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7 分類: 網站建設
創新互聯編者,為你提供《如何塑造品牌人格化的營銷》,其中我們會說一寫基礎的問題,一步步深入解答。
品牌人格化在今天變得格外重要,信息爆炸易獲取,傳播語境隨之改變,更加以人為本,更加的擬人化。那么品牌的社會化人格怎么構建呢?這是宇見老師的舊文,很多人還是不知道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拿出來分享給大家。
因為一直從事、關注并寫這方面的內容,所以經常會碰到有朋友問出這種很大很籠統的問題。
我們拿前兩年很火的《盜夢空間》來說吧,營銷在我看來就像電影的片名:Inception,它是一種植入,在用戶的腦海里植入一個想法,然后讓它自然長成。
植入什么具體“想法”呢?《盜夢空間》同樣給出過一個非常雋永的表達,叫做One simple idea,就是說你給到用戶的這個Message必須足夠簡單,才容易被用戶接收、理解、并消化形成他自己的東西。
通過對一些案例的關注,我們來看看品牌都會向消費者植入什么?
第一種可以把它叫做狀態,比如我經歷過的網絡視頻行業,早年大家都愛爭當第一,中國大的視頻網站、大的視頻門戶、大的視頻分享社區,不一而足。國內、首屈一指、以及比如中國每賣10罐涼茶,有6罐會如何,等等這些表達都屬于此類。
這樣的植入好嗎?能想到的問題有兩個:第一,在今天,你越來越難保證沒有像Tesla這樣的公司,通過重新定義產品和用戶需求,來顛覆你的行業地位;
第二,即便沒有Tesla這樣的公司,在過去數十年間,我們也看到在很多領域,后來者們一直在通過市場細分的方法,來進行差異化競爭。比如小時候我們都沒有聽說過有所謂的男士沐浴露和兒童牙膏。
第二種植入可以叫做屬性,典型的比如說你是某類問題的解決專家,你是最實用的某樣工具,強調這個產品的功能屬性。
同樣可以預見到的問題有:產品在迭代更新,用戶的使用習慣也會發生轉移。比如今天APP就被輕應用、被微信奪去了更多的用戶時間。
所以從長遠看,相對來講更能夠抵御住這些顛覆、市場細分,以及用戶習慣轉移的,還是應該考慮去植入你品牌的人格。
我的簡單理解是:它約等于品牌的價值觀、態度、格調以及一切讓你與別人形成顯著區別的元素的總和。
今天品牌人格為什么變得重要了?
首先信息爆炸易獲取,帶來了你品牌辨識度的降低;其次社交媒體改變了信息交流方式,品牌從高高在上的,點對面的傳播模式,被迫要去適應點對點的傳播模式,在Facebook上、微博、微信上,一個品牌就是一個人格標簽;過去是“神與人”的溝通時代,現在是“人與人”的溝通時代。
隨之改變的是傳播語境,更加以人為本,更加的擬人化。
所以我們會看到一些企業,無論是經由他們個性張揚的CEO,或者是深諳社交媒體的溝通語言,都通過品牌人格的塑造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那么品牌的社會化人格要如何來構建?創新互聯今天準備了7條經過觀察總結得出的,相信是對我們品牌,尤其是中小品牌或個人品牌,比如自媒體,都可以拿來實踐的建議:
這一點大家說過去已經談了很多,無非是像阿里巴巴說“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或者像福特說“讓每個家庭都能買得起汽車”。
但我更想強調的是前邊的部分,創業基因。拿今天活動的主辦方虎嗅網來說,大家去看虎嗅網的“關于我們”,寫了這樣一句話:“致力于為用戶創造,獲取與交流商業資訊的,更‘有效率’的體驗 。”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有效率”,科技博客這么多,“有效率”就是一種人格化的語言。
具體業務上,虎嗅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來顯示評論,挖掘高價值的評論,不遺余力地打通作者和讀者之間的節點,讓很多的觀點可以交織起來,這是他們做得很好的地方。
新聞無解讀則無意義,在這些方面,我們確實看到了虎嗅對“交流商業資訊的,更有效率”的方式做出了實踐,可以看到,這些做法是呼應他的價值觀的。
因此說價值觀不只是一句口號,一定要結合你的創業基因:你的定位和對業務的理解。
我們來回憶一下皮克斯拍的《玩具總動員》,還記得那里面每個玩具都是有感情,有靈魂的,都特別渴望能被主人拿來玩兒。
去年有朋友創業做一個時間提醒的APP,早期傳播的想法就是要告訴別人說,我們是最好用的時間管理工具,通過深入交流我想到一個建議,我說這個產品的靈魂好像是讓用戶避免“錯過”這類事情的發生。
因為時間提醒、時間管理嘛,其核心其實是讓你不錯過生命中珍貴的親情、友情、愛情(節假日、父母、朋友生日),不錯過一切可能錯過的精彩事件(娛樂節目、休閑活動),不錯過對自己身體的關注(喝水吃藥),不就是這樣嗎?“不錯過”可能是一種更有情緒的,更人格化的表達。
如果大家還沒看過斯科特·麥克凱恩的《商業秀》,那就抓緊時間去看看吧,作為營銷者,我認為你不看的損失會非常大。BTW,這也是周鴻祎一直在推薦的一本書。
《商業秀》曾總結過用戶最希望從企業身上得到的7種“東西”,其中第一種就是企業的“可溝通性”。
今天Social的時代,溝通等待時間的大幅減少,溝通成本的大幅降低,帶來的是可溝通人群的極大充實。
作為品牌,你是不是在用戶可與你溝通的各個觸點,比如官網、客服、APP、微信公眾號上,持續地降低用戶的溝通成本,提供了更友好的溝通體驗,讓人感覺到你是一個可溝通、好溝通的對象,這對品牌人格化的塑造非常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微信已經讓我們非常徹底地適應了點對點的即時通訊,而很多品牌在這方面是落后的。讓我們從一個側面來看小米,與其說是小米手機發現了新用戶、新消費需求,還不如說是他們更加徹底地去迎合,去融入了早已存在的溝通需求,而很多品牌還沒有跟上這種點對點的即時通訊的節奏。
與之匹配的是第四點,溝通的目的不再是灌輸,不是強加給用戶營銷信息,而是服務,通過實實在在的服務讓用戶感受到你的誠意、文化、價值觀,并借此形成口碑。
同樣,這是《商業秀》這本書的核心觀點,今天,創造與用戶的情感聯系,其重要性應該說絲毫不亞于產品、內容本身。
比如上午我對話交流了黃太吉的CEO赫暢,中午聽到有人說,黃太吉的煎餅好像也沒有傳說中那么好吃嘛。但從另外一個側面看,赫暢是個非常有意思的人,口才極好,會解“心經”,會講ET外星人,一講能講十幾個小時,在激發用戶對他的興趣,對他的“好奇心”方面,他很有心得!所以,煎餅有人覺得好吃,有人不覺得,So what?那又如何?這就是與用戶建立情感紐帶的很好案例。
借此我們進入第6點,誰會是你最合適的代言人呢?
我的理解是,可以是CEO、可以是明星,你花錢請來的,或者干脆是用戶,但前提可能有兩點:
1、對你業務的深入理解和熱愛,最起碼也得是真誠地很感興趣!
2、他必須有能力去建立與用戶的情感聯系!
任何一個產品、一個企業,最起碼從開初,都是垂直的、片面的,都不可能是生活的全貌,即便強如BAT,也很難做到!
而代言人必須有能力在自己的業務之外、產品之外,找到與普通用戶的共性切入點,與用戶建立聯系、建立關系。
像特斯拉的馬斯克、維珍的布蘭森、地產大亨特朗普,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大家可以多研究。
首先是通過社交數據挖掘,了解你現在品牌已經存在的被動人格是什么。
被動人格是你沒有行為自然形成的用戶認知,典型的案例比如柯達,在過去一段時間,無論它希望構建的主動人格是什么,被動人格總是讓人想到“膠片”和“路邊的沖印店”。
所以你或許需要利用大數據去收集并整合這些信息,了解你的被動人格,再著手構建主動人格。
還有一個方面是“話題”,就像一個人會對某個話題感興趣,作為一個人格化的品牌,一定有它關注的特定話題,你要去積極地構建這些內容。
前兩天跟朋友聊到英菲尼迪贊助《爸爸去哪兒》的案例,本來他們的Slogan是“七星升艙 幸福續航”,但是基于《爸爸去哪兒》節目的場景變換、內容設置,漸漸又疊加了“家庭”和“安全”這兩個關鍵字在傳播中的比重。
如何用數據挖掘去發現這些話題趨勢的變化,再加以引導性的營銷,可能要借用到技術和產品上的支持。
這一頁只簡單說一點:過去我們把構建品牌的人格普遍地當成一種營銷方式,而不是商業本身,今后則未必;
比如自媒體羅輯思維,有一個表達是“基于魅力人格的,吸附力很強的發光體”,要“吸附”能和他們很好地“感應”的群體;無獨有偶,黃太吉也說“不是我的粉絲對我則無意義”,大家都在圍繞內容、產品(比如煎餅果子)構建不同的關系群。是關系,不是內容和產品,可能在未來更加重要,可能能發掘出更大的商業價值。
對,確實只能說是“可能”,We never konw,任何事情不是新的,不是不確定的,就沒有生命力,就不性感,我只是建議大家對這個趨勢保持敏感,同時保持關注和思考。
想看更多的網絡營銷推廣方法資訊,可直接點擊跳轉,進行查閱。找品牌策劃公司可直接聯系創新互聯客服。
當前標題:如何塑造品牌人格化的營銷
地址分享:http://vcdvsql.cn/news34/164334.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企業建站、App開發、軟件開發、品牌網站建設、網站設計、靜態網站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猜你還喜歡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