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真是個偉大的發明,這個產品對人性的洞察之深,是他占據國民手機總應用時長比例高達30%的主要原因(全中國安卓+ios所有設備總應用時長為930. 1 小時,其中微信單獨占據277. 6 億小時)。
因為人類有根深蒂固的
社交本能,而朋友圈對于維系社交關系的便利性確是無可比擬的,所以包括我在內,我們都很容易通過朋友圈獲得社交本能的滿足。
感官滿足的成本越低,被傳播的效率就越高,這就是朋友圈,也間接說明了這種滿足感是廉價的。
朋友圈成功的同時,負面效應也是明顯的,作為一款每天占據30%時間的碎片化應用,各種各樣的聊天窗口和朋友圈那個令人焦慮的紅點,隨時隨地侵入到生活當中,把持續的工作和系統的思考輕易打碎,每當通知鈴聲響起時,或者只是十秒鐘的空閑時間,都很自然地拿出手機看一看誰又發來了信息,順便消滅那個紅點,然后極不情愿地回到不那么有趣的現實當中。
據微軟公司的一項研究顯示,因為信息大爆炸的原因,新一代互聯網青年的單次有效專注度平均只能維持 8 秒。這大概就是人們不斷刷朋友圈的原因:專注度越低越想刷,越刷越缺乏專注度。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發現有點不對勁,人們大都樂意在朋友圈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分享生活和幽默,這些信息固然很有趣;同時又會不斷地插入到生活當中時,對自己的思考形成很大的干擾,待解決的問題容易陷入混亂。
當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毅然把朋友圈關了。
關閉了朋友圈這一個月里,我收獲了什么呢?
我利用晚上的空余時間讀了 8 本厚厚的書,其中 6 本非常重要的工具書是精讀的,讀的時候電腦放在旁邊同步寫下了完整的筆記,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形成思考,當中有些思考對我的決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和修正。
關閉朋友圈入口后大概用了兩三天的時間,我已經完全忘記了朋友圈,忽然發現生活有了一點變化,首先是工作連續性大大加強,晚飯后連續看書幾小時完全沒有障礙;其次是生活變得更自由(才發現身邊的朋友對朋友圈真的有成癮性,有時候見面都無法形成一個連續的對話,因為大家總是習慣性地頻繁打開朋友圈看看,然后一下陷入進去了),不再被朋友圈綁架時間;最后,手機真的實現了兩天一充。
關閉了朋友圈后,我才發現即使在很多重要場合身邊的人總是習慣性地陷入到朋友圈當中。
朋友圈有時確能看到一些寫得非常好的文章,錯過了固然有點可惜,但如果衡量到對持續思考和專注度帶來的干擾,少看幾篇文章真的算不上什么損失,這些空余出來的時間和專注度的提升,會通過學習或思考帶來真正屬于你的知識,而不是埋沒在收藏夾的信息。
人的境界有相當一部分來源于定力和智慧,失去定力是很可怕的,什么事都做不成。而在執行層面影響個人成功最顯著的障礙是思考問題的專注度,在插科打諢的生活中想把一個關鍵問題思考得足夠深入和透徹,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不斷地憑本能和潛意識輔助決策,顯而易見,這種由淺知識主導的決策方式非常糟糕。
掌握很多信息或者學習很多知識,其實對工作和生活的用處不大,大的價值可能是獲得一種虛擬的安全感和控制感,同時增加了談資,但負面結果是導致思維的紊亂。這本實質上是人類的惰性,因為即使在某個領域深入研究帶來的收益可能更大,但是比起淺知識的獲取,顯然深入更難,“博學”更容易。
有很多偉大的產品經理,定力和專注度都是非常高的,這種高度的專注有時候甚至會使旁人產生一種“冷漠”的印象,“冷漠”其實是專注度的衍生品,他可能會令人損失一點社交愉悅,但是會帶來其他更重要、也更深刻的思考滿足感———當你理清了千頭萬緒,排除了非關鍵因素,想到了某個重要問題的解決方案或方向,甚至洞察了某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的本質,那種愉悅感根本不是朋友圈獲得點贊能比的。
我不確定,以后會不會因為某種原因需要打開朋友圈來看看(例如分享這篇文章賺點閱讀量)。但我可以確定的是,我已經完全擺脫了對朋友圈的好奇和依賴。可能有些人是天才,在紛紜雜沓的環境中依然可以把事情解決得非常好,然而我不是。
當前標題:關閉朋友圈一個月后,我收獲的東西你會難以置信
鏈接分享:http://vcdvsql.cn/news10/106360.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營銷、軟件開發、服務器托管、全網營銷推廣、企業建站、網站策劃
廣告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