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到光盤的完整路徑名。在命令行輸入:ls -l /dev | grep cdrom。可以看到光盤的名字叫做:cdrom1。然后在命令行執行: mount /dev/cdrom1 /mnt/。這會把光盤掛載到/mnt目錄下。
十載的徐州網站建設經驗,針對設計、前端、開發、售后、文案、推廣等六對一服務,響應快,48小時及時工作處理。營銷型網站建設的優勢是能夠根據用戶設備顯示端的尺寸不同,自動調整徐州建站的顯示方式,使網站能夠適用不同顯示終端,在瀏覽器中調整網站的寬度,無論在任何一種瀏覽器上瀏覽網站,都能展現優雅布局與設計,從而大程度地提升瀏覽體驗。創新互聯建站從事“徐州網站設計”,“徐州網站推廣”以來,每個客戶項目都認真落實執行。
2、1,偵測CD/DVD-ROM驅動器 首先,要找到可用的設備,即在Linux系統找到光驅,通常使用命令wodim來顯示。wodim會掃描在/dev/目錄下的符號設備。如果沒有wodim命令,那么先安裝cdrecord這個包。
3、在linux系統中,光驅的位置一般是在/dev/cdrom 你也可以先通過ls /dev/來查看你電腦中光驅的具體名字,后面的/mnt是你需要掛載到哪個位置,系統自帶的/mnt這個目錄是用于臨時掛載文件的,建議直接掛載在這里。
4、第一步:命令行下輸入輸入:fdisk -l 查看系統的盤符,選擇好光盤盤符,這里假定為sda1,第二步:選擇mnt目錄下的一個文件夾,如果沒有就自己新建一個:mkdir /mnt/temp,搞定之后 輸入上文開始的命令即可。
5、可以看到光盤的名字叫做:cdrom1。然后在命令行執行。這會把光盤掛載到/mnt目錄下。然后我們就可以通過訪問/mnt來訪問光盤。比如我們要從光盤中拷貝出來一個rpm包。首先在命令行輸入然后輸入ll。
6、mount 命令你還在用圖形界面?還是剛剛學習linux希望你了解下線上服務器都用linux或unix的那些版本,針對一個版本來練習,把常用的命令都多敲幾遍,敲多了也就記住了linux和unix命令大同小異。
如果想通過終端,如SecureCRT來查看Linux系統機子上連接的光盤的內容則需要如下查看:cd /media進入media目錄cat /etc/fstab查看光盤懸掛的位置一般都會由media目錄下的文件掛狀著。
就可以使用cd命令進入目錄,然后操作里面的文件。\x0d\x0a\x0d\x0a現在的Linux系統都非常智能,拿我使用的redflag為例,將光盤裝入光驅后,即可訪問光驅中的文件。
圖形界面下,一般是默認可以自動掛載光驅的。把光盤放入光驅,一般會自動彈出一個窗口,里面就是光盤的內容了。
找到光盤的完整路徑名。在命令行輸入:ls -l /dev | grep cdrom??梢钥吹焦獗P的名字叫做:cdrom1。然后在命令行執行: mount /dev/cdrom1 /mnt/。這會把光盤掛載到/mnt目錄下。
創建掛載點 mkdir /mnt/cdrom 在 /mnt 目錄下創建一個空文件夾cdrom作為光盤的掛載點(任何一個空目錄都可以作為掛載點)。
Linux系統下,光驅有可能是需要手動掛載的,且掛載位置不確定(雖然有幾個常用位置)。
如果是XWindow桌面環境,一般會在光盤插入光驅之后直接在桌面上出現光盤圖標,雙擊便可自動掛載光驅,然后便可以查看或復制光盤中的任何文件或文件夾 如果是在命令行,需要先用命令手工掛載光驅,然后方可通過掛載點查看內容。
就可以使用cd命令進入目錄,然后操作里面的文件。\x0d\x0a\x0d\x0a現在的Linux系統都非常智能,拿我使用的redflag為例,將光盤裝入光驅后,即可訪問光驅中的文件。
Linux系統在使用光盤、軟盤或U盤時,必須先執行掛載(mount)命令。掛載命令會將這些存儲介質指定成系統中的某個目錄,以后直接訪問相應目錄即可讀寫存儲介質上的數據。
如果沒有則手動建一個,有的話就不用了。新建方法為:以root身份登錄,執行 mkdir /media/cdrom 然后仍然以root身份執行 mount /dev/cdrom /media/cdrom 正常地話打開/media/cdrom目錄就可以看到光盤的內容了。
當前題目:linux掃描光盤命令 linux磁盤掃描工具
標題來源:http://vcdvsql.cn/article8/deishop.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虛擬主機、品牌網站設計、手機網站建設、建站公司、網站策劃、關鍵詞優化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