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11 分類: 網站建設
周末在家看了一場臺北的社交營銷業內活動直播。其中一位很有趣的品牌自媒體經營者引起了我的注意。作為已經有20多萬關注者的FACEBOOK品牌賬號小編,被問到KPI時,他直言不諱道:“如果在座有品牌的老板,建議大家盡量不要用數據來衡量自媒體的成功。社區經營需要很多空間。” 他說出來之后我笑了,一方面是贊賞他的勇敢,另一方面覺得大多數的投資者聽到這句話心里都禁不住要罵臟話了吧。尤其是在國內競爭如此激烈,不管是于自己的品牌發展,還是于自己的職場發展,怎么可能不去看數字呢?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這位勇敢的少年在當下其實并不是請大家徹底放棄量化標準。他是想大家盡量辯證的去看這些數字,不要急于用數字去衡量所有的嘗試。這是個有趣的倡議,如果我們可以做到不那么著急看數據,那我們應該看什么呢?
如果一個品牌賬號的粉絲有一百萬,但每條內容的反饋不超過10條,但另一個賬號粉絲只有一萬,平均單條反饋超過50條。作為品牌主,我們會選哪個呢?兩者的數據各有優勢,互動高與粉絲多之間的抉擇如果被擺上了臺面,就明白所謂“好數據“的要求本身就是含糊的。
自媒體如果不能成為跟市場互動的平臺,去運營它的意義就不是特別大了。太多品牌慣性認為這是自我夸獎的免費渠道,很多客戶跟我說,如果我能有幾百萬人在自己的媒體上,那我還為什么要花錢去做廣告呢?免費自媒體真叫人眼饞。然而要累計這么多粉絲,還要保持他們不走,本身就費錢不說,而每次都只對著這同一幫人說話,也未必能滿足真正廣告的需求。與其這么費勁,直接去今日頭條上買一個新聞廣告位,就來的輕松簡單的實惠的多了嘛。
所以說自媒體本身的盤子有多大并不重要,通過這個渠道,我們是在跟市場對話,傾聽大家的聲音,解決大家的問題,讓所有的人都更開心,專業,幸福,這可能是我們要看自媒體是否做好了的一大基礎衡量標準。而我們如何知道大家是否認可了呢?就要看平時粉絲對品牌內容的反饋,他們是在叫好,還是沉默不語。他們是在推薦還是選擇性打開。這些真實的反饋都能給我們直觀的感受,進而判斷所有的投入都值得了嗎。
一件事物存在是否有意義不是所謂的數據來說明的,就像大家的微信里面都關注了很多訂閱號,但是真正打開每一篇都仔細閱讀的并不多。那些不被經常打開的賬號,對訂閱者來說就不具備真正的影響力。不是說他們發的內容不能影響訂閱者,而是說他們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并沒有那么高。作為品牌來說,所謂影響力就是當消費者想到你所在的品類相關問題時,是否馬上想到了你的自媒體,他們是否會認真推薦你的自媒體給親朋好友去閱讀。
比如,當我得知身邊的同事在裝修的時候,可能會推薦某知名家裝商場的賬號給對方,因為我知道這個賬號一直在講一些家裝的知識,還不斷的提供優惠信息。這就是所謂的影響力,在這個品類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它。
有客戶跟我爭辯過這個問題,對方認為所謂的自媒體影響力跟品牌本身的影響力有直接關系。品類的一線品牌有先天優勢,消費者很容易去搜索和關注。在初始的時候確實如此,而我個人覺得社交媒體最美妙之處,就是給了所有品牌重新競爭的機會。有些品牌對自媒體的理解和定位不對,就會導致大量低粘度低信任度的粉絲,而當這些粉絲想要尋找相關資訊的時候,特別容易會被轉化成不知名品牌的粉絲。而這些轉化都是通過良好的內容和持之以恒的主題輸出所培養出來的口碑奠定的。
很遺憾的是,時至今日,當我們說到某些品類的相關知識和資訊時,卻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可以坐鎮這個領導位置。而大家趨之若鶩的所謂做的好的品牌,在我眼里似乎都跑的太遠,比如杜蕾斯的追熱點,海爾的人格化。一個品牌的賬號不能因為自己所在的商業領域優質內容而被追捧,卻因為一些奇怪的做法一驚一乍,多少有點嘩眾取寵的意思。這些怪異的手段即不能提升整個行業的良性競爭,又不能幫助網絡文化的審美情趣和文化氛圍,這樣看起來,這些做法就是對數字的盲目崇拜所衍生出來的。
要衡量自己的賬號是不是做得好,只要問問受眾他們都在哪里獲取資訊就知道了。他們的第一選擇肯定不是品牌,但如果他們能數到你的賬號,那就算成功了。
就像胡辛束說過得一樣,做了這么久的自媒體,難道我們都不好奇這些所謂的“粉絲”都是什么樣的朋友嗎?他們到底是大學生,還是白領?是一群喜歡化濃妝的都會熟女,還是一個個內向邋遢的宅男呢?
品牌的自媒體如果在某個圈子能夠深耕并得到他們的認可,是另一個非常成功的標志。在這個營銷之戰從天上打到地下的吵雜市場,誰能沉得下來深耕一個領域,誰就更有把握可以走的更遠。這種圈層性的營銷可以保證一個品牌在某個市場的獨特性,鑄造起比較高的壁壘。而自媒體的社區運營,就是打造這種看似小眾的小范圍營銷的最好武器。
以前我在文章中探討過小眾和大眾的問題,在自媒體上,沒人可以追求絕對的大眾。網友因為教育程度,所處經濟狀況,個人審美等多方因素的綜合影響,被內容劃分為了比較小的圈子。只要在一個圈子里面做好了,就已經是非常成功了。比如,一個汽車品牌如果能在一群玩獨立音樂的圈子里有一定話語權,至少他們圈子里面知道這個賬號的內容很有料。那就已經是一個巨大成功。以此復制,不斷外延自己的目標圈子就可以獲得長線成功。
當然,要執行這種方式,就要拋開以前一個品牌只用一個賬號做社交媒體的固化思維。否則就很難逐一擊破。而如果可以劃分不同身份去做不同的圈子,也可以兼顧品牌在自身品類內的領導力地位建立。畢竟,說到底我們關注一個賬號是為了了解這個品牌,或者產品,或者該品類的相關信息。如果品牌可以通過我所在的興趣圈子讓我覺得很有趣,那好感度肯定會上升,但我也不希望一個品牌的賬號每天都發不同圈子的內容。那是很怪異的體驗。
以上。量化衡量一件事件的程度是必須的,毋庸置疑。但當量化指標可能會扼殺長遠目標和利益時,又或者量化指標過多無法找到平衡時,不妨可以看看非量化的指標。有些消費者的“感受”是最能說明問題的,尤其是當我們在拷問自己所有的投資是否值得時。
網站名稱:如何正確看待自媒體營銷
URL網址:http://vcdvsql.cn/news32/166032.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小程序開發、企業建站、營銷型網站建設、面包屑導航、自適應網站、虛擬主機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猜你還喜歡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