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華為在北京舉辦了華為5G發布會暨MWC2019預溝通會。華為常務董事、運營BG總裁丁耘在主題演講時宣布,華為業界首款5G基站核心芯片——“天罡(TIANGANG)芯片”正式推出,在集成度、算力、帶寬等方面均取代突破性進步。
在六枝等地區,都構建了全面的區域性戰略布局,加強發展的系統性、市場前瞻性、產品創新能力,以專注、極致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網站建設、做網站 網站設計制作定制設計,公司網站建設,企業網站建設,品牌網站設計,營銷型網站,外貿網站制作,六枝網站建設費用合理。
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會上還宣布,正式推出性能最強的5G終端基帶芯片Balong5000,支持NSA和SA雙架構、支持3G、4G和5G,同時具備能耗更低、延遲更短。
同時,余承東還在發布會上宣布,華為將在即將到來的MWC 2019世界移動大會上發布首款商用5G可折疊手機,搭載自家麒麟980芯片和Balong 5000基帶芯片。
此外,麒麟980還可選擇獨立發布的基帶巴龍5000,完整支持5G。
華為表示,麒麟980搭配巴龍5000基帶,將成為首個提供5G功能的正式商用移動平臺。
最近有關GTX 1660 Ti、GTX 1660的傳聞接連不斷,基本可以坐實它們將是基于Turing架構、砍掉光線追蹤和深度學習的精簡版,完美替代GTX 1060,繼位新一代甜點卡。現在,最確鑿的證據來了!
在某AIC顯卡廠商的某次會議上,最后的“One More Thing”階段赫然亮出了“GTX Turing”,并配圖某顯卡的局部圖,上邊公然顯示著“GTX 1660”。
消息人士同時曝料,GTX 1660 Ti會在2月份發布,價格初定2399元。GTX 1660則會在3月份跟進,價格待定。
從目前消息看,GTX 1660 Ti會采用12nm TU116核心,1536個流處理器,沒有RTX光追單元和Tensor計算單元,搭配192-bit 6GB GDDR5顯存,頻率6GHz。
GTX 1660則是一個精簡版,流處理器或減至1280個,核心頻率1530-1785MHz,顯存搭配192-bit 6GB GDDR5,頻率4GHz。
三星在今年2月有兩場大型發布活動,分別是2月20日(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3點)的Galaxy Unpacked和2月25日MWC開幕展。從目前掌握的消息來看,S10系列發布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1月24日,疑似三星Galaxy S10的真機諜照現身網絡,從亮屏效果來看,配合曲面設計,正面視角下的左右黑邊非常之窄,頂部額頭和下巴也比S9時代更進一步。另一個細節是,界面中出現了三星開發的區塊鏈商店應用。
當然,最顯著的元素還要數嵌入屏幕右上角的前置攝像頭,據說比A8s的黑瞳開孔要小。
細節方面,還可以注意到左側的一體式音量按鍵,Bixby語音鍵,右側的電源按鍵等。目前手機預裝的是One UI系統,狀態欄針對屏內開孔也做了適配。
此前evleaks分享的戴殼渲染圖顯示,S10系列共三款,其中S10E為側面電源鍵指紋、后置平行雙攝,而S10/S10 Plus(或定名S10 Pro)則是超聲波屏幕指紋、后置平行三攝(1600萬廣角+1200萬可變光圈+1300萬長焦),另外心率監測模塊似乎也重新回歸。
今年的智能手機除了5G、AI這兩個大熱點之外,在性能上還會再進一步,內存會升級到LPDDR5標準,閃存也會有UFS 3.0新一代標準,該規范去年初就制定完成了,此前爆料稱三星的Galaxy S10手機就會用上自家的UFS 3.0閃存。至于其他廠商,那就要依靠東芝等NAND廠商了,日前東芝就首發了UFS 3.0閃存。
東芝的UFS 3.0閃存采用了自家BiCS 4技術的96層堆棧3D TLC閃存,標準11.5x13mm封裝,容量128GB、256GB及512GB,不過后兩種容量暫時還沒出樣,現在只有128GB版出樣給客戶了。
性能方面,東芝沒有透露具體的指標,只說比UFS 2.1閃存的讀寫速度提升了70%、80%,找了下東芝官網,東芝此前發布的了64層堆棧的UFS 2.1閃存的讀取速度可達900MB/s,寫入為180MB/s,按照這個數據來看UFS 3.0的讀取速度約為1.5GB/s,寫入速度324MB/s,這個速度跟一些低端NVMe硬盤的性能有得一拼了。
2018已經結束,云存儲服務商Blackblaze發布了去年機械硬盤可靠性報告。去年一年,納入統計的硬盤數量總計104778塊(總容量750PB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這10萬多塊硬盤的年化故障率減少到了1.25%,是近三年最低。不過,故障盤的絕對數量比較高,達到了1222塊。總的而言,如今硬盤的耐用性可以說提高了。
具體到品牌型號方面,統計中共包含西數(含HGST昱科)、希捷和東芝三大家的15款型號。僅從絕對的年化故障率來看,最高的是東芝的14TB硬盤MG07ACA14TA,1205塊壞了9塊。
而故障率最低的還是東芝,5TB的MD04ABA500V在統計期內,45塊都完好無損。此外,希捷和西數都有超過2%故障率的型號,對比下,倒是HGST昱科整體最穩。
時間跨度如果更長點,即追溯到2013年4月開始,整體故障率最高的型號是西數6TB WD60EFRX,最低的昱科12TB。
早在2016年,谷歌秘密研發Fuchsia操作系統的線索就首次曝光。雖然谷歌尚未正式承認該項目,可其輪廓已經漸趨明朗,簡單來說,Fuchsia OS是一套可運行在手機、平板甚至是PC上的跨平臺系統,放棄Linux內核,而是基于Zircon微核,采用Flutter引擎+Dart語言編寫。
一直有消息稱,2020~2021年將是Fuchsia OS最終亮相的時間節點,看來,谷歌正緊張地推動著。
據外媒報道,谷歌已經聘請了有著14年經驗的資深工程師Bill Stevenson來操盤Fuchsia,目標是推向成熟市場。
看來,Android、Chrome OS要在Fuchsia OS時代被雙雙取代。
先說結論,對于容量和性能:
服務器資源: 8核16G內存, 6個機械磁盤,每個磁盤100G, 用于mongo分片,10MB帶寬。
容量:用戶容量10萬以上,消息條數10億條。
性能評估:同時在線用戶10萬,每秒鐘發送消息900條,消息延時1秒(從發送者發出消息到接收到消息)
啟動sdk,模擬50個用戶在線、離線情況,消息可靠性100%。
發送10萬消息,有3條失敗,其他消息都能被對方精確收到,并成功落地本地db。對于失敗的3條消息,接收方確實沒有收到,系統消息是一致的。
OpenIM是由前微信技術專家打造的開源的即時通訊組件。Open-IM包括IM服務端和客戶端SDK,是一套整體的解決方案,代碼開源,一切可控,
OpenIM可以實現全平臺支持,目前支持Android,iOS,Flutter,Uni-app,react-native, JSSDK等。
OpenIM可以應用在企業內部辦公,dating交友,在線客服等項目,也可以用于元宇宙。
github地址:
開發者中心:
在單機的情況下,模擬線上用戶發消息流程,在線用戶量和消息量達到一定量級后,系統CPU、內存、磁盤占用、以及消息時延情況。以確定用戶群體達到一定量級后,對服務器資源的預先評估。本次測試并不極限測試,一是因為生產環境本來都會有用戶量和消息量的限制,二是因為OpenIM的消息模型,消息發送首先都會通過websocket入庫kafka,理論上發送消息的寫入性能是兩者的組合,而消息發送的真正瓶頸實際在mongodb的隨機讀寫。
服務器資源: 騰訊云主機(香港)1臺:linux Ubuntu 18.04.4系統,4核8G內存,單塊機械硬盤。5Mb帶寬。
測試條件:去掉消息入庫mysql(因mysql僅用于管理后臺,不影響線上用戶服務)。日志級別調整為4或更低。kafka設置2個分區,msg_transfer 2個。
測試流程:1個客戶端(成都,window pc,4核16G內存)啟動1萬個協程,模擬用戶與服務器建立websocket長連接,間隔時間為隨機50-100秒之間。兩個客戶端共模擬2萬用戶同時在線,發送消息,觀察消息流轉各個模塊的處理能力,共計2500萬條消息,觀察系統內存、磁盤資源使用情況。
mongodb數據情況
redis數據情況
磁盤狀態
資源占用分析
(1)redis內存消耗極小,一個用戶一條數據(包括token和seq),和用戶量成正比,3萬用戶占用幾十M內存。
(2)mongodb如果去掉cache,內存消耗極小,每個document存放5000條消息,與用戶量和消息量成正比,3萬用戶,2500萬消息,索引才950K(更好的方式查看mongo消耗cache之外的內存)
(3)2500萬消息,磁盤空間占用10G。
(4)每秒鐘150條消息,cpu整體占用50%,即2核。
性能分析
(1)性能瓶頸在mongodb寫入操作,1條消息,需要按照發送者和接收者拆分2次,mongodb寫入2次,未來可以針對mongodb讀寫進一步優化。
(2)對于cpu消耗較大的模塊,未來做一次整體優化。
(3)性能很平穩,不會隨著數據量增加而降低。機械磁盤iops 達到200基本達到了設備的極限
服務器資源: 8核16G內存, 6個磁盤,每個磁盤100G, 用于mongo分片,10MB帶寬。
性能評估:同時在線用戶10萬,每秒鐘發送消息900條,消息延時1秒(從發送者發出消息到接收到消息)
(1)mongo集群部署,支持上億用戶同時在線,千億級消息;
(2)簡化集群部署;
(3)數據備份、恢復工具;
以上主要對服務端性能做了一個大致測試,但一套完整的IM解決方案,不僅僅是服務端的工作。實際上,客戶端重要性毋庸置疑,具體包括如何利用seq和服務端同步消息,如果保證消息收發的時序,如何回調客戶端(會話改變、新增,新消息),消息落地本地db,seq同步,消息推拉如何結合以確保消息收發可靠性。
相比于性能測試,實際上,消息的可達性(可靠性)更為重要。所以,我們在做性能測試的同時,也要對消息的可達性(可靠性)進行測試,如果不能保證消息收發的正確性,再高的性能也是徒勞。本文重點總結關于OpenIM對于消息可達性測試的方案、過程以及結果。先說結論,OpenIM消息可達率100%,大家可以放心使用在生產環境中。seq對齊和同步機制,保證了OpenIM的消息可達性是業界領先的。
IM消息系統的可靠性,通常就是指消息投遞的可靠性,即我們經常聽到的“消息必達”,通常用消息的不丟失和不重復兩個技術指標來表示。確保消息被發送后,能被接收者收到。由于網絡環境的復雜性,以及用戶在線的不確定性,消息的可靠性(不丟失、不重復)無疑是IM系統的核心指標,也是IM系統實現中的難點之一。總體來說,IM系統的消息“可靠性”,通常就是指聊天消息投遞的可靠性(準確的說,這個“消息”是廣義的,因為還存用戶看不見的各種指令和通知,包括但不限于進群退群通知、好友添加通知等,為了方便描述,統稱“消息”)。
從消息發送者和接收者用戶行為來講,消息“可靠性”應該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發送失敗,對于這種情況IM系統必須要感知到,明確反饋發送方。如果此消息沒有發送成功,發送方可以選擇重試或者稍后再試。
(2)發送成功,如果接收方處在“在線”狀態,應該立即收到此消息。如果接收方處在“離線”狀態不能收到消息,一旦上線則立刻收到消息。
(3)消息不能重復,用數學術語表示:“有且僅有這條消息”,如果重復了,可能表達的意思就變了。 總之,一個商用 IM系統,必須包含消息“可靠性”邏輯,才能談基本可用,這是IM系統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邏輯。
互聯網真實場景復雜,但客戶端大體可以分為兩種情況:(1)發送消息時,接收方在線,能收到消息;(2)發送消息時接收方不在線,登錄后能收到離線消息。我們用測試程序模擬互聯網客戶端各種場景,按照登錄、發送消息、接收消息的情況,把測試客戶端分為以下2種類型:
(1)啟動測試時離線,隨機sleep 0-60 秒后登錄,發送消息,且接收消息
(2)啟動測試時離線,隨機sleep 0-60 秒后登錄,不發送消息,只接收消息
在實際測試中共計50個客戶端,約25個(50%概率)客戶端不發送只接收消息,約25個(50%概率)客戶端發送且接收消息 。
發送模式:每個客戶端隨機選擇其他客戶端作為消息接收者;
測試預期: 每一條發送成功的MsgID,都能在接收的消息列表中找到,同樣,每一條接收到的MsgID,都能在發送成功的消息列表中找到。
具體做法:(1)消息發送成功后,通過OnSuccess回調,記錄MsgID; 收到新消息后回調OnRecvNewMessage,記錄MsgID;(2)周期性對比兩個消息列表,確認是否完全一致;
發送數據100000條,其中失敗3條,9999997條成功,接收方成功接收9999997條消息(接收方成功接收到消息,寫入本地db,并能觸發消息回調)
每一條發送成功的消息,對方都能準確接收到,無論接收方在消息發送時的登錄狀態是在線還是離線。
每一條發送失敗的消息,對方都不會收到。
注意事項:
(1)控制壓力,因為sdk需要寫本地db,客戶端會成為壓力瓶頸。
(2)壓測客戶端日志會影響測試性能。
此表格是某IM云平臺的價格,如果按照10萬月活,存儲三年消息來算,大概每年需要支付15萬。而采用OpenIM只需要采購云主機,每年成本約0.8萬。
flutter加載h5很卡的解決方法如下:
一種臨時解決方案,在切換動畫加載完畢后,再去構造 WebView,這樣從用戶角度上看,就不會有路由切換動畫的卡頓了。class WebViewPage extends StatefulWidget {undefined
final String uri;
WebViewPage({undefined
@required this.uri,
}) : assert(uri != null);
@override
_WebViewPageState createState() = _WebViewPageState();
}
class _WebViewPageState extends State {undefined
WebViewController _controller;
bool _animationCompleted = false;
@override
Widget build(BuildContext context) {undefined
// 主要是下面的代碼
var route = ModalRoute.of(context);
if (route != null !_animationCompleted) {undefined
void handler(status) {undefined
if (status == AnimationStatus.completed) {undefined
route.animation.removeStatusListener(handler);
setState(() {undefined
_animationCompleted = true;
});
}
}
route.animation.addStatusListener(handler);
}
return Scaffold(
title: widget.title,
backgroundColor: Colors.white,
body: _animationCompleted
? WebView(
initialUrl: 'about:blank',
onWebViewCreated: (WebViewController webViewController) {undefined
_controller = webViewController;
_loadHtmlFromAssets();
},
)
: Container(),
);
}
_loadHtmlFromAssets() async {undefined
var uri = Uri.dataFromString(
await rootBundle.loadString(widget.uri),
mimeType: 'text/html',
encoding: Encoding.getByName('utf-8'),
).toString();
_controller.loadUrl(uri);
}
}
Fluent是目前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商用CFD軟件包,在美國的市場占有率為60%,凡是和流體、熱傳遞和化學反應等有關的工業均可使用。
它具有豐富的物理模型、先進的數值方法和強大的前后處理功能,在航空航天、汽車設計、石油天然氣和渦輪機設計等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FLUENT軟件包含基于壓力的分離求解器、基于密度的隱式求解器、基于密度的顯式求解器,多求解器技術使FLUENT軟件可以用來模擬從不可壓縮到高超音速范圍內的各種復雜流場。
FLUENT軟件包含非常豐富、經過工程確認的物理模型,由于采用了多種求解方法和多重網格加速收斂技術,因而FLUENT能達到最佳的收斂速度和求解精度。
靈活的非結構化網格和基于解的自適應網格技術及成熟的物理模型,可以模擬高超音速流場、傳熱與相變、化學反應與燃燒、多相流、旋轉機械、動/變形網格、噪聲、材料加工等復雜機理的流動問題。
分享題目:flutter商用,flutterguan方文檔
鏈接地址:http://vcdvsql.cn/article42/dsdejhc.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小程序開發、標簽優化、移動網站建設、電子商務、網站收錄、全網營銷推廣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