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IDC圈1月12日報道,讓數據多“跑腿”,讓百姓少走路,除了“服務”,大數據還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近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實施意見》,大數據將在信息公開、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信息公開
1月底前,鄭州市等8地實行“雙公示”
我省提出加大政府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力度。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將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息自作出行政決定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上網公開。
按照《河南省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省直各部門要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2015年行政許可、行政處罰信息全部公示的基礎上,于2016年3月底前將2015年以前許可的目前仍在有效期的許可信息及2013年至2014年的行政處罰信息在本部門門戶網站全部公示;新制作的“雙公示”信息自決定作出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在本部門門戶網站公示。2016年1月底前,鄭州市、洛陽市、濮陽市、許昌市、南陽市、濟源市、蘭考縣、永城市要全面實行“雙公示”,3月底前實現省、市、縣三級政府及其部門“雙公示”工作全覆蓋。
信用建設
亮點1
今年年底前“信用河南”亮相
我省2016年年底前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和企業嚴重違法名單制度,并與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實現有機對接和信息共享。這個平臺就是“信用河南”網站,河南將在2016年年底前建成集合工商登記、政府購買、招標投標、稅收繳納、社保繳費、交通違章、投資項目審批(備案)等信用信息的全省統一信用信息系統平臺,它將網羅歸集各部門、各省轄市和省直管縣(市)掌握的應向社會公開的信用信息,向社會提供市場主體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詢服務,同時與“信用中國”網站實現互聯共享。
河南提出:支持互聯網企業、行業組織、新聞媒體、科研機構等社會力量依法采集相關信息。
亮點2
個人信用記錄的好壞,影響職場前程
《關于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實施意見》指出,我省致力于在2015年年底前,推動在勞動就業、干部選拔任用和監督過程中使用信用記錄和第三方信用報告。
2016年年底前,全省各級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在履職中全面開展信用記錄核查,全省使用第三方信用報告的行業和領域擴大到10個;2017年年底前全省所有行業和領域使用第三方信用報告。
亮點3
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政府公共服務評估
據悉,河南將以開展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綜合性示范試點的鄭州、洛陽、許昌、濮陽、濟源市和蘭考縣、永城市為重點,探索對各地政府及所轄區域信用狀況進行大數據評價和預警,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政府公共服務的具體政策、措施進行績效評估。2017年年底前全面實現對市、縣級政府服務績效的第三方評估。
亮點4
全面建立信用承諾制度
河南將全面建立信用承諾制度。在辦理行政許可等環節,全面建立企業等市場主體準入前信用承諾制度。如果企業等向社會作出公開承諾之后,卻違法失信經營,則自愿接受約束和懲戒。
信用承諾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2017年年底前各行業主管部門全部建立實施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制度。
網站名稱:河南用大數據推進信息公開干部選拔任用看“信用”
新聞來源:http://vcdvsql.cn/article44/soidhe.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建設、App開發、面包屑導航、動態網站、移動網站建設、網站策劃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