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4 分類: 網站建設
我們都知道,iOS和Android之間的戰爭沒有贏家。如果一個產品在一個平臺上成功,那么它毫無疑問的會被移植到另一個平臺。有時候開發人員甚至不用等待,同時在兩個平臺上發布應用。對于設計師而言,這只意味著一件事情——應用的UI和UX需要適配到另一個平臺,以確保產品設計語言的一致性。
跨平臺UI適配有三種不同的情景:
1.保持品牌的一致性;
2.符合平臺特性;
3.尋求兩者之間的平衡。這篇文章通過最熱門的app分析這三種方法,讓你了解什么方法最適合你。
一、品牌導向法
堅持品牌,和忽視“父級規則”是最快、最簡單、追劇成益的方法,但是只是設計到設計UI,而沒有涵蓋軟件工程。自定義的用戶界面是相當復雜的,相對于用標準空間,開發工作要付出更多代價。
此外,選擇品牌作為UI設計的優先選項是一個相當危險的方法。我們把這種應用叫做“teenagers”(青少年),因為他們不遵守規則,有時候相當煩人。他們認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但是實際上他們和其他在那個年齡的人一樣。但是也有例外。
首先在app store發布,然后才在安卓平臺可用。嚴格根據iOS規范設計的iOS版本經歷了巨大的成功;在這種情況下,為蘋果的支持者設計的典型UI變成了instagram與眾不同的特色。這就解釋了為什么instagram的開發者沒有花很多的時間為安卓平臺打造一套獨特的UI。即使應用程序的整體美學不符合安卓用戶的期待,instagram在谷歌商店獲得了超過一天百萬的下載量。用戶在第一次打開app尋找導航時需要一些猜測。但是另一方面,wire使用了大量微互動,讓用戶體驗更多樂趣和吸引力。簡化的聯系人搜索,好看的色調,自主選擇背景圖和背景顏色,都有助于構建wire的獨特的世界,而區別于其他在線溝通應用所建立的準則,例如telegram,whatsapp,viber,和其他典型的溝通應用程序。如果你的應用是款平臺的,并且屬于這種類型,你可能會在使用品牌導向方法之前三思。例如,Facebook在跨平臺UI適配設計時使用混合的方案。原因是,facebook的用戶傾向于只使用一種平臺(iOS或安卓),而不是兩種平臺都適用。
自定義用戶界面提供了直觀的用戶交互,并在同一時間吸引人的眼球。
有研究表明,直觀的交互有四個部分組成:直覺、可語言性、不費力、神奇的體驗。這些部分的組成,使設計師創造無縫的用戶體驗,不管他們是否遵循平臺的規則指南。畢竟一些自定義組件可以提供更優秀的表象或互動體驗。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平臺之間的差異可能是為什么app在一個平臺上讓人覺得方便在另一個平臺上卻不方便的原因。約會應用HowAboutWe的開發者認為,只有適用自定義的UI,才能真正確保應用的風格和布局在不同安卓系統版本,制造商,屏幕大小分辨率上的一致。原生的用戶界面組件有一定的局限性,當你可以不斷創新,來改善產品的用戶體驗。
例如,一個預算管理的安卓應用,Receipt。有不同尋常的下拉動畫,忽略了所有平臺的規則指南,但這個下拉動畫確實吸引了用戶。
“我對平臺的規范感到不滿意,而且我覺得我提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一般來說,只有當我覺得按我的做法會有明顯的好處的時候,我才會忽略平臺的規范,例如向用戶提供坑好的反饋,刪除不必要的步驟,或者防止流程被打斷。大部分是用相關元素替換彈窗活著不必要的屏幕跳轉。”
獨特又好看的UI,他們會給用戶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用戶覺得“My Day”這個倒數應用吸引人的原因之一就是其獨特的用戶界面,這在兩個平臺上都是相同的。
當把UI適配到另一個平臺,你應該把自己放進用戶的角色里,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能夠穿件無摩擦的用戶體驗同時保持品牌的一致性是一個杰出設計師的美德。
二、平臺導向法與以品牌導向相反,根據平臺的特性標準要求要求更多的時間和金錢(在這里我們只討論UI設計)。當導入設計去另一個平臺時,很多UX和UI元素需要根據目標平臺規范重建。
在這種情況下,焦點從品牌認同轉向了用戶熟悉的平臺體驗,因為用戶已經習慣平臺的規則。在慣用的平臺上,他們對設計規則的有直觀把握,你可以把這個作為你的優勢——Telegram和WhatsApp在這點上都做的很好。
安卓版是按照谷歌material design設計規范來設計的。在導航欄有一個漢堡包菜單圖標,里面有app的各個部分的導航鏈接,在導航欄的右邊有一個簡單的搜索按鈕,在屏幕的底部有一個懸浮按鈕——material design的核心現在,通過這些示范性的app,討論一下什么情況下堅持以平臺規范為準則進行設計最合理。
什么情況下,我們應該遵循平臺導向法?
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促使你快速迭代用戶快速增長。
即使你需要時間重新設計應用程序的概念,平臺導向的方式可以使你的開發人員更快速的實現你的想法。。一旦一個程序被啟動,用戶會找到一個熟悉的交互方式。不僅如此,你不需要等待靈感來臨去設計一些特別的東西。你所要做的就是遵守設計指南。
蘋果和谷歌推出的一些設計趨勢在用戶中被證明是成功的。
一個聰明的品牌進入谷歌市場,即使你的app是從iOS版本上移植的,也必要改成符合material design規范以示誠意。但是這種流行趨勢也吸引了蘋果用戶的目光。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也有一些iOS上的app體現了material design的一些元素和風格。我提這件事只是為了強調一款app遵循設計規范是十分重要的,即使這意味著偶爾忽視平臺的具體細節。
你的應用具有復雜的功能和用戶界面。
任何移動應用都應該盡可能簡單容易使用,即使它負載很多功能。使用平臺導向法使有很多功能內容的app看起來井井有條。舉個例子,例如Accent Kit,英國的口音和方言訓練設計的app,包含多重功能:音頻播放、錄
acebook移動應用的前生是用html5做,但是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作為公司的創始人 Mark Zuckerberg也承認。最終,facebook決定致力于提升在iOS、安卓、以及其他平臺的體驗。一方面,facebook的品牌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這是一個用戶數量龐大的跨平臺網絡。這則是為什么混合法能最和諧的結合品牌認證和多種平臺。
iOS版和安卓版app看起來差不多,但是也都讓人感覺非常像所屬平臺的原生應用。facebook為了用戶,遵循蘋果和谷歌的設計規范。由于內容是facebook app的重要特征,設計者決定用簡約的設計風格,給內容留下更多的空間。
“我們希望我們的app讓我們的用戶感到熟悉,這也意味著要找到他們習慣于使用它們的通性。我們也想要讓他們感到是在體驗同一個airbnb。平臺之間的連貫性——手機,網絡,郵件等等——對我們建立的自信和信任很重要,因此我們決定不僅僅被各平臺的規范所驅動。貫穿的、連續的、同一的體驗造就了品牌。”——Katie Dill,airbnb的首席體驗設計師。
第一眼看過去,airbnb的iOS版和安卓版的主要區別是導航欄的位置:iOS在底部,安卓版在頂部。
什么時候應該使用混合法?當在根據反饋和評價逐漸發展和完善產品設計的時候。
三、混合法
有了一點獨特性,我們就能足夠對應平臺的細節,并且保持品牌價值。混合法來適應多種平臺,是在以上兩種方法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它也是最復雜的一個。
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考慮兩種用戶:一種是熟悉你的產品的人,另一種是從沒用過產品的人。前者追隨品牌,而后者習慣了其他平臺的特性。選擇混合法的設計師像外交官一樣,代表了品牌的利益,同時也旨在促使和用戶的友好關系。他們需要找出哪些用戶界面元素能使產品脫穎而出,并找到不會傷害品牌的跨平臺的具體解決方案。
混合法意味著用戶體驗在各個平臺上連續作用,這是一個基礎的設計迭代方法。這意味著你應該分析指標去了解用戶是如何與你的產品進行互動的,定期更新改進,并保持增長率。迭代設計代表了一個循環過程:原型設計、測試、分析和提煉產品每一個版本。混合法是在一個奇特的情況下,讓體驗稱為品牌的代言。這是我認為的最好的方法去進行跨平臺的完美適配。他能讓你找到平臺、品牌和用戶的真相。此外,使用這種方法可以改變品牌和平臺設計指南之間的平衡,作為結果,得到一個偉大的產品。
混合法的唯一缺點是,不太可能在初創的小團隊中實施。因為小型初創團隊通常承擔不起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提升應用的設計。此外,我猜在一個app的第一個版本,不測試用戶對UI特征也可能是一種幸運。
四、哪一種設計方法更好?
盡管混合法看起來像是最好的方法,我想說的是,文章中提到的方法沒有一個是完美的。
有時選擇品牌識別會導致特定的用戶體驗問題,無論你的app看起來多么美麗。畢竟,用戶決定了一個菜單是否應該滑進,刷哪里會進入特定的功能,以及如何返回個人主頁。
app使用平臺向導的會導致app看起來過于程式化,對品牌識別沒有幫助。當從另一方面來說,使用平臺向導設計法最有可能獲得成功,特別是你的app有很多功能,并且以獲得大量用戶為目標。
我用來說明混合設計法的例子是成功的適配跨平臺應用實例。這種情況其實很少見。但是,這不意味著你不應該嘗試去獲得相同的結果。
當我們設計app時,我們應該總是記得,我們為了現實世界中真實的人真實的設備而做的。事實上,這并不是說品牌,平臺,或是你的創意,很重要。唯一重要的用戶。他們并不關心你用了什么方法去適配UI設計。不管我們喜歡與否,所有用戶只是對整個公司的體驗感興趣——當它是積極的時候,說明這個公司成功了。
分享標題:網站設計之跨平臺UI適配方法
當前網址:http://vcdvsql.cn/news35/294585.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微信小程序、云服務器、自適應網站、響應式網站、靜態網站、營銷型網站建設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猜你還喜歡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