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環境優美,路面整潔,車輛擺放十分整齊,每棟樓還安放了分類垃圾桶,定時有人清運,我們也住得特別舒心,”談起身邊發生的變化,家住洪盛國際小區陳女士露出了滿意笑容……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淮安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決戰決勝之年。作為淮安市洪澤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力軍。高良澗街道將創建工作落實落細,“實行街道主要領導一線抓、分管領導天天抓、全體人員共同抓的工作模式,真正把創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具體行動中。
精抓細管,改變城鄉面貌。“以前樓道里都是雜物,滿眼小廣告,現在都整治了,小區也施劃了停車位,這是創建文明城市帶來的最直接的變化,小區環境好了,幸福感更足了!”富強家園小區居民王大爺深有感觸地說。臨河社區建設路東側原有一處建筑材料臨時堆放場,幾年前被少數居民占用,種蔬菜養雞鴨,以致這塊地上遍布水塘、堆滿垃圾,周邊居民苦不堪言,在建設路上住了 30 多個年頭的張阿姨說。社區了解情況后,立刻開展網格聯動入戶走訪,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和建議,并經社區居民代表大會通過,投資 30 萬元,將這塊地建成近 70 個停車位的停車場,供居民免費使用。在創建過程中,高良澗街道堅持惠民導向抓創建,今年實施 5 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整治 95 個無物業大院生活環境,組織實施新亮工程 45 萬平方米,改造居民小廣場 11 個,全力整治 7 個農貿市場周邊環境,逐步改造幸福廣場高層消防設施,讓居民看得見身邊變化,享受到創建紅利。采取以城帶鄉,城鄉并進,長效整治村居環境衛生,分步清理 6 個村(居)3170 個丘土墳,扎實開展健康教育,抵制娛樂活動低俗之風;倡導移風易俗,遏制婚喪嫁娶攀比之風。按照創建網格,將具體事項納入網格員“一日雙巡”,對接物業、區直包干單位和職能部門,及時處置違建、小廣告、不文明遛狗等頻發問題,實現創建事項在網格內“兜底、見底”。真正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創建工作得到群眾的理解、支持和擁護。文化大餐,提升生活品位。“這個有聲圖書館真的很方便,我帶個智能手機來就行了”,“內容很全,我想看的文學書都能找到”……高良澗街道臨河社區居民陳先生笑著說。洪澤區首家有聲圖書館設在高良澗街道臨河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是臨河社區聯合中國郵政,依托國內知名音頻分享平臺的海量有聲內容建立的。一面墻,12 個二維碼,打開手機掃一掃,不僅可以隨時進入閱讀狀態,還可以把閱讀資源隨身攜帶,每一個二維碼內的圖書還會定期更換,一碼多書,一面墻就相當于一個不斷更新的圖書館。同時,可免費在線收聽海量權威內容,將正能量聲音、高品質文化內容第一時間傳遞。據獲悉,今年,高良澗街道還切實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強化陣地、組織、隊伍建設,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志愿服務為載體,全年開展針對性、精準度高的理論宣講聚心、文體套餐悅心、公益幫扶暖心、主流價值潤心、科技傳送強心等“五心”志愿服務活動不少于 200 場,受益群眾不少于 6000 人次,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文明理念,播下幸福種子。按照中央和省市區要求和部署,高良澗街道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抓手,大力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培育,先后涌現出以中國好人張寶珠、全國文明家庭潘恩巧等為代表一大批身邊先進典型人物。如今,走進高良澗街道大街小巷發現,以歌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弘揚“仁義禮智信、忠孝勇謙廉”等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墻”、好人榜隨處可見,濃濃的創建氛圍撲面而來。洪建社區在黨校小區精心打造“孝老愛親、誠實守信、鄰里和諧”主題樓道文化,讓居民行走在樓道間,享受和諧氛圍的同時,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質。據了解,目前,高良澗街道擁有洪澤區級以上“六類”好人 30 多人,其中,中國好人 1 名,全國最美志愿者 1 名,江蘇好人 2 名,這些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身邊“好人效應”潤物細無聲的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讓文明之花綻放在高良澗街道的每一個角落。
當前標題:江蘇洪澤:高良澗街道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讓群眾生活越來越好
鏈接地址:http://vcdvsql.cn/hangye/lajitong/n48110.html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