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面對室內空氣污染的時候表現出“不值一提”的狀態。雖然大家都知道甲醛超標現象多,危害大,但是總抱著一種僥幸的心理,不管是住的房子還是辦公室,只要放上一盆綠植,好像是一種心理作用,自己就能避開室內空氣污染的侵襲。
植物有呼吸作用,當然能除甲醛咯!
植物能除甲醛的相關研究已經不是小眾了,但多集中在植物清除甲醛的能力、室內綠化與室內微環境及人體健康的關系等少數研究點上,缺乏植物對甲醛氣體的凈化和耐抗能力的綜合評價。
我們日常中常見的能夠起到“除甲醛”作用的植物一般是,綠蘿、常春藤和驅蚊草。
試驗采用采用市售體積分數36%的甲醛溶液自由揮發來模擬室內甲醛氣體濃度。選擇生長一致的3種室內植物各3盆,采用熏蒸法,將植物放入玻璃密封艙內,溫度控制在20℃到25℃。
植物除甲醛能力有多大?
通過測定室內常見的3種植物對甲醛的吸收,發現綠蘿、驅蚊草和常春藤對揮發性甲醛氣體有不同程度(約57%~88%)的吸收能力,其單位葉面積吸收率從大到小依次為常春藤、驅蚊草、綠蘿。
POD(過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過氧化氫酶)是植物體內的重要抗氧化酶,分別清除羥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和過氧化氫,能夠較好地反映植物的抗逆能力。在甲醛脅迫處理下,綠蘿、常春藤和驅蚊草的抗氧化酶都表現為POD、SOD活性上升,而CAT活性下降。
但不同植物的酶活性變化趨勢又不盡相同,反映了不同植物在不同脅迫處理下各種酶之間復雜的內在聯系和協同作用。
植物除甲醛能力存在,但有些時候為了避免甲醛侵害,植物會啟動自我保護功能。
同時,從本試驗的結果發現,驅蚊草、常春藤和綠蘿在低濃度甲醛處理下,其POD、SOD和CAT 活性都有明顯變化,而在高濃度甲醛中3種酶的活性變化明顯趨緩。這說明3種植物為了避免甲醛處理的傷害,主動做出了適應性反應,提高了防御活性氧的酶系統抗氧化能力。
本研究中的3種植物在輕度脅迫時,其抗氧化酶系統的協同作用可以及時消除體內的自由基 ,但脅迫加重后,破壞了葉綠體的膜系統,葉綠素降解且含量大幅降低。
脯氨酸的積累是植物適應逆境的一種保護方式。驅蚊草脯氨酸含量在各處理濃度下均明顯高于綠蘿和常春藤,這可能是由于驅蚊草對于甲醛污染比另兩者要敏感。
總體來說,常春藤屬于吸收多、耐性強的植物,是理想的凈化植物;綠蘿應屬于吸收少、耐性強的植物,可用于重度污染區;而驅蚊草應屬于吸收多、耐性弱的植物,不宜作為環保植物。
不可否認,植物對甲醛確有其效,但是數量是一個難題,而植物本身的防御機制也是一個難題。因此,完全依靠植物來除甲醛是非常天方夜譚的行為。針對室內空氣污染的問題,我們還是要依靠專業的措施來解決。
參考文獻:《3種觀賞植物對室內甲醛污染的凈化及生長生理響應》
分享文章:植物有呼吸作用,當然能除甲醛咯!
本文網址:http://vcdvsql.cn/hangye/jiaquan/n21004.html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