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5月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天315》報道,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上網似乎成為公眾生活中難以分割的一部分。面對隨時隨地的上網需求,各類蹭網移動應用程序相繼出現。使用這些程序,網友不需密碼即可連接他人的無線網絡。這種看似方便的上網方式背后,其實藏著不少風險。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針對蹭網類移動應用程序作出專門通報。通報稱,移動應用程序“WiFi萬能鑰匙”和“WiFi鑰匙”具有免費向用戶提供使用他人WiFi網絡的功能,涉嫌入侵他人WiFi網絡和竊取用戶個人信息。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發現兩款移動應用程序具有共享用戶所登錄WiFi網絡密碼等信息的功能。目前,已要求上海市、福建省通信管理局開展調查工作,將在核查的基礎上,依據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進行處理,維護廣大網民的合法權益。
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表示,隨著大家對網絡安全越來越重視,蹭網類移動應用背后的風險逐漸顯露。他建議,在任何一個網絡系統中,如果不是網友自己特別了解的系統,則不要在所蹭的網絡上進行敏感信息的操作,比如登錄重要的信息賬號,尤其是銀行賬戶等,否則信息泄露的風險非常大。
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斌認為,這種蹭網移動應用服務方式本身不合法。因為侵入別人的WiFi賬號當中,使用別人付過費的WiFi服務,但沒有經過對方的同意和許可,且不論會否侵犯別人的財產權利,這樣一種未經許可擅自使用他人WiFi賬號的方式本身不具有合法性。而且這些違法的服務本身可能潛藏巨大的個人信息泄露風險,因此最好不要貪圖便宜,不要去沾別人的光,搭別人的“便車”,因為這也是不道德的。即便沒有一個明確的依據來判斷到底怎么懲罰,這種行為也不應當被提倡或者應當被禁止。對于蹭網類移動應用的主體而言,誰是開發運營軟件的主體,誰就最應該被規制。
對于在相關網絡違法者的處罰方面,胡鋼介紹,2017年6月1日,《網絡安全法》正式施行,其中對于個人信息保護有專章規定。網絡經營者有明確的網絡安全保護義務,如果不履行義務的,或者是明顯的違法行為,包括侵犯個人信息等行為,提供比如廣告推廣、支付等技術協助的,都會被認定為重大違法乃至犯罪行為。通過非法方式獲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依照《網絡安全法》規定,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他認為,無論是從民事侵權還是從行政違法角度,乃至刑事制裁角度,蹭網軟件的開發運營模式是違法的,如果不進行徹底的整改,那么就應該將其關停。
李星在北京一家化工公司工作,休息日喜歡帶朋友回家玩。今年3月的一個周末,一個同事在他家里連接WiFi時順手打開一個蹭網類移動應用,打開密碼輸入頁面后將手機遞給李星,李星輸完密碼后發現彈出了一行提示,詢問是否要分享密碼,因為擔心以后被蹭網或者被泄露信息,他拒絕了分享。李星認為,一般人在使用這類軟件時都不會有太高的警惕性,可能掃兩眼尚未看清楚內容后就隨手點了確定,造成自己的WiFi密碼外泄而不自知。即便如此,他還是不放心,每個月定期更換WiFi密碼。
除了手機應用,也有電腦用戶利用這類蹭網應用盜用他人WiFi。肖澤是一家火鍋店的老板,他是在玩游戲時發現家里的WiFi被盜用。肖澤說,他打開安全軟件查看用網設備,發現一臺陌生的設備,并根據圖標判斷出是一臺電腦。之后,肖澤發現,每天晚上8時左右,對方就開始連接他的WiFi網絡。為此,肖澤多次更改用戶名和密碼,但都沒有效果。
就此案例,李斌建議,如果網絡擁有者遇到此類情況,首先應該讓專業人士幫忙檢測,到底蹭網的這臺機器的ip地址是什么,是誰在什么方面在用什么東西。其次,同過一些其他軟件在技術上建個防火墻將其阻隔。如果都沒有效果,可以嘗試投訴有關部門,比如工信部門,讓主管部門幫助檢測,或者找到蹭網者,進行相應的勸說等,從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胡鋼也表示,“蹭網”表面看是一個簡單的侵犯相關用戶權益的問題,其實隱藏的安全風向非常大。因此他建議,網絡擁有者一定要提高網絡安全級別,常換密碼,而且密碼要有足夠的強度;蹭網軟件的用戶要摒棄此類軟件,以防范潛在的巨大風險。
網頁名稱:蹭網移動應用暗藏風險 專家建議:規制軟件開發主體
網頁鏈接:http://vcdvsql.cn/news/117190.html
網站建設、網絡推廣公司-創新互聯,是專注品牌與效果的網站制作,網絡營銷seo公司;服務項目有軟件開發等
廣告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