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植筋膠施工后一拔就出來了?
原因:
1、沒按設計要求施工,孔徑可能偏小、鉆孔深度不符合要求;
2、孔內灰塵或水漬清理不干凈;
3、鋼筋表面沒有進行除油污或除銹處理;
4、植筋膠沒有充分混合;
5、孔內注膠用量不足或有空隙;
6、固化過程中可能有外力拉動。
解決:
1、按規定要求鉆孔,保證孔徑大小和鉆孔深度;
2、必須用專用氣筒、毛刷清理孔中的灰塵,重復進行不能少于3次;
3、鋼筋表面進行除銹處理并用丙酮或酒精擦拭干凈;
4、若使用桶裝植筋膠,則膠與固化劑按比例攪拌均勻,才能注入孔內;若使用注射式植筋膠,則在施工前需先擠掉膠槍前端未混合均勻的膠液。
5、注膠時必須緩慢注入孔內,確保孔內無氣泡或空隙,注膠量不得低于孔深的2/3;
6、固化初期不能搖動鋼筋或進行焊接工作。
02
植筋膠能否當做粘鋼膠用?
《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550-2010中規定,加固工程中,嚴禁使用以“植筋-粘鋼兩用膠”命名的結構膠粘劑。
雖然植筋膠和粘鋼膠都是膏狀體的環氧樹脂膠,但這兩種膠對性能參數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
在性能要求上,植筋膠膠體的抗拉強度、受拉彈性模量以及伸長率三項力學性能比粘鋼膠低,如果是植筋,可以符合植筋的性能,不會留下任何的安全隱患,如果是粘鋼加固,那么沒有達到粘鋼膠的性能強度剛性,是會留下安全隱患的。
03
怎么注射桶裝植筋膠到孔內?
1、垂直孔植筋,將膠直接注入孔中即可。
2、水平孔植筋,可用Φ6細鋼筋或電焊條配合托膠板(干凈木板)往孔內注膠,也可讓施工人員戴好皮手套,將配好的膠成團塞進孔內。
3、倒垂孔植筋請選用高觸變型植筋膠,該膠不流淌,可成團塞、注入孔內。
4、鋼筋、螺栓可采用旋轉或手錘擊打方式入孔,手錘擊打時,一手應扶住鋼筋或螺栓,以保證對中植筋并避免回彈。若先將一較短電錘鉆頭端部焊接6mm厚小鐵板,然后將電錘功能調為沖擊狀態,利用電錘的持續沖擊力,可克服植筋膠的阻力,快速無回彈地將鋼筋送至孔底。大量或大直徑植筋推薦采用此方式。
5、錨固膠填充量應保證插入鋼筋后周邊有少許膠料溢出。
6、所用主要器具:手套、細鋼筋、托膠板、鐵錘。
7、植筋注膠如不熟手,建議使用注射式植筋膠。
04
如何使用膠槍?
1、首先打開植筋膠封蓋,換上并擰緊混合管;
2、把植筋膠裝入膠槍,扣動膠槍把手擠出膠液;
3、最初未混合均勻的膠液應該擠出舍棄,直至擠出的混合膠液色澤完全一樣時,方可使用;
4、開始時應將混合管伸至孔的底部,一邊擠一邊往后退,以保證孔內不含有空氣。(植筋膠未用完一支時,可用封蓋封住植筋膠口,更換混合管可再次使用。)
05
植筋如何準確定位?
鋼筋植筋都是在已有構件上鉆孔施工,鉆孔時均不得破壞原結構鋼筋,所以在鉆孔前必須采用鋼筋位置探測儀器對原結構的鋼筋位置進行探測。
06
植筋如何準確孔徑?
鋼筋與基材的粘結主要依靠植筋膠的粘結力。因此,在選取孔徑時應保證植筋的孔徑略大于鋼筋的直徑,從而保證植筋膠具有一定的厚度以提供足夠的粘結力。孔徑的增大在一定范圍內具有增大植筋抗拔力的作用。
而實際工程中,由于粘結劑彈性模量較小,孔徑的增大會導致結構體系滑移增大,這不但會增大植筋粘結劑用量和鉆孔難度,且過大的鉆孔會使原結構的強度明顯降低,造成更大的損害。
因此,綜合考慮荷載長期作用下植筋粘結劑的徐變、植筋施工難度及經濟性等諸多因素,并結合數值模擬研究認為,一般取鉆孔直徑D為鋼筋直徑(d+2)mm~(d+10)mm。
07
植筋如何確定鉆孔深度?
植筋深度是影響植筋效果較重要的因素。鋼筋抗拔力主要由鋼筋與粘結膠之間的粘結力和混凝土與粘結膠之間的粘結力提供,因此,植筋深度直接決定了植筋的抗拔力和破壞形式。
為使結構安全,需保證其破壞形式為錐體一粘結復合破壞,即鋼筋與基材產生滑移,從而發生混合界面拔出破壞,植筋屈服。可以充分發揮鋼筋的抗拉強度,不出現脆性破壞。
鋼筋植筋的鉆孔深度直接影響到植筋質量,所以對植筋孔必須逐一進行檢查。對于植筋深度,也有相當多的資料,包括專業程度很高的書籍都把15d作為受拉鋼筋的一個工程上可行的錨固深度,而做為結構設計人員和現場管理人員,對植筋的深度應該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和正確的判斷,否則極容易被帶到溝里去。
08
植筋如何清理孔洞和鋼筋?
鋼筋植筋的孔洞和鋼筋清理是關系到植筋質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孔洞和鋼筋清理做得不好,會使植入的鋼筋和孔壁之間結合不緊密,達不到設計所需要的拉拔力。植筋孔洞應三吹三刷,鋼筋應做好除銹工作。
09
植筋注膠的密實度如何把握?
植筋階段,注膠一定要飽滿,注膠少了,膠量不夠,植入的鋼筋也無法達到設計所需要的拉拔力。所以注膠植筋階段,負責鋼筋植筋的專項工長及班組長必須有人在現場指揮監督,孔內注膠不得少于孔深的2/3,鋼筋插至孔底部之后應有多余的膠從孔內溢出。
10
植筋如何插筋?
植筋插筋時鋼筋應沿著一個方向旋轉著插至孔底,以免在孔內產生氣體留存,影響植筋質量。
11 植筋如何做好成品保護?
鋼筋錨固用的植筋膠需要一定的固化時間,所以植筋膠固化之前,不得擾動剛剛植好的鋼筋。
12
植筋間距對植筋效果影響?
鋼筋間距對于植筋效果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鋼筋間的間距和鋼筋至基材邊緣距離兩方面。
1、兩鋼筋間距過近會削減植筋的總體抗拔力。
對于多根植筋而言,由于間距較近,植筋與植筋間的抗拔力作用范圍會有重疊,從而造成各單根植筋的抗拔力不能完全發揮,因此,植筋設計和施工時,應盡量保證植筋間距大于10d。
特殊情況下,也必須保證植筋間距至少大于4d,否則不但增多的植筋對抗拔力基本沒有提升,還會因為更多的鉆孔對結構產生不必要的損害。而對于植筋間距在2d一10d之間時,應乘以50%-90%的折減系數,以保證總抗拔力符合要求。
2、鋼筋距離基材邊緣過近,對于原結構性能會造成一定影響。
如果原基材中保護層厚度過小,鉆孔時或者對于受壓構件,可能由于剪切力較大而使構件產生劈裂,因此要求保護層厚度不得小5d。保護層厚度是越大越好。
但對于原基材來說,保護層越厚,雖然其受力鋼筋粘結錨固性能、耐久性以及防火性能會越好,但會使構件受力后產生的裂縫寬度過大,反而會影響其使用性能,且保護層過厚會影響植筋的布置,導致植筋間間距減小,進而影響植筋效果。
因此,對于結構加固中基材的植筋保護層厚度,較好不應大于15d。
13
植筋膠使用注意事項?
將植筋膠管置入套筒,旋上混合管,然后將套筒置入打膠槍內,扣動扳機。第一、二次擠出來的膠不要使用,因為此時膠可能沒有混合均勻。
14
植筋膠不固化?
1、植筋膠本身就是劣質膠水,或者成分不夠,達不到固化要求;
2、溫度過低,不容易固化,使用前可以先加溫一下;
3、工人使用失誤,膠槍操作不當,植筋膠A、B組份未混合均勻,固化不了;
15
植筋中錨筋間距過小,可怎樣解決?
植筋施工中相鄰兩根錨筋凈距宜大于3d,但有些構件,例如柱頭植筋,截面尺寸有限,梁、柱鋼筋交錯,常遇到實際能鉆成的孔有限或相距很近,有的實際凈距僅1d左右。此時為消除群錨的不利影響,可采用將鋼筋合并,增大錨固長度的變通措施。
16
基材中鋼筋過密,難以成孔怎樣解決?
基材中鋼筋過密,難以成孔是植筋施工常遇到的難題,錨筋直徑越大,問題越突出。例如25鋼筋植筋,要求鉆孔孔徑大于30mm,但有時基材主筋凈距僅28mm,造成不能成孔。
此時可按照截面面積相等的原則,用2根18鋼筋代替,鉆孔孔徑僅需22mm,就解決不能成孔的問題。但鉆孔深度不應減少,應與原設計深度相同。
17 植筋加固的質量驗收如何進行?
A、植筋膠完全固化時,需要抽樣進行拉拔測試。
B、植筋承載力現場檢驗抽樣規則:
1、重要構件要按其批量的1%隨機抽樣,抽樣不少于5件。
2、一般構件和非結構構件要按0.5%進行隨機抽樣,抽樣不少于3件。
C、植筋膠錨固的承載力抽樣與檢驗應在膠水達到產品說明書所標示的固化時間當日進行。
D、植筋承載力檢驗結果的評判:
1、若一個檢驗批所抽取試樣全部合格,則可評該批為合格批。
2、若試樣在持荷期間無滑移、基材混凝土無裂紋或其它局部損壞跡象出現,且施荷裝置的荷載示值在2分鐘內無下降或下降幅度不超過5%的檢驗荷載時,可評定為質量合格。
3、若一個檢驗批所抽取試樣中僅有5%不合格,允許另抽3根試樣進行破壞性檢驗。若檢驗結果合格,該檢驗批仍可評為合格批。
4、若一個檢驗批所抽取試樣中不止5%不合格,應評定該批為不合格批,不再另作其它檢驗。
文章題目:極致注射式植筋施工的17個法寶!
網站地址:http://vcdvsql.cn/hangye/jiagu/n16801.html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