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9 分類: 網站建設
UNIX以及類UNIX系統如Linux都是典型的宏內核設計,也就是把所有系統服務都放到內核里,因為系統服務代碼之間存在大量數據交換和大量的服務請求,而在同一個代碼段內進行函數調用(C語言)或跳轉(匯編或者機器碼時代)是最直接、高效的方法,在同一片地址空間也方便數據交換,所以這樣的宏內核設計是很自然的。
但是隨著UNIX內核功能的拓展(文件系統、TCP/IP網絡協議棧、進程管理、內存管理、驅動程序等),UNIX內核代碼也相應增加了很多,進而在可維護性.穩定性,安全性方面面臨一些挑戰。為了試圖解決這些挑戰,人們開始嘗試使用微內核的思想來設計系統內核。
宏內核系統相關的服務基本都是放于內核態內核中,例如文件系統、設備驅動、虛擬內存管理、網絡協議棧等;而微內核則把更多的系統服務(例如文件系統、POSIX服務、網絡協議棧甚至外設驅動)放到用戶態應用,形成一個個服務,等待其他應用的請求。而后來,為了在宏內核與微內核之間揚長避短,也發展出了中間的混合內核的形態,部分服務也會放置于內核中。
這個時候由于UNIX系統廣泛使用帶來的商業利益,此時BSD系統開發者與UNIX的擁有者AT&T陷入了法律大戰,Mach使用的BSD相關代碼有了法律風險。提升性能的期望和規避法律風險的需求推動著Mach 3.0的開發,Mach 3.0的開發目標主要是為了替換BSD系統服務,同時盡量多地將系統服務放到內核之外去運行,成為名副其實的微內核設計。經過眾多開發者3年的努力,Mach 3.0于1990年發布,但是由于在系統服務之間完全使用IPC通信,而不是向宏內核那樣直接進行函數調用,即便是多處理器機器上運行也性能損失慘重,Mach 3.0最多比UNIX損失 67% 運行效率,這導致Mach 3.0以及其所代表的第一代微內核設計被看衰。此后斷斷續續有在Mach的基礎上對性能進行提升的嘗試,但是均不太理想,至此Mach成為了微內核第一代先驅者。
第二代微內核的代表除了有L4內核,也還有其他微內核比如Exokernel、Rambler等,不過商業上最成功的則是目前黑莓公司旗下的QNX系統所使用的Neutrino內核(QNX,1980年誕生,最初以QUICK UNIX為名,后改為QNX;2004年QNX被Harman國際收購;2010年Harman國際下被黑莓收購,QNX成為黑莓旗下的資產),QNX主要為高可靠領域提供解決方案,比如交通、能源、醫療、航天航空等。
這個機制對系統服務造成濫用。
seL4還是第一個完全通過形式化驗證的內核,通俗說形式化驗證就是在數學軟件的幫助下使用數學語言自動化地推導檢查系統的每一個運行狀態。
。
Minix系統則由荷蘭阿姆斯特丹的Vrije大學的Andrew S.Tanenbaum教授所開發。該系統大的特點是可以故障隔離,自動重啟失敗的服務。Minix使用分層設計,最底層的微內核提供中斷處理、進程管理、進程通信等服務,這一層運行在內核態;中間層提供輪回服務(Reincarnation Server)、文件服務、進程管理、X圖形服務以及驅動等,這一層運行在用戶態;最上層為用戶進程。其中輪回服務負責在中間層的服務出現崩潰時重啟這些服務,從而保證服務的自我修復。Minix由于其自我修復特性被英特爾管理引擎(ME)所選用,該管理引擎主要負責管理英特爾芯片的內部模塊。
優點
1-系統服務模塊化,可移植性高;
2-內核安全性提高(模塊內部的bug不影響內核穩定,將黑客利用軟件漏洞造成的破壞限制在單個模塊內部);
3-可以多套系統服務共存,相當于同時運行多種操作系統;
4-穩定統一的接口(可以獨立維護私有驅動以及服務,不需要跟內核源碼綁定);
5-在商業上,微內核可以避免代碼受到一些開源協議的影響,比如GPL協議;
6-內核精簡,可以進行形式化驗證,利用數學證明內核的安全性;
7-數學可證明的實時性;
8-非常適合多處理器系統設計,在多處理器核心計算機上,互相依賴的系統服務可以同時運行;
缺點
1-通過進程通信的方式交換數據或者調用系統服務,而不是使用系統調用,造成額外的操作系統開銷;
2-使用一些頻繁使用的系統服務時,比如網絡收發數據,造成的進程上下文切換對操作系統來說也是一個負擔;
3-由于系統服務高度模塊化,系統服務之間存在大量的內存復制;
4-對互相之間存在復雜調用關系的系統服務,難以設計通信接口;
5-系統服務與內核在地址空間上分離,造成代碼局部性差,降低了cache命中率;
本文題目:微內核到底是什么?一文帶你認識微內核
轉載源于:http://vcdvsql.cn/news48/101798.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設計公司、網站改版、品牌網站設計、建站公司、企業建站、品牌網站制作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猜你還喜歡下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