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6 分類: 網站建設
你還只是用手機點外賣?那可能已經落伍了,“手機買菜”業務正在全面襲來。家住海曙區的90后年輕媽媽江女士已經有半年沒逛菜市場了,取而代之的并不是餐餐叫外賣,而是“1小時送上門”的新鮮蔬菜、禽肉、海鮮。
“手機買菜”也挺靠譜
“今天買了半斤鮮蘑菇、1斤蛤蜊、一份小排(400克盒裝)、1斤西藍花,總共51.01元,扣減平臺補貼的4元,一共付了47.01元。”比起菜場的嘈雜、瓜果蔬菜的混亂擺放和小販們的討價還價,江女士選擇每天下班前打開手機APP,買好當天晚餐需要的食材,下班到家,菜也到了。
江女士告訴記者,她是通過淘寶APP“淘鮮達”買菜的。“這款APP上接入的三江超市比較多,我們小區門口就有一家三江超市,所以每次送菜上門都比較快,雖然說1小時送達,但往往半小時不到就送到家了。”
除了“淘鮮達”,盒馬鮮生、京東到家也是江女士常用來買菜的APP。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她還喜歡貨比三家,挑出當天最劃算的平臺。“品質和包裝還不錯,肉類我一般都買‘日日鮮’,蛤蜊送過來的時候都是活的,蔬菜也挺新鮮的。其實問題的關鍵是,哪怕我們自己去了菜場,也不像父母輩那樣會挑菜,不如這樣方便。”
當天,記者在鄞州區宋詔橋菜市場詢問了幾家攤位,豬肋排約18元/斤、西藍花5元-6元/斤、蛤蜊18元-20元/斤……蔬菜、海鮮的價格都與幾個主流生鮮APP相差不大。在APP提供優惠補貼的情況下,如果湊得好,手機買菜還更實惠。
資本動作頻頻
用手機買菜,江女士并非個例。實際上,線上買菜已成為當下年輕人高頻剛需的消費場景。
根據餓了么統計,過去一年,餓了么生鮮整體業務量增長10倍。值得一提的是,用餓了么買菜的用戶中,三分之一為90后,平均年齡29歲。此外,線上買菜的參與群體年齡層,正不斷向上滲透,過去一年,上餓了么買菜的中老年用戶數增長500%。
在江女士這樣的用戶感受背后,是互聯網買菜市場在2019年以來動作頻頻:
美團買菜今年1月在上海測試后,3月底開始在北京上線。餓了么則宣布,其買菜業務拓展到全國100個城市,并聯手“叮咚買菜”定下覆蓋全國500城的目標;蘇寧在蘇寧小店的布局下,4月底也在南京推出菜場試運營業務,主打產地直銷。
互聯網買菜不是一線城市的專利,深耕寧波市場的三江超市,也早已入局。2017年6月,寧波三江購物勝豐店首次接入淘寶APP“淘鮮達”頻道,截至目前寧波地區已有16家三江超市接入了該APP。
據“淘鮮達”數據顯示,寧波市民中,80后和90后是最喜歡用淘鮮達下單的一群人。其中,80后訂單量占比高達44.8%,90后占比達23.9%。值得一提的是,49歲以上的群體中,也有不少被互聯網買菜的方便吸引,訂單量占比11.6%。
“前置倉”成為大殺器
線上買菜已經不是第一次站到舞臺中央。生鮮電商的概念于2014年興起,一度成為創業熱潮。與此相對的是,大量創業公司未能踏過盈利的門檻就紛紛倒閉。據統計,2015年之前,有14家頗具規模的生鮮電商退出市場。
有電商人士分析認為,“履約成本無法降低”是眾多生鮮電商項目倒下的原因,以賣菜的平均毛利率20%來看,即使50元的客單價,行業內每單10元的利潤也無法覆蓋履約成本,要做到13至15元的利潤才能夠保持盈虧平衡。
而這一次線上買菜的卷土重來,“前置倉”或許起到了關鍵作用。
“供應鏈復雜一直是生鮮創業的難點,把倉庫的位置越往前推、離消費者越近,用戶使用APP下單后收貨的時間就越短,也就保證了新鮮度與時效性。‘前置倉’是我們的解決方案。”蘇寧小店寧波地區負責人翁建紅表示。
三江超市、盒馬鮮生等將線下店的營業空間騰挪出一部分,作為線上下單專用的小倉,可以算是既有業態衍生出來的“前置倉”,作為商超的補充。
“手機買菜這個事情并不新鮮,生鮮電商也是老生常談。本輪的再度爆發,一方面得益于消費習慣的改變,美團、餓了么培養出用戶線上下單的習慣,多年的沉淀也讓前端供應鏈更加完善,這兩個因素共同推進手機買菜在舊土壤中萌發新的生機。”寧波市商務局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處處長尹秋平說。寧波晚報記者史娓超
網站欄目:“手機買菜”也挺靠譜
網站URL:http://vcdvsql.cn/news/101239.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移動網站建設、面包屑導航、品牌網站建設、電子商務、外貿建站、標簽優化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猜你還喜歡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