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種辦法,您可以參考一下。
創新互聯公司于2013年創立,是專業互聯網技術服務公司,擁有項目網站設計、成都網站設計網站策劃,項目實施與項目整合能力。我們以讓每一個夢想脫穎而出為使命,1280元東昌做網站,已為上家服務,為東昌各地企業和個人服務,聯系電話:18980820575
第一種:在阿里云服務器里建一個FTP服務商,在本地用FTP客戶端上傳文件。
第二種:進阿里云服務器遠程界面的時候,把本地磁盤帶進去,然后進服務器里直接從本地磁盤里把文件復制到服務器里。
第三種:QQ安裝到阿里云服務器里,用QQ對傳。
第四種:把本地文件上傳到郵箱里 ,然后進阿里云服務器里打開您的郵箱,進去下載文件即可。
阿里云創立于2009年,是全球領先的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讓計算和人工智能成為普惠科技。
阿里云服務著制造、金融、政務、交通、醫療、電信、能源等眾多領域的領軍企業,包括中國聯通、12306、中石化、中石油、飛利浦、華大基因等大型企業客戶,以及微博、知乎、錘子科技等明星互聯網公司。在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12306春運購票等極富挑戰的應用場景中,阿里云保持著良好的運行紀錄。
不可以帳號間轉移的,但是可以用訪問控制創建子賬號讓別人來管理你的云資源。
眾所周知,亞馬遜電商已經撤出了中國,具體原因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作為云計算市場的老大,亞馬遜在中國依舊運營著它的公有云服務。
由于政策原因,亞馬遜不能在中國大陸運營云計算服務,其在中國有三個數據中心分別為北京、寧夏和香港,而這三個數據中心分別由三家公司負責運營,分別是光環新網、西云數據和亞馬遜自營,對于要多區域部署的企業來說也是稍微有些分裂。
AWS中國不接受個人用戶注冊,也就是說你必須是企業才能在亞馬遜上運行業務,而且亞馬遜不支持預付費,只有按量付費和RI預留實例券,多少與很多中國企業的財務制度有些沖突。另外看AWS中國官網的成功案例大多是歐美企業,中國客戶不多,而且很多用AWS中國的也大多是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分支或者主營業務在海外的中國公司。
雖然AWS是全球第一,且遙遙領先于老二和老三,但是在中國乃至亞太地區,AWS還是有點水土不服,落后于阿里云。不可否認,阿里一開始就是學的亞馬遜,不管是電商還是云計算。從服務模式到產品命名都有濃郁的亞馬遜味道。當然今時不同往日,阿里云已經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雖然還是落后很多,但技術創新和增長率卻是持續領先。
我們回歸主題,如果我們的業務部署在AWS上,現在感覺不爽了怎么辦?可以遷移嗎?往哪遷?答案是肯定的,哪個廠商也不能綁定我們,我們可以用腳投票,哪里不爽就搬家。當然遷云是要講策略、有技術、用工具的。云上搬家最主要是應用、數據和存儲,下面我們分別講怎么做。
應用 :最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將運行應用的服務器連鍋端,各家云廠商都提供服務器的搬家服務,以阿里云的服務器遷移中心(SMC)為例,它可以
具體流程如下:
數據庫 :數據庫遷移要求不停機且能保證數據一致性。阿里云的數據庫遷移服務(DTS)可以滿足這個需求。
數據庫遷移服務(DTS)支持多種數據之間的遷移
文件存儲: 亞馬遜的S3無疑是眾多用戶存儲海量文件的首選,那么我們就看看如何從S3遷移到阿里云的對標產品OSS。
首先,在AWS側,先預估需要遷移的文件存儲量和個數
然后創建用于遷移的訪問密鑰。你可以在 AWS 控制臺的 IAM 頁面創建用戶并授予AmazonS3ReadOnlyAccess權限,然后創建訪問密鑰。
然后,在阿里云側,登陸OSS的數據在線遷移控制臺,按照提示賦予角色權限。
創建源地址,登錄阿里云數據在線遷移控制臺,選擇 在線遷移服務 數據地址 ,然后單擊 創建數據地址 ,具體參數如下
創建目標地址,選擇 在線遷移服務 數據地址 ,然后單擊 創建數據地址 。配置相關參數如下:
創建遷移任務,選擇 在線遷移服務 遷移任務 ,然后單擊 創建遷移任務 。配置參數如下:
在 性能調優 頁簽的 數據預估 區域,填寫 遷移存儲量 和 遷移文件個數
在 性能調優 頁簽的 流量控制 區域,設置 限流時間段 和 最大流量 ,然后單擊 添加 。
單擊 創建 。等待遷移任務完成。
不知道看過上面的介紹,你是否有嘗試一下的想法或者有其他的方法,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網頁標題:阿里云服務器轉移 阿里云服務器轉移到另一個賬號
標題路徑:http://vcdvsql.cn/article38/ddeejpp.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建設、網站營銷、外貿建站、、Google、ChatGPT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