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是具備現代化物流系統的特征。
創新互聯建站主打移動網站、成都網站設計、成都做網站、網站改版、網絡推廣、網站維護、申請域名、等互聯網信息服務,為各行業提供服務。在技術實力的保障下,我們為客戶承諾穩定,放心的服務,根據網站的內容與功能再決定采用什么樣的設計。最后,要實現符合網站需求的內容、功能與設計,我們還會規劃穩定安全的技術方案做保障。
為了與國際接軌,建立起高效,迅速的現代物流系統,海爾采用了SAP公司的ERP系統和BBP系統(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對企業進行流程改造,經過近兩年的實施,海爾的現代物流管理系統不僅很好的提高了物流效率,而且將海爾的電子商務平臺擴展到了包含客戶和供應商在內的整個供應鏈管理,極大地推動了海爾電子商務的發展。
一、企業背景
海爾集團的整個架構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集合,其中物流本部負責整個集團原材料的集中采購、原材料和成品的倉儲和配送;產品本部負責整個集團的生產,各事業部分別生產不同的產品;商流和海外推廣本部分別負責國內和國外的產品銷售;資金流本部負責整個集團的財務;規劃中心負責整個集團發展戰略(包括IT)的規劃以及集團項目的審批。
“如果沒有現代物流,就意味著無物可流”,在互聯網絡和企業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對于分支機構和生產車間遍布全球、每月接到60000個銷售訂單的海爾集團來說,高效率的現代物流系統就意味著企業內部運作的生命線。目前,海爾集團的產品通過全球5萬8千多個營銷網點銷往世界上16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GE、愛默生等全球500強企業的供應商多達840家,每月采購26萬種物料,制造1萬多種產品,如此巨大的交易量和物流配送,海爾所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
二、需求分析
海爾集團認為,現代企業動作的驅動力只有一個:訂單。沒有訂單,現代企業就不可能運作。圍繞訂單而進行的采購、設計、制造、銷售等一系列工作,最重要的一個流程就是物流。離開物流的支持,企業的采購與制造、銷售等行為就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可預知性,往往是采購回來的物料因為不知道給誰而馬上成為庫存,制造出來的產品因為不知道為誰制造的也成了庫存;同樣,沒有訂單的銷售,說到底就是在處理庫存。因為不知道賣給誰,唯一的方法就是降價,打價格戰。
建立高效、迅速的現代物流系統,才能建立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海爾需要這樣一套信息系統,使其能夠在物流方面一只手抓住用戶的需求,另一只手抓住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全球供應鏈,把這兩種能力結合在一起,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海爾實施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現代物流區別于傳統物流的主要特征是速度,而海爾物流信息化建設需要以定單信息流為中心,使供應鏈上的信息同步傳遞,能夠實現以速度取勝。
(二)海爾物流需要以信息技術為基礎,能夠向客戶提供競爭對手所不能給予的增值服務,使海爾順利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轉變。
如何找到一種適合海爾的物流信息系統管理模式,以及實施系統的切入點和關鍵在哪里是海爾面臨的選擇。
三、解決方案
海爾采用了SAP公司提供的ERP和BBP(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系統,組建自己的物流管理系統。 (一)系統構成 1、ERP系統
海爾物流的ERP系統共包括五大模塊MM(物料管理)、PP(制造與計劃)、SD(銷售點定單管理)、FI/CO(財務管理與成本管理)。
ERP實施后,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孤島”,使信息同步而集成,提高了信息的實時性與準確性,加快了對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如原來定單由客戶下達傳遞到供應商需要10天以上的時間,而且準確率低,實施ERP后定單不但1天內完成“客戶—商流—工廠計劃—倉—采購—供應商”的過程,而且準確率為100%。 另外,對于每筆收貨,掃描系統能夠自動檢驗采購定單,防止暗箱收貨,而財務在收貨的同時自動生成入庫憑證,使財務人員從繁重的記賬工作中解放出來,發揮出真正的財務管理與財務監督職能,而且效率與準確性大大提高。
2、BBP系統(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
BBP系統主要是建立了與供應商之間基于因特網的業務和信息協同平臺。該平臺的主要功能:
(1)通過平臺的業務協同功能,既可以通過因特網進行招投標,又可以通過因特網將所有與供應商相關的物流管理業務信息。如采購計劃、采購訂單、庫存信息、供應商供貨清單、配額以及采購價格和計劃交貨時間等發布給供應商,使供應商可以不出戶就全面了解與自己相關的物流管理信息(根據采購計劃備貨,根據采購訂單送貨等等)。
(2)對于非業務信息的協同,SAP使用構架于BBP(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采購平臺上的信息中心為海爾與供應商之間進行溝通交互和反饋提供集成環境。信息中心利用瀏覽器和互聯網作為中介整合了海爾過去通過紙張、傳真、電話和電子郵件等手段才能完成的信息交互方式,實現了非業務數據的集中存儲和網上發布。
(二)“一流三網”
實施和完善后的海爾物流管理系統,可以用“一流三網”來概括。這充分體現了現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指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三網”分別是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和計算機信息網絡。 整個系統圍繞訂單信息流這一中心,將海爾遍布全球的分支機構整合之后的物流平臺使供應商和客戶、企業內部信息網絡這“三網”同時開始執行,同步運動,為訂單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四、方案實施
在SAP/P3成熟的ERP系統作為海爾物流管理系統的基礎上,2000年3月SAP開始為海爾設計實施基于協同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BBP(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項目。經過雙方7個月的艱苦工作,海爾項目已經初具規模,并于10月11日使R/3系統下的MM(物料管理)、PP(生產計劃模塊)、FI(財務管理模塊)和BBP(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正式上線運營。至此,海爾的后臺ERP系統已經覆蓋了整個集團原材料的集中采購、原材料庫存及立體倉庫的管理、19個事業部PP模塊中的生產計劃、事業部生產線上工位的原材料配送、事業部成品下線的原材料消耗倒沖以及物流本部零部件采購公司的財務等業務,構建了海爾集團的內部供應鏈。
中國著名的家電企業海爾集團從99年初年開始物流改革,將物流重組定位在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的戰略高度上來,希望通過物流重組有力地推動海爾的發展。因為零部件庫的管理不太先進,庫存資金占用比較大,甚至有些呆滯,所以海爾集團首先選擇零部件作為首要的突破點。建立了現代化的立體庫,開發了庫存管理軟件,使其達到最先進水平。之后,發現車間、分貨方和經銷商的管理水平跟不上,于是又向他們推薦先進的作業方法。立體庫帶動了機械化搬運和標準化包裝,采用標準的托盤和塑料周轉箱,都符合國際標準。因海爾生產的零部件種類繁多,所以就用標準的容器將其規范化,便于機械化搬運,便于管理。這些搞好后,又發現檢驗是一個薄弱環節。檢驗時間長,造成大量庫存積壓。于是又把檢驗集中起來,盡量分散到分供方和第三方倉庫去檢驗。這樣企業中的物流就沒有檢驗這一環節,減少了大量的庫存,目前只有3天的庫存量,庫存資金也大大減少。
海爾從99年初開始實施物流發展計劃,不到一年的時間,效果已非常明顯。同時,海爾也利用第三方物流進行內部配送,企業物流把社會力量整合起來了。
當然,在實施物流的過程中,海爾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其中最主要的是人們頭腦中的習慣思維問題,觀念還不適應整合起來后總的效果,只從自身是否方便來考慮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海爾成立了物流推進本部,專業從事物流改革的推進工作,由集團見習總裁親自負責。該事業本部下屬采購、配送、運輸三個事業部,專業從事海爾全集團的物流活動,使得采購、生產支持、物資配送從戰略上一體化。其次是國內研究物流的專業公司還不多,大部分從事的還只是物流中某個部分,可以借鑒的經驗很少。因此,海爾計劃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摸索出一套海爾獨有的物流管理模式,創立海爾獨特的物流體系,目前,海爾正努力建設企業內部的物流事業部門,并在為海爾集團服務的基礎上,最終社會化,使海爾的企業物流最終成為海爾的物流企業
海爾物流的案例分析
引導語:海爾在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程再造的基礎之上,建立了具有國際水平的自動化、智能化的現代物流體系,使企業的運營效益發生了奇跡般的變化。下面是我為你帶來的海爾物流的案例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海爾物流的案例分析 篇1
海爾物流在當初的物流重組階段,整合了集團內分散在28個產品事業部的采購、原材料倉儲配送、成品倉儲配送的職能,并率先提出了三個JI丁(Justintime)的管理,即JIT采購;J1丁原材料配送、JIT成品分撥物流。通過他們,海爾物流形成了直接面對市場的、完整的以信息流支撐的物流、商流、資金流的同步流程體系,獲得了基于時間的競爭優勢,以時間消滅空間,達到以最低的物流總成本向客戶提供最大的附加價值服務。
在供應鏈管理階段,海爾物流創新性地提出了“一流三網”的管理模式。海爾集團自1999年開始,進行以“市場鏈”為紐帶的業務流程再造,以定單信息流為中心,帶動物流、商流、資金流的運轉。海爾物流的“一流三網”充分體現了現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定單信息流為中心;“三網”分別是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配送資源網絡和計算機信息網絡;“三網”同步流動,為定單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爾物流的信息化技術一直處于不斷革新、改進的過程之中。建立ERP系統是海爾實現高度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成功實施ERP系統的基礎上,海爾建立了SRM(招標、供應商關系管理),B2B(訂單互動、庫存協調)、掃描系統(收發貨、投入產出、倉庫管理、電子標簽)、訂價支持(訂價方案的審批)、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新品網上流轉(新品開發各個環節的控制)等信息系統,并使之與ERP系統連接起來。這樣。用戶的信息可同步轉化為企業內部的信息,實現以信息替代庫存,零資金占用。
在基礎設施方面,以強大的網絡技術為依托,自2002年開始逐漸推廣條碼掃描和RF技術在物流中的使用,以解決成品物流過程中面臨的準確率、實時性、高效性和問題可追性的要求。2003年海爾推廣全程掃描后,物流業務的準確率有了明顯提高。發貨的準確率達到100%,提高了客戶的滿意率。同年底,海爾物流開始進行先進先出索統閘口的試點,并于2004年初在全國42個配送中心進行推廣,全面實行嚴格的先進先出管理,加快了庫存的周轉效率。
好的企業滿足需求,偉大的企業創造市場。海爾物流在擁有了三個JIT的速度、一流三網的資源和信息化平臺的支持,
在不斷完善內部業務運作的同時,積極發展品牌集群和社會化物流業務:其一是品牌集群,打造搭建一條完整的家電產業鏈。其二是構建社會化的采購平臺。海爾目前在全球有10個工業園,30個海外工廠及制造基地,這些工廠的采購全部通過統一的采購平臺進行,全球資源統一管理、統一配置,一方面實現了采購資源最大的共享,另一方面全球工廠的規模優勢增強了海爾采購的成本優勢。
海爾通過整合全球化的采購資源,建立起雙贏的供應鏈,多產業的積聚促成一條完整的家電產業鏈,極大地提高了核心競爭力。建立起強大的全球供應鏈網絡,使海爾的供應商由原來的2200多家優化至不到800家,而國際化供應商的比例卻上升至82.5。目前世界五百強企業中有五分之一已成為海爾的合作伙伴。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的整合使海爾獲得了快速滿足用戶需求的能力。
2003年,海爾物流在發展企業物流的同時,成功地向物流企業進行了轉變,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目前海爾第三方物流服務領域正迅速拓展至I丁業、食品業、制造業等多個行業,并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在不斷拓展第三方物流業務的同時,海爾開始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務,同第三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服務的內容更多,覆蓋的地區更廣,更能開拓新的服務領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它幫助客戶規劃、實施和執行供應鏈的程序,并先后為制造業、航空業等領域的企業提供了物流增值服務,現在來看物流業務已經為海爾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2001年3月31日,“海爾現代物流同步模式研討會暨海爾國際物流中心啟用儀式”,在青島海爾總部舉行。這標志著海爾物流進入了實質性的運作階段。海爾物流的成功經驗已在不同場合有過詳細報道,此處就不再贅述,只是做一簡要歸納。
在海爾,首先根據其發展戰略的需要,改變了傳統的按庫存生產(MTS)的模式,轉而采用按定單生產(MTO)的管理模式,消除了對需求預測的盲目性和誤差。為了保證按單生產模式的成功,海爾集團實施了現代物流同步的模式,全球供應鏈網絡得到了全面優化整合,國際化供應商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保證了產品質量和JIT交貨。
海爾集團每個月平均接到6000多個銷售訂單,定制的產品品種達7000多個,通過整合物流,庫存資金減少了67%。海爾物流中心貨區面積只有7000多平方米,但其吞吐量卻相當于普通倉庫的30萬平方米。
在海爾的流程再造中,建立現代物流體系是其關鍵工程。重整物流,就要以時間消滅空間,用速度時間消滅庫存空間。海爾的物流中心不是為了倉儲而存在,而是為了配送暫存的。如果把傳統的企業的倉庫比做水庫的話,很多企業的問題就是出在水庫把水蓄死了、蓄臭了,海爾就是把所有水庫的閘門都打開
在要么觸網、要么死亡的互聯網時代,海爾作為國內外一家著名的電器公司,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海爾公司2000年3月開始與SAP公司合作,首先進行企業自身的ERP改造,隨后便著手搭建BBP采購平臺。從平臺的交易量來講,海爾集團可以說是中國最大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
通過BBP交易平臺,每月接到6000多銷售訂單,定制產品品種逾7000個,采購的物料品種達15萬種。新物流體系降低呆滯物資73.8%,庫存占壓資金減少67%。通過與SAP公司的合作,海爾成為國內首家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物流中心。
SAP主要幫助海爾完善其物流體系,即利用SAP物流管理系統搭建一個面對供應商的BBP采購平臺,它能降低采購成本,優化分供方,為海爾創造新的利潤源泉。如今,海爾特色物流管理的“一流三網”充分體現了現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三網”分別是全球供應鏈資源網絡、全球用戶資源網絡和計算機信息網絡。“三網”同步運動,為訂單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在CNNIC最新的網站排名中,海爾網站名列中國工業網站第一名。以高科技、高質量產品而聞名的海爾集團,一貫重視科學研究與開發,不斷推出高科技新產品以滿足用戶的需要,海爾正以自己的實力與真誠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的需要,為世人創造美好的新生活,創造新的互聯網神話。
海爾物流的案例分析 篇2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曾談起搞物流的原因時說:“物流對海爾的發展非常重要,為此我們大約用了兩年半時間進行物流的整合和改造。到目前為止,我們認為物流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張瑞敏認為:“一個現代企業,如果沒有現代物流,就意味著沒有物可流。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這是由現代企業運作的驅動力所決定的。現代企業運作的驅動力是什么?就是一個:定單。如果沒有定單,現代企業就不可能運作。也就是說,它不可能有物可流。要實現這個定單,就意味著靠定單去采購,為定單去制造,為定單去銷售。如果要實現完全以定單銷售、采購、制造,那么支持它的最重要的一個流程就是物流。如果沒有物流,就不可能有定單的采購;如果沒有定單的采購,那就意味著采購回來的就是庫存,因為采購回來的這些物料到底給誰不知道;如果沒有定單的制造,就等于天天雖然非常忙,但是在制造庫存,干出來的產品等于天天增加庫存。最后,沒有定單的銷售,說到家,就是處理庫存,因為你不知道賣給誰,唯一的方法、唯一的出路就是降價,削價處理。”
1、重塑了企業的業務流程,真正實現了市場化程度最高的定單經濟
海爾現代物流的起點是定單。企業把定單作為企業運行的驅動力,作為業務流程的源頭,完全按定單組織采購、生產、銷售等全部經營活動。從接到定單時起,就開始了采購、配送和分撥物流的同步流程,現代物流過程也就同時開始。由于物流技術和計算機管理的支持,海爾物流通過3個JIT,即JIT采購、JIT配送、JIT分撥物流來實現同步流程。這樣的運行速度為海爾贏得了源源不斷的定單。目前,海爾集團平均每天接到銷售定單200多個,每個月平均接到6000多個銷售定單,定制產品7000多個規格品種,需要采購的物料品種達15萬種。由于所有的采購基于定單,采購周期減到3天;所有的生產基于定單,生產過程降到一周之內;所有的配送基于定單,產品一下線,中心城市在8小時內、輻射區域在24小時內、全國在4天之內即能送達。總起來,海爾完成客戶定單的全過程僅為10天時間,資金回籠一年15次(1999年我國工業企業流動資本周轉速度年均只為1.2次),呆滯物資降低73.8.張瑞敏認為,定單是企業建立現代物流的基礎。如果沒有定單,現代物流就無物可流,現代企業就不可能運作。沒有定單的采購,意味著采購回來就是庫存;沒有定單的生產,就等于制造庫存;沒有定單的.銷售,就不外乎是處理庫存。抓住了定單,就抓住了滿足即期消費需求、開發潛在消費需求、創造嶄新消費需求這個牛鼻子。但如果沒有現代物流保障流通的速度,有了定單也會失去。
2、海爾現代物流從根本上改變了物在企業的流通方式,基本實現了資本效率最大化的零庫存
海爾改變了傳統倉庫的"蓄水池"功能,使之成為一條流動的"河".海爾認為,提高物流效率的最大目的就是實現零庫存,現在海爾的倉庫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倉庫,它只是企業的一個配送中心,成了為下道工序配送而暫時存放物資的地方。
建立現代物流系統之前,海爾占用50多萬平方米倉庫,費用開支很大。目前,海爾建立了2座我國規模最大、自動化水平最高的現代化、智能化立體倉庫,倉庫使用面積僅有2.54萬平方米。其中一座坐落在海爾開發區工業園中的倉庫,面積1.92萬平方米,設置了1.8萬個貨位,滿足了企業全部原材料和制成品配送的需求,其倉儲功能相當于一個30萬平方米的倉庫。這個立體倉庫與海爾的商流、信息流、資金流、工作流聯網,進行同步數據傳輸,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激光導引無人運輸車系統、機器人技術、巷道堆垛機、通信傳感技術等,整個倉庫空無一人。自動堆垛機把原材料和制成品舉上7層樓高的貨位,自動穿梭車則把貨位上的貨物搬下來,一一放在激光導引無人駕駛運輸車上,運輸車井然有序地按照指令再把貨送到機器人面前,機器人叉起托盤,把貨物裝上外運的載重運輸車上,運輸車開向出庫大門,倉庫中物的流動過程結束。整個倉庫實現了對物料的統一編碼,使用了條形碼技術、自動掃描技術和標準化的包裝,沒有一道環節會使流動的過程梗塞。
海爾的流程再造使原來表現為固態的、靜止的、僵硬的業務過程變成了動態的、活躍的和柔性的業務流程。未進行流程再造前的1999年,海爾實現銷售收入268億,庫存資金15億元,銷售資金占用率為5.6.2000年實現銷售收入406億元,比上年超了138億元;庫存資金降為7億元,銷售資金占用率為1.72.今年海爾的目標是把庫存資金降為3個億,銷售資金占用率將降到0.5左右,屆時海爾將基本實現零庫存。在海爾所謂庫存物品,實際上成了在物流中流動著的、被不斷配送到下一個環節的"物".
3、海爾現代物流從根本上打破了企業自循環的封閉體系,建立了市場快速響應體系
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現代企業要占領市場份額,就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滿足終端消費者多樣化的個性需求。因此,海爾建立了一整套對市場的快速響應系統。一是建立網上定單管理平臺。全部采購定單均由網上發出,供貨商在網上查詢庫存,根據定單和庫存情況及時補貨。二是建立網上支付系統。目前網上支付已達到總支付額的20,支付準確率和及時率達100,并節約近1000萬元的差旅費。三是建立網上招標競價平臺。供應商與海爾一道共同面對終端消費者,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最低的價格供應原材料,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四是建立信息交流平臺,供應商、銷售商共享網上信息,保證了商流、物流、資金流的順暢。集成化的信息平臺,形成了企業內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架起了海爾與全球用戶資源網、全球供應鏈資源網和計算機網絡的橋梁,將用戶信息同步轉化為企業內部信息,以信息替代庫存,強化了整個系統執行定單的能力,海爾物流成功地運用電子商務體系,大大縮短了海爾與終端消費者的距離,為海爾贏得了響應市場的速度,擴大了海爾產品的市場份額。在國內市場份額中,海爾彩電占10.4,冰箱占33.4,洗衣機占30.5,空調占30.6,冷柜占41.8.在國際市場,海爾產品占領了美國冷柜市場的12、200升以下冰箱市場的30、小型酒柜市場50的市場份額,占領了歐洲空調市場的10,中東洗衣機市場的10.目前海爾的出口量已經占到銷售總量的30.
4、海爾現代物流從根本上扭轉了企業以單體參與市場競爭的局面,使通過全球供應鏈參與國際競爭成為可能
從1984年12月到現在,海爾經歷了三個發展戰略階段。第一階段是品牌戰略,第二階段是多元化戰略,第三階段是國際化戰略。在第三階段,其戰略創新的核心是從海爾的國際化到國際化的海爾,是建立全球供應鏈網絡,支撐這個網絡體系的是海爾的現代物流體系。
海爾在進行流程再造時,圍繞建立強有力的全球供應鏈網絡體系,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一是優化供應商網絡。將供應商由原有的2336家優化到978家,減少了1358家。二是擴大國際供應商的比重。目前國際供應商的比例已達67.5,較流程再造前提高了20.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44家成為海爾的供應商。三是就近發展供應商。海爾與已經進入和準備進入青島海爾開發區工業園的19家國際供應商建立了供應鏈關系。四是請大型國際供應商以其高技術和新技術參與海爾產品的前端設計。目前參與海爾產品設計開發的供應商比例已高達32.5.供應商與海爾共同面對終端消費者,通過創造顧客價值使定單增殖,形成了雙贏的戰略伙伴關系。
在抓上游供應商的同時,海爾還完善了面向消費者的配送體系,在全國建立了42個配送中心,每天按照定單向1550個專賣店、9000多個網點配送100多個品種、5萬多臺產品,形成了快速的產品分撥配送體系、備件配送體系和返回物流體系。與此同時,海爾與國家郵政總局、中遠集團、和黃天百等企業合作,在國內調配車輛可達16000輛。
海爾認為,21世紀的競爭將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誰所在的供應鏈總成本低、對市場響應速度快,誰就能贏得市場。一只手抓住用戶的需求,一只手抓住可以滿足用戶需求的全球供應鏈,這就是海爾物流創造的核心競爭力。”
;
SAP算是ERP的代名詞,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管理和協同化商務解決方案供應商、全球第二大云公司,向企業提供全面的企業級管理軟件解決方案,功能覆蓋企業的財務、后勤(工程設計、采購、庫存、生產銷售和質量等)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方面。能夠為企業管理問題的解決提供參考意見,同時可以為企業發展做出系統規劃。通過其國際化的發展思想,在現代商業發展過程中已被諸多企業用戶的所接受。
SAP系統具有以下優勢:
1、SAP系統具有先進性
國際上,使用SAP最具代表的知名企業包括:Microsoft、Pfizer、Siemens等;在國內,中石油,中石化,華為等大型公司都在使用SAP系統,甚至于銀行管理系統都運用到SAP系統。可以說世界五百強86%的企業都在都在使用SAP系統,足以見其系統的先進性。
2、SAP系統具有智能化
對于erp系統來說,它是一種數據交互行為。傳統的erp數據較為死板,基本上不存在對數據的分析,簡單的調用與輸入輸出基本構成數據的參數。而SAP系統除了基本的輸入輸出操作之外,還包括自主檢測成本,根據企業的管理模式輸出合理的結果。
3、SAP系統具有廣泛性
(1)系統應用廣:SAP系統集成性好,財務、物資、項目、設備、人力資源等等功能都具備;
(2)適用行業廣:SAP系統產品在面臨各種行業的適用性上考慮得最為廣泛,已為20多個行業提供了“最佳業務實踐”的行業解決方案。
為了與國際接軌,建立起高效、迅速的現代物流系統,海爾采用了SAP公司的ERP系統和BBP系統(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對企業進行流程改造。經過近兩年的實施,海爾的現代物流管理系統不僅很好地提高了物流效率,而且將海爾的電子商務平臺擴展到了包含客戶和供應商在內的整個供應鏈管理,極大地推動了海爾電子商務的發展。
1.ERP系統
海爾物流的ERP系統共包括五大模塊MM(物料管理)、PP(制造與計劃)、SD(銷售與定單管理)、FI/CO(財務管理與成本管理)。
ERP實施后,打破了原有的“信息孤島”,使信息同步而集成,提高了信息的實時性與準確性,加快了對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如原來訂單由客戶下達傳遞到供應商需要10天以上的時間,而且準確率低,實施ERP后訂單不但1天內完成“客戶—商流——工廠計劃——倉庫——采購——供應商”的過程,而且準確率極高。
另外,對于每筆收貨,掃描系統能夠自動檢驗采購訂單,防止暗箱收貨,而財務在收貨的同時自動生成入庫憑證,使財務人員從繁重的記賬工作中解放出來,發揮出真正的財務管理與財務監督職能,而且效率與準確性大大提高。
2.BBP系統
BBP系統(原材料網上采購系統)主要是建立了與供應商之間基于因特網的業務和信息協同平臺。該平臺的主要功能:
(1)通過平臺的業務協同功能,既可以通過因特網進行招投標,又可以通過因特網將所有與供應商相關的物流管理業務信息,如采購計劃、采購訂單、庫存信息、供應商供貨清單、配額以及采購價格和計劃交貨時間等發布給供應商,使供應商可以足不出戶就全面了解與自己相關的物流管理信息(根據采購計劃備貨,根據采購訂單送貨等等)。
(2)對于非業務信息的協同,SAP使用構架于BBP采購平臺上的信息中心為海爾與供應商之間進行溝通交互和反饋提供集成環境。信息中心利用瀏覽器和互聯網作為中介整合了海爾過去通過紙張、傳真、電話和電子郵件等手段才能完成的信息交互方式,實現了非業務數據的集中存儲和網上發布。
本文題目:包含海爾sap系統和采購系統的詞條
網站網址:http://vcdvsql.cn/article42/dopipec.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建設、企業網站制作、響應式網站、用戶體驗、手機網站建設、App設計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