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6 分類: 網站建設
AIIA人才發展中心西安分中心主要針對陜西地區在校大學生及畢業生、企事業單位開展人工智能技術、產業、政策等方面的人才培養,為聯盟旗下近千家企業的輸送專業人才,促進當地人工智能產業的蓬勃發展。
在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中,其定義也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統一,目前普遍接受的定義是:人工智能就是要讓機器的行為看起來就像是人類所表現的智能行為一樣,在這個定義下,人工智能分為強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強人工智能觀點認為有可能制造出真正能推理和解決問題的智能機器,并且這樣的機器能被認為是有知覺的,有自我意識的;弱人工智能觀點認為不可能制造出真正的推理和解決問題的智能機器,這些機器只是看起來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能真正的擁有智能,也不會有自主意識。
人工智能的發展大致分為孕育期、形成期、發展期和繁榮期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孕育期。很久以前,人類就試圖用機器來代替人力和腦力的勞動,以此解放人類,早在公元前,偉大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在其著作《工具論》中提出形式邏輯的一些主要定律,他提出的三段論至今仍然是演繹推理的基本依據。同樣,英國哲學家培根曾系統的提出了歸納法,還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這些對于研究人類的思維過程,以及從20世紀70年代人工智能轉向以知識為中心的研究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英國數學家圖靈在1936年提出了一種理想計算機的數學模型,即圖靈機。這為后來的電子計算機的問世奠定了理論基礎,同時圖靈機也是判斷其是否具有人工智能的一個依據。
第二階段是形成期。1956年夏天,麥卡錫在一次研討會上正式提出了"人工智能"這一用語,用它來表示有關機器智能的研究。這也代表著人工智能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正式誕生了。在人工智能誕生后,他就在機器學習方面、模式識別專家系統以及其他許多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
第三階段是發展期。20世紀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期,人工智能的研究已經被大范圍的研究,形成了一個良性的互動,各國都不斷取得新的成果。并且在第三階段,也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有一些改變,在最開始的時候,將人工智能看作一部自動機,運用數學方法,建立數學模型,然后創造出某種方法,用計算機去解決那些原來只有人的智能才能解決的問題。之后發展成為把人工智能看成符號加工機,采用啟發式程序設計,模擬人的智能,把人的感知、記憶、學習等心理活動總結成規則,然后用計算機模擬,使計算機表現出各種智能。到目前,發展成為將其看作一個生物學概念上的機器,從人的生理結構、神經系統結構方面來模擬人的智能,從而造出"類人腦"的"類人"機器。
第四階段是繁榮期。20世紀80年代至今,人工智能的發展達到了階段性的頂峰,尤其在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20 世紀 80 年代至今,人工智能的發展達到了階段性的頂峰,尤其在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美國物理學家 Hopfield提出的反向傳播學習算法,解決了多層人工神經元網絡的學習問題,該算法已成為了神經網絡經典的學習算法。從此,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人工神經網絡研究的熱潮。隨后,人工智能開始向多學科、多領域的方向發展,在學術交流和創立期刊上面,人工智能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人工智能會議的成功召開也對人工智能研究學者之間的探討和交流起到一個領頭的作用。隨后的歐洲人工智能學會的成立則帶領著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工智能學術團體的成立。如今已經有很多學者將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帶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工智能技術將會在更大的范圍內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
在描述人工智能研究困難程度的時候,麥卡錫曾經說過"如果想在人工智能領域有所成就,我們需要1.7個愛因斯坦,兩個麥克斯韋,五個法拉第再加上三項曼哈頓計劃。"其實在麥卡錫的名單上還缺一種人——哲學家。
對于人工智能這樣一個極端復雜又與人類自身發展密切相關的科學研究,哲學的缺席是不可想象的。人工智能具有深厚的哲學基礎和哲學意義,它是科學發展的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也是人類認識自身的重要方式。
同時對于人工智能的載體——機器人在制定之初,便有三準則:
1) 機器人不能傷害人類
2) 機器人必須聽從命令,除非這些命令違背第一準則
3) 機器人必須保護自身,但這些保護不能與第一條和第二條準則相違背。
人工智能的哲學起源主要來源于哲學家對于人工智能"基礎問題"的思考,這些問題主要分為兩類,第一:建立一個能夠展現真正人類智能的純機械模型,在觀念上是否可能?第二:若前述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怎樣的人類心智模型才能夠為這種模型的建立提供好的參照。且從哲學意義講,就應該把人工智能看作是一門智能的科學,或者更確切的說,看作是認知科學的智力內核。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不斷地表明,哲學與科學技術是相輔相成、內在相通的。人工智能的哲學意義是多方面的,并且已經形成一定的理論基礎。人工智能的目標就是要為人類提供一個分擔勞動的功能,它不僅包括簡單的體力勞動,而且還要提升到解讀人的思想、思維的功能。在當今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人工智能與哲學的關系將會變得更為密切。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其引起的哲學問題也成為了值得深思的內容。以"量變引起質變"哲學思維來看待人工智能。其發展終將會有質的飛躍。再如從認識論角度看,人工智能在作為延長感官工具的基礎上,也有能夠延伸人腦思維的作用,直接將人類認識能力推至更高階段,認識論研究領域也因此得到擴大。此外,若以辯證法角度出發,由于人工智能將對人腦形式化內容進行模擬,這樣人類思維活動內的形式化、非形式化將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一定優勢與弊病,其實質為形式化、非形式化矛盾的體現,要求人以辯證法度對產生的矛盾進行分析。此外,從發展角度看,人工智能未來發展前景也較為明確,如機器情感、并行化、模糊處理等都將作為人工智能發展重要方向,且有其他如自動推理、機器學習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在應用范圍上進一步擴大。而這些發展都將附帶著其哲學含義。所以在實施人工智能時,需要以辯證法的思維去對待,這樣才能真正發揮人工智能的優勢,為其行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雖然說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廣闊、應用相當廣泛,人工智能的技術水平也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我們那應該清晰的認識到其發展面臨的一些挑戰,只有意識到挑戰的嚴峻性,將其作為重點去推敲、去突破,才能真正為長遠的發展打下結實的基礎。
第一,人工智能要面臨的就是生態學的挑戰。生態學的挑戰對人工智能的意義在于: 它使我們從單純的內部表征和計算的抽象世界中走出來,更多地考察與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重視認知主體真正的生存活動,關注更現實性的認知現象,使研究盡可能地貼近人們的實際生活,減少研究情境的人為性。
第二,人工智能面臨的是社會學的挑戰。人工智能傾向于忽視認知或知識的社會方面。有學者在1985 年就曾指出,幾乎所有的人工智能、認知科學專家都千方百計地避免考慮某些不可忽視的社會因素。諸如經驗情感、文化和歷史因素等對人的行為和思維的影響。
第三,人工智能面臨的是現象學的挑戰。如今的人工智能沒有適當考慮人類思維或認知中經驗的作用。人工智能早期不重視意識題的研究,特別是符號主義幾乎不涉及意識的現象性、意向性和內省性等問題,這樣,意識,特別是像"主觀性"、"主觀經驗"那樣的心智的標志性特征,幾乎完全在人工智能專家的視野之外。而這也為其發展提供了一個大的挑戰。
第四,人工智能面臨的是倫理道德的挑戰。人工智能的表現形態即為機器人,而對機器人進行約束的三準則,雖然設計中心中明了,但是卻無法保證,他們所設計出來的具有自主學習技能的人工智能,在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后,其三準則的約束對其是否還存在。對于超人工智能的發展,誰又能給個肯定的回復,其發展方向一定是對人類有益的?
上述四個方面的挑戰也成為當今人工智能發展的主要挑戰與問題,所以人工智能發展的道路還很漫長,需要廣大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來使得人工智能朝著人類需要的方向發展壯大。
網站題目:人工智能下的哲學思考
URL分享:http://vcdvsql.cn/news33/103133.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建設、域名注冊、App設計、響應式網站、移動網站建設、網站設計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猜你還喜歡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