那么重要。Gofmt 通過使用一種正式的方式來格式化您的代碼來避免所有這些討論。

Go 對協議緩沖區和 gRPC 具有一流的支持。這兩個工具非常適合構建需要通過 RPC 通信的微服務。您只需要編寫一個清單,在其中定義可以進行的 RPC 調用以及它們采用的參數。然后從這個清單中自動生成服務器和客戶端代碼。生成的代碼既快速又具有非常小的網絡占用空間并且易于使用。從同一個清單中,您甚至可以為許多不同的語言生成客戶端代碼,例如 C++、Java、Python 和 Ruby。因此,內部流量不再有模棱兩可的 REST 端點,您每次都必須編寫幾乎相同的客戶端和服務器代碼。.

Go 沒有像 Rails 用于 Ruby、Django 用于 Python 或 Laravel 用于 PHP 那樣的單一主導框架。這是 Go 社區內激烈爭論的話題,因為許多人主張你不應該一開始就使用框架。我完全同意這對于某些用例是正確的。但是,如果有人想構建一個簡單的 CRUD API,他們將更容易使用 Django/DJRF、Rails Laravel 或Phoenix。對于 Stream 的用例,我們更喜歡不使用框架。然而,對于許多希望提供簡單 CRUD API 的新項目來說,缺乏主導框架將是一個嚴重的劣勢。

Go 通過簡單地從函數返回錯誤并期望調用代碼來處理錯誤(或將其返回到調用堆棧)來處理錯誤。雖然這種方法有效,但很容易失去問題的范圍,以確保您可以向用戶提供有意義的錯誤。錯誤包通過允許您向錯誤添加上下文和堆棧跟蹤來解決此問題。另一個問題是很容易忘記處理錯誤。像 errcheck 和 megacheck 這樣的靜態分析工具可以方便地避免犯這些錯誤。雖然這些變通辦法效果很好,但感覺不太對勁。您希望該語言支持正確的錯誤處理。

Go 的包管理絕不是完美的。默認情況下,它無法指定特定版本的依賴項,也無法創建可重現的構建。Python、Node 和 Ruby 都有更好的包管理系統。但是,使用正確的工具,Go 的包管理工作得很好。您可以使用Dep來管理您的依賴項,以允許指定和固定版本。除此之外,我們還貢獻了一個名為的開源工具VirtualGo,它可以更輕松地處理用 Go 編寫的多個項目。

我們進行的一個有趣的實驗是在 Python 中使用我們的排名提要功能并在 Go 中重寫它。看看這個排名方法的例子:

Python 和 Go 代碼都需要執行以下操作來支持這種排名方法:

開發 Python 版本的排名代碼大約花了 3 天時間。這包括編寫代碼、單元測試和文檔。接下來,我們花了大約 2 周的時間優化代碼。其中一項優化是將分數表達式 (simple_gauss(time)*popularity) 轉換為抽象語法樹. 我們還實現了緩存邏輯,可以在未來的特定時間預先計算分數。相比之下,開發此代碼的 Go 版本大約需要 4 天時間。性能不需要任何進一步的優化。因此,雖然 Python 的最初開發速度更快,但基于 Go 的版本最終需要我們團隊的工作量大大減少。另外一個好處是,Go 代碼的執行速度比我們高度優化的 Python 代碼快大約 40 倍。現在,這只是我們通過切換到 Go 體驗到的性能提升的一個示例。

與 Python 相比,我們系統的其他一些組件在 Go 中構建所需的時間要多得多。作為一個總體趨勢,我們看到 開發 Go 代碼需要更多的努力。但是,我們花更少的時間 優化 代碼以提高性能。

我們評估的另一種語言是Elixir.。Elixir 建立在 Erlang 虛擬機之上。這是一種迷人的語言,我們之所以考慮它,是因為我們的一名團隊成員在 Erlang 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對于我們的用例,我們注意到 Go 的原始性能要好得多。Go 和 Elixir 都可以很好地服務數千個并發請求。但是,如果您查看單個請求的性能,Go 對于我們的用例來說要快得多。我們選擇 Go 而不是 Elixir 的另一個原因是生態系統。對于我們需要的組件,Go 有更成熟的庫,而在許多情況下,Elixir 庫還沒有準備好用于生產環境。培訓/尋找開發人員使用 Elixir 也更加困難。這些原因使天平向 Go 傾斜。Elixir 的 Phoenix 框架看起來很棒,絕對值得一看。

Go 是一種非常高性能的語言,對并發有很好的支持。它幾乎與 C++ 和 Java 等語言一樣快。雖然與 Python 或 Ruby 相比,使用 Go 構建東西確實需要更多時間,但您將節省大量用于優化代碼的時間。我們在Stream有一個小型開發團隊,為超過 5 億最終用戶提供動力和聊天。Go 結合了 強大的生態系統 、新開發人員的 輕松入門、快速的性能 、對并發的 可靠支持和高效的編程環境 ,使其成為一個不錯的選擇。Stream 仍然在我們的儀表板、站點和機器學習中利用 Python 來提供個性化的訂閱源. 我們不會很快與 Python 說再見,但今后所有性能密集型代碼都將使用 Go 編寫。我們新的聊天 API也完全用 Go 編寫。

golang map源碼淺析

golang 中 map的實現結構為: 哈希表 + 鏈表。 其中鏈表,作用是當發生hash沖突時,拉鏈法生成的結點。

可以看到, []bmap 是一個hash table, 每一個 bmap是我們常說的“桶”。 經過hash 函數計算出來相同的hash值, 放到相同的桶中。 一個 bmap中可以存放 8個 元素, 如果多出8個,則生成新的結點,尾接到隊尾。

以上是只是靜態文件 src/runtime/map.go 中的定義。 實際上編譯期間會給它加料 ,動態地創建一個新的結構:

上圖就是 bmap的內存模型, HOB Hash 指的就是 top hash。 注意到 key 和 value 是各自放在一起的,并不是 key/value/key/value/... 這樣的形式。源碼里說明這樣的好處是在某些情況下可以省略掉 padding 字段,節省內存空間。

每個 bmap設計成 最多只能放 8 個 key-value 對 ,如果有第 9 個 key-value 落入當前的 bmap,那就需要再構建一個 bmap,通過 overflow 指針連接起來。

map創建方法:

我們實際上是通過調用的 makemap ,來創建map的。實際工作只是初始化了hmap中的各種字段,如:設置B的大小, 設置hash 種子 hash 0.

注意 :

makemap 返回是*hmap 指針, 即 map 是引用對象, 對map的操作會影響到結構體內部 。

使用方式

對應的是下面兩種方法

map的key的類型,實現了自己的hash 方式。每種類型實現hash函數方式不一樣。

key 經過哈希計算后得到hash值,共 64 個 bit 位。 其中后B 個bit位置, 用來定位當前元素落在哪一個桶里, 高8個bit 為當前 hash 值的top hash。 實際上定位key的過程是一個雙重循環的過程, 外層循環遍歷 所有的overflow, 內層循環遍歷 當前bmap 中的 8個元素 。

舉例說明: 如果當前 B 的值為 5, 那么buckets 的長度 為 2^5 = 32。假設有個key 經過hash函數計算后,得到的hash結果為:

外層遍歷bucket 中的鏈表

內層循環遍歷 bmap中的8個 cell

建議先不看此部分內容,看完后續 修改 map中元素 - 擴容 操作后 再回頭看此部分內容。

擴容前的數據:

等量擴容后的數據:

等量擴容后,查找方式和原本相同, 不多做贅述。

兩倍擴容后的數據

兩倍擴容后,oldbuckets 的元素,可能被分配成了兩部分。查找順序如下:

此處只分析 mapaccess1 ,。 mapaccess2 相比 mapaccess1 多添加了是否找到的bool值, 有興趣可自行看一下。

使用方式:

步驟如下:

擴容條件 :

擴容的標識 : h.oldbuckets != nil

假設當前定位到了新的buckets的3號桶中,首先會判斷oldbuckets中的對應的桶有沒有被搬遷過。 如果搬遷過了,不需要看原來的桶了,直接遍歷新的buckets的3號桶。

擴容前:

等量擴容結果

雙倍擴容會將old buckets上的元素分配到x, y兩個部key 1 B == 0 分配到x部分,key 1 B == 1 分配到y部分

注意: 當前只對雙倍擴容描述, 等量擴容只是重新填充了一下元素, 相對位置沒有改變。

假設當前map 的B == 5,原本元素經過hash函數計算的 hash 值為:

因為雙倍擴容之后 B = B + 1,此時B == 6。key 1 B == 1, 即 當前元素rehash到高位,新buckets中 y 部分. 否則 key 1 B == 0 則rehash到低位,即x 部分。

使用方式:

可以看到,每一遍歷生成迭代器的時候,會隨機選取一個bucket 以及 一個cell開始。 從前往后遍歷,再次遍歷到起始位置時,遍歷完成。

golang的線程模型——GMP模型

內核線程(Kernel-Level Thread ,KLT)

輕量級進程(Light Weight Process,LWP):輕量級進程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講的線程,由于每個輕量級進程都由一個內核線程支持,因此只有先支持內核線程,才能有輕量級進程

用戶線程與系統線程一一對應,用戶線程執行如lo操作的系統調用時,來回切換操作開銷相對比較大

多個用戶線程對應一個內核線程,當內核線程對應的一個用戶線程被阻塞掛起時候,其他用戶線程也阻塞不能執行了。

多對多模型是可以充分利用多核CPU提升運行效能的

go線程模型包含三個概念:內核線程(M),goroutine(G),G的上下文環境(P);

GMP模型是goalng特有的。

P與M一般是一一對應的。P(上下文)管理著一組G(goroutine)掛載在M(內核線程)上運行,圖中左邊藍色為正在執行狀態的goroutine,右邊為待執行狀態的goroutiine隊列。P的數量由環境變量GOMAXPROCS的值或程序運行runtime.GOMAXPROCS()進行設置。

當一個os線程在執行M1一個G1發生阻塞時,調度器讓M1拋棄P,等待G1返回,然后另起一個M2接收P來執行剩下的goroutine隊列(G2、G3...),這是golang調度器厲害的地方,可以保證有足夠的線程來運行剩下所有的goroutine。

當G1結束后,M1會重新拿回P來完成,如果拿不到就丟到全局runqueue中,然后自己放到線程池或轉入休眠狀態。空閑的上下文P會周期性的檢查全局runqueue上的goroutine,并且執行它。

另一種情況就是當有些P1太閑而其他P2很忙碌的時候,會從其他上下文P2拿一些G來執行。

詳細可以翻看下方第一個參考鏈接,寫得真好。

最后用大佬的總結來做最后的收尾————

Go語言運行時,通過核心元素G,M,P 和 自己的調度器,實現了自己的并發線程模型。調度器通過對G,M,P的調度實現了兩級線程模型中操作系統內核之外的調度任務。整個調度過程中會在多種時機去觸發最核心的步驟 “一整輪調度”,而一整輪調度中最關鍵的部分在“全力查找可運行G”,它保證了M的高效運行(換句話說就是充分使用了計算機的物理資源),一整輪調度中還會涉及到M的啟用停止。最后別忘了,還有一個與Go程序生命周期相同的系統監測任務來進行一些輔助性的工作。

淺析Golang的線程模型與調度器

Golang CSP并發模型

Golang線程模型

【golang詳解】go語言GMP(GPM)原理和調度

Goroutine調度是一個很復雜的機制,下面嘗試用簡單的語言描述一下Goroutine調度機制,想要對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去研讀一下源碼。

首先介紹一下GMP什么意思:

G ----------- goroutine: 即Go協程,每個go關鍵字都會創建一個協程。

M ---------- thread內核級線程,所有的G都要放在M上才能運行。

P ----------- processor處理器,調度G到M上,其維護了一個隊列,存儲了所有需要它來調度的G。

Goroutine 調度器P和 OS 調度器是通過 M 結合起來的,每個 M 都代表了 1 個內核線程,OS 調度器負責把內核線程分配到 CPU 的核上執行

模型圖:

避免頻繁的創建、銷毀線程,而是對線程的復用。

1)work stealing機制

當本線程無可運行的G時,嘗試從其他線程綁定的P偷取G,而不是銷毀線程。

2)hand off機制

當本線程M0因為G0進行系統調用阻塞時,線程釋放綁定的P,把P轉移給其他空閑的線程執行。進而某個空閑的M1獲取P,繼續執行P隊列中剩下的G。而M0由于陷入系統調用而進被阻塞,M1接替M0的工作,只要P不空閑,就可以保證充分利用CPU。M1的來源有可能是M的緩存池,也可能是新建的。當G0系統調用結束后,根據M0是否能獲取到P,將會將G0做不同的處理:

如果有空閑的P,則獲取一個P,繼續執行G0。

如果沒有空閑的P,則將G0放入全局隊列,等待被其他的P調度。然后M0將進入緩存池睡眠。

如下圖

GOMAXPROCS設置P的數量,最多有GOMAXPROCS個線程分布在多個CPU上同時運行

在Go中一個goroutine最多占用CPU 10ms,防止其他goroutine被餓死。

具體可以去看另一篇文章

【Golang詳解】go語言調度機制 搶占式調度

當創建一個新的G之后優先加入本地隊列,如果本地隊列滿了,會將本地隊列的G移動到全局隊列里面,當M執行work stealing從其他P偷不到G時,它可以從全局G隊列獲取G。

協程經歷過程

我們創建一個協程 go func()經歷過程如下圖:

說明:

這里有兩個存儲G的隊列,一個是局部調度器P的本地隊列、一個是全局G隊列。新創建的G會先保存在P的本地隊列中,如果P的本地隊列已經滿了就會保存在全局的隊列中;處理器本地隊列是一個使用數組構成的環形鏈表,它最多可以存儲 256 個待執行任務。

G只能運行在M中,一個M必須持有一個P,M與P是1:1的關系。M會從P的本地隊列彈出一個可執行狀態的G來執行,如果P的本地隊列為空,就會想其他的MP組合偷取一個可執行的G來執行;

一個M調度G執行的過程是一個循環機制;會一直從本地隊列或全局隊列中獲取G

上面說到P的個數默認等于CPU核數,每個M必須持有一個P才可以執行G,一般情況下M的個數會略大于P的個數,這多出來的M將會在G產生系統調用時發揮作用。類似線程池,Go也提供一個M的池子,需要時從池子中獲取,用完放回池子,不夠用時就再創建一個。

work-stealing調度算法:當M執行完了當前P的本地隊列隊列里的所有G后,P也不會就這么在那躺尸啥都不干,它會先嘗試從全局隊列隊列尋找G來執行,如果全局隊列為空,它會隨機挑選另外一個P,從它的隊列里中拿走一半的G到自己的隊列中執行。

如果一切正常,調度器會以上述的那種方式順暢地運行,但這個世界沒這么美好,總有意外發生,以下分析goroutine在兩種例外情況下的行為。

Go runtime會在下面的goroutine被阻塞的情況下運行另外一個goroutine:

用戶態阻塞/喚醒

當goroutine因為channel操作或者network I/O而阻塞時(實際上golang已經用netpoller實現了goroutine網絡I/O阻塞不會導致M被阻塞,僅阻塞G,這里僅僅是舉個栗子),對應的G會被放置到某個wait隊列(如channel的waitq),該G的狀態由_Gruning變為_Gwaitting,而M會跳過該G嘗試獲取并執行下一個G,如果此時沒有可運行的G供M運行,那么M將解綁P,并進入sleep狀態;當阻塞的G被另一端的G2喚醒時(比如channel的可讀/寫通知),G被標記為,嘗試加入G2所在P的runnext(runnext是線程下一個需要執行的 Goroutine。), 然后再是P的本地隊列和全局隊列。

系統調用阻塞

當M執行某一個G時候如果發生了阻塞操作,M會阻塞,如果當前有一些G在執行,調度器會把這個線程M從P中摘除,然后再創建一個新的操作系統的線程(如果有空閑的線程可用就復用空閑線程)來服務于這個P。當M系統調用結束時候,這個G會嘗試獲取一個空閑的P執行,并放入到這個P的本地隊列。如果獲取不到P,那么這個線程M變成休眠狀態, 加入到空閑線程中,然后這個G會被放入全局隊列中。

隊列輪轉

可見每個P維護著一個包含G的隊列,不考慮G進入系統調用或IO操作的情況下,P周期性的將G調度到M中執行,執行一小段時間,將上下文保存下來,然后將G放到隊列尾部,然后從隊列中重新取出一個G進行調度。

除了每個P維護的G隊列以外,還有一個全局的隊列,每個P會周期性地查看全局隊列中是否有G待運行并將其調度到M中執行,全局隊列中G的來源,主要有從系統調用中恢復的G。之所以P會周期性地查看全局隊列,也是為了防止全局隊列中的G被餓死。

除了每個P維護的G隊列以外,還有一個全局的隊列,每個P會周期性地查看全局隊列中是否有G待運行并將其調度到M中執行,全局隊列中G的來源,主要有從系統調用中恢復的G。之所以P會周期性地查看全局隊列,也是為了防止全局隊列中的G被餓死。

M0

M0是啟動程序后的編號為0的主線程,這個M對應的實例會在全局變量rutime.m0中,不需要在heap上分配,M0負責執行初始化操作和啟動第一個G,在之后M0就和其他的M一樣了

G0

G0是每次啟動一個M都會第一個創建的goroutine,G0僅用于負責調度G,G0不指向任何可執行的函數,每個M都會有一個自己的G0,在調度或系統調用時會使用G0的棧空間,全局變量的G0是M0的G0

一個G由于調度被中斷,此后如何恢復?

中斷的時候將寄存器里的棧信息,保存到自己的G對象里面。當再次輪到自己執行時,將自己保存的棧信息復制到寄存器里面,這樣就接著上次之后運行了。

我這里只是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了簡單的介紹,想要詳細了解有關GMP的底層原理可以去看Go調度器 G-P-M 模型的設計者的文檔或直接看源碼

參考: ()

()

網頁標題:go語言找圖,搜索go go圖片
文章轉載:http://vcdvsql.cn/article22/hedgjc.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品牌網站建設標簽優化外貿建站網站內鏈網站建設自適應網站

廣告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h5響應式網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