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項:強制GPU渲染 在應用程序中使用2d程序加速,以前版本的圖形界面的渲染工作只有部分由GPU來完成,其他的還是由CPU來做,選上這個就是強制由GPU來渲染,減輕CPU的壓力,就是俗稱的硬件加速,會增加界面的流暢程度。
創新互聯專注于長寧企業網站建設,響應式網站開發,購物商城網站建設。長寧網站建設公司,為長寧等地區提供建站服務。全流程定制網站設計,專業設計,全程項目跟蹤,創新互聯專業和態度為您提供的服務
2、禁用HW硬件疊加:這個主要影響游戲效果,啟用后,一些本身不是GPU渲染的游戲畫面,也被強制使用GPU渲染了。
3、點擊開始選擇“windows系統”打開“控制面板”。點擊“Internet選項”。在屬性窗口中點擊“高級”。下拉在“加速的圖形”中勾選“使用軟件呈現而不使用GPU呈現”即可。
4、實際上,“強制進行GPU渲染”翻譯過來就是強制使用GPU進行2D繪圖。一般來說,手機上的2D繪圖都是CPU完成的,也就是處理器,但渲染效率低,會占用大部分CPU資源。
5、作為Android0的新功能,用戶可以在開發者選項當中強制為程序進行GPU渲染加速,GPU的渲染的速度將會降低CPU負擔以更快的處理,因此會一定程度上提高用戶體驗。
當然,手機運行卡頓,手機運行內存是一方面原因,還有就是CPU,目前來說CPU性能有些過剩,驍龍660級別的處理器完全可以應付大部分應用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 現在的手機APP體積越來越大,手機運行內存越來越不夠用,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CPU決定流暢上限,RAM決定流暢下限,系統在中間起到主導的作用。
如果是多任務,RAM更重要。看視頻是否流暢,取決cpu的解碼能力,有的雙核硬解720p卡,有的單核解1080p流暢。并不是cpu性能好,解碼能力就好。
當然,如果你對性能要求方面要求非常高的話,可以選擇高端的驍龍86MT6795(baihelio x10)和麒麟990這些處理器,絕對能滿足你日常使用。首先,手機內存分為運行內存和系統內存以及閃存三種。
手機的運行內存是指手機在運行程序時所占有使用的內存,叫作RAM,手機能開多少個程序在后臺也就是由RAM決定的。
解決ANR問題,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問題,線下我們可以通過ADB命令導出ANR文件進行分析,線上我們可以使用FileObserver或ANR-WatchDog保存ANR堆棧信息,然后上傳到服務器。
廣播的 ANR 處理相對簡單,主要是再次判斷是否超時、記錄日志,記錄 ANR 次數等。然后就繼續調用 processNextBroadcast 函數,處理下一條廣播了。
ANR定義:在Android上,如果你的應用程序有一段時間響應不夠靈敏,系統會向用戶顯示一個對話框,這個對話框稱作應用程序無響應(ANR:Application Not Responding)對話框。
1、Android除了使用Vsync機制,還使用了多級緩沖的策略來優化屏幕顯示,如雙重緩沖(A + B),當Display buffer A 數據時,CPU/GPU就已經在buffer B 中處理下一幀要顯示的數據了。
2、在60fps內,系統會得到發送的VSYNC(垂直刷新/繪制)信號去進行渲染,就會正常地繪制出我們需要的圖形界面。
3、Android 一直使用 VSYNC 來阻止屏幕撕裂,對于 Android 0,CPU 可能會因為在忙其他的事情,導致沒來得及處理 UI 繪制。所以從 1 開始 VSYNC 則更進一步,VSYNC 脈沖現在用于開始下一幀的所有處理。
4、當CPU / GPC 準備B Buffer 內容時間過長,導致第一個VSYNC信號到來時不能交付 back Buffer ,那么屏幕上顯示的還是之前的那塊 PRE Buffer , 并且 B Buffer 內容準備完成后,還需要等待下一個 VSYNC 信號才能交付。
5、Android1之前,屏幕刷新也遵循 上面介紹的雙緩存+VSync 機制;但是會存在下面的缺陷。上層的有更新畫面的需求時,才會去重新繪制和顯示畫面;上層更新畫面的時機是不確定的。
6、讓CPU和GPU以相同的頻率進行工作,這就是Vsync要做的工作。Vsync以固定的頻率發出信號,每當收到CPU先對UI進行更新,然后GPU再進行繪制,這樣就可以解決上面的問題了。
分享文章:android暫停渲染 和爺爺一起的故事
轉載源于:http://vcdvsql.cn/article37/diioosj.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內鏈、外貿網站建設、、響應式網站、網站設計公司、微信小程序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