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主要講解了“Linux中stat命令顯示文件的使用教程”,文中的講解內容簡單清晰,易于學習與理解,下面請大家跟著小編的思路慢慢深入,一起來研究和學習“Linux中stat命令顯示文件的使用教程”吧!
成都創新互聯主要從事網頁設計、PC網站建設(電腦版網站建設)、wap網站建設(手機版網站建設)、響應式網站建設、程序開發、網站優化、微網站、微信小程序等,憑借多年來在互聯網的打拼,我們在互聯網網站建設行業積累了豐富的成都網站建設、網站制作、網站設計、網絡營銷經驗,集策劃、開發、設計、營銷、管理等多方位專業化運作于一體。
用法:stat [選項]... 文件...
顯示文件或文件系統的狀態。
-L, --dereference 跟隨鏈接
-f, --file-system 顯示文件系統狀態而非文件狀態
-c --format=格式 使用指定輸出格式代替默認值,每用一次指定格式換一新行
--printf=格式 類似 --format,但是會解釋反斜杠轉義符,不使用換行作
輸出結尾。如果您仍希望使用換行,可以在格式中
加入"\n"
-t, --terse 使用簡潔格式輸出
--help 顯示此幫助信息并退出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并退出
有效的文件格式序列(不使用 --file-system):
%a 八進制權限
%A 用可讀性較好的方式輸出權限
%b 計算已分配塊數(參見%B)
%B 以字節為單位輸出%b 所報告的每個塊的大小
%C SELinux 安全環境字符串
%d 十進制設備編號
%D 十六進制設備編號
%f 十六進制原始模式
%F 文件類型
%g 文件的屬組ID
%G 文件的屬組組名
%h 硬鏈接數量
%i Inode 編號
%m 掛載點
%n 文件名
%N 如果對象是一個符號鏈接,顯示引用到的其它文件名
%o I/O 塊大小
%s 總計大小,以字節為單位
%t 十六進制主設備類型
%T 十六進制子設備類型
%u 文件的屬主ID
%U 文件的屬主用戶名
%w 文件創建時間,若未知則顯示"-"
%W 從UNIX 元年起以秒計的文件創建時間,若未知則顯示"-"
%x 上次訪問時間
%X 從UNIX 元年起以秒計的上次訪問時間
%y 上次修改時間
%Y 從UNIX 元年起以秒計的上次修改時間
%z 上次更改時間
%Z 從UNIX 元年起以秒計的上次更改時間
有效的文件系統格式序列:
%a 非超級用戶可用的剩余塊數
%b 文件系統的總數據塊數
%c 文件系統中文件節點總數
%d 文件系統中空閑文件節點數
%f 文件系統中空閑塊數
%i 十六進制文件系統ID
%I 允許的文件名最大長度
%n 文件名
%s 塊大小(用于快速傳輸)
%S 基本塊大小(用于塊計數)
%t 十六進制類型描述
%T 可讀性較好的類型描述
注意:您的shell 內含自己的stat 程序版本,它會覆蓋這里所提及的相應
版本。請查閱您的shell 文檔獲知它所支持的選項。
ls 命令及其許多參數提供了一些非常有用的文件信息。另一個不太為人所熟知的命令 stat 提供了一些更為有用的信息。
下面演示了如何對可執行文件“oracle”(位于 $ORACLE_HOME/bin 目錄下)使用此命令。
代碼如下:
# cd $ORACLE_HOME/bin
# stat oracle
File: `oracle'
Size: 93300148 Blocks:182424 IO Block:4096 Regular File
Device: 343h/835d Inode: 12009652 Links: 1
Access: (6751/-rwsr-s--x) Uid:( 500/ oracle) Gid:( 500/ dba)
Access: 2006-08-04 04:30:52.000000000 -0400
Modify: 2005-11-02 11:49:47.000000000 -0500
Change: 2005-11-02 11:55:24.000000000 -0500
注意使用該命令獲得的信息:除了通常的文件大小(也可以使用 ls -l 命令獲得)以外,您還獲得了該文件占用的塊數。通常的 Linux 塊大小為 512 字節,因此一個大小為 93,300,148 字節的文件將占用 (93300148/512=) 182226.85 個塊。由于塊都是完整占用,因此該文件使用了一些整數個數的塊。無需猜測就可以獲得確切的塊數。
您還可以從以上輸出中獲得文件所有權的 GID 和 UID,以及權限的八進制表示形式 (6751)。如果要將文件恢復到它現在具有的相同權限,可以使用 chmod 6751 oracle,而不是顯式拼寫這些權限。
以上輸出最有用的部分是文件訪問時間戳信息。該輸出顯示,該文件被訪問的時間是 2006-08-04 04:30:52(顯示在“Access:”的旁邊),即 2006 年 8 月 4 日上午 4:30:52。這是某個人開始使用數據庫的時間。該文件的修改時間是 2005-11-02 11:49:47(顯示在“Modify:”的旁邊)。最后,“Change:”旁邊的時間戳顯示文件狀態更改的時間。
stat 命令的修改符 -f 顯示了有關文件系統(而非文件)的信息:
代碼如下:
# stat -f oracle
File: "oracle"
ID: 0 Namelen:255 Type:ext2/ext3
Blocks: Total: 24033242 Free: 15419301 Available: 14198462 Size: 4096
Inodes: Total: 12222464 Free: 12093976
另一個選項 -t 顯示了完全相同的信息,只不過是在一行中顯示的:
代碼如下:
# stat -t oracle
oracle 93300148 182424 8de9 500 500 343 12009652 1 0 0 1154682061
1130950187 1130950524 4096
這對 shell 腳本非常有用,在 shell 腳本中可以使用一個簡單的 cut 命令獲得值以進行進一步處理。
感謝各位的閱讀,以上就是“Linux中stat命令顯示文件的使用教程”的內容了,經過本文的學習后,相信大家對Linux中stat命令顯示文件的使用教程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具體使用情況還需要大家實踐驗證。這里是創新互聯,小編將為大家推送更多相關知識點的文章,歡迎關注!
名稱欄目:Linux中stat命令顯示文件的使用教程
文章出自:http://vcdvsql.cn/article48/gjegep.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外貿網站建設、網站策劃、網站導航、App設計、服務器托管、定制開發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