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阿爾法狗”戰勝李世石,運用神經網絡與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給人們留下了“無所不能”的印象。近日,有學者聯合研究人員,開發出識別古曲譜的人工智能,據稱可以恢復1300年前的樂曲。
音樂是中華民族最喜愛的藝術形式之一。《呂氏春秋》載,上古時期,黃帝就讓名叫伶倫的人去聽鳳凰的鳴叫聲,確定黃鐘音高;《尚書》則記錄了音樂響起,上百人翩翩起舞的壯觀場面。不僅如此,音樂早早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周王朝就把音樂作為六藝之一,要求貴族學生必須掌握。
遺憾的是,由于我國古代只用減字譜記錄操琴時的指法、弦序,以至于古曲譜看起來如同天書一般,那黃鐘大呂的美妙音律,也隨時間消逝了。
AI能夠把這些聲音從歷史中挽回嗎?現在恐怕不行。從語言學角度看,目前還原的《春江花夜月》與唐代樂曲天差地別——因為唐代官話屬于中古音,而還原的樂曲是用普通話唱出來的。
既然歌詞完全不符,那么曲調呢?恐怕也未必能完全還原。由于我國記錄樂譜的特殊形式,根本沒有人知道曲子在唐代被彈奏成什么樣子。但從另一角度說,對古曲的演繹也沒有必要追求與古代完全一樣。
多年來,一大批老一輩音樂人投身于古曲研究當中。1956年,我國對古琴進行了一次全國范圍的普查。管平湖、楊葆元、顧梅羹等一批前輩樂人投身于打譜事業中,他們憑借在樂史學、文獻學、音律學等領域深厚的學養和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讓《廣陵散》《高山流水》《瀟湘水云》等一批古曲重現舞臺。
在打譜過程中,人們驚奇地發現,沒有記錄下演奏曲調的減字譜,反而給了古曲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古琴家在打譜時進行了創造性的勞動,融入了自己對琴曲的理解和鮮明的個人風格,一張琴譜往往會演繹出多個不同的版本,為中國古琴發展注入了無窮的活力。
這種活力,顯然是現階段的人工智能無法帶來的。在傳承文化的過程中,人工智能還只是一項工具。沒有必要神化、依賴一件工具,讓它充分發揮工具的作用就好。
筆墨當隨時代。如果把傳統文化禁錮在仿古、泥古中,難免落入故紙堆的窠臼;把握住傳統文化的精髓,使其在新時代散發出獨特的魅力與絢麗的色彩,才是我們應該傳承的奧義。
本文題目:你覺得人工智能復原古曲怎樣
文章路徑:http://vcdvsql.cn/article38/chdssp.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收錄、外貿建站、品牌網站設計、微信小程序、搜索引擎優化、標簽優化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