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双性强迫侵犯h_国产在线观看人成激情视频_蜜芽188_被诱拐的少孩全彩啪啪漫画

Linux服務器性能分析之CPU利用率

2021-02-10    分類: 網站建設

1. 指標范圍

1.1 User mode CPU utilization+ System mode CPU utilization

合理值:60-85%,如果在一個多用戶系統中us+sy時間超過85%,則進程可能要花時間在運行隊列中等待,響應時間和業務吞吐量會受損害;us過大,說明有用戶進程占用很多cpu時間,需要進一步的分析其它軟硬件因素;sy過大,說明系統管理方面花了很多時間,說明該系統中某個子系統產生了瓶頸,需要進一步分析其它軟硬件因素。

  1. %us =(User time + Nice time)/CPU時間*100%  
  2. %sy=(System time + Hardirq time +Softirq time)/ CPU時間*100%  
  3. %id=(Idle time)/CPU時間*100%  
  4. %ni=(Nice time)/CPU時間*100%  
  5. %wa=(Waiting time)/CPU時間*100%  
  6. %hi=(Hardirq time)/CPU時間*100%  
  7. %si=(Softirq time)/CPU時間*100%  
  8. %st=(Steal time)/CPU時間*100% 

備注: top 命令默認情況下,是每 3 秒刷新一次。也可以通過 top -d <刷新時間間隔> 來指定刷新頻率,如top -d 0.1 或top -d 0.01 等。top 執行時,也可以按“s ”鍵,修改時間間隔。

2.2 使用vmstat查看

r表示運行隊列的大小,b表示由于IO等待而的線程數量,in表示中斷的數量,cs表示上下文切換的數量。

2.3 其它查看方式

Iostat、sar -q、sar –u等

3. CPU介紹

3.1 內核中的時間

HZ是系統時鐘在一秒內固定發出時鐘中斷的次數。HZ在編譯內核前是可以進行配置的,因此通過下述命令就可以查看當前系統的時鐘中斷頻率:cat /boot/config-`uname -r` | grep CONFIG_HZ

tick為系統時鐘每“滴答“一次的時間,其值為(1/HZ)秒。也就是連續兩次時鐘中斷之間的時間間隔。

jiffies用來計算自系統啟動以來tick的次數,也就是說系統時鐘每產生一次時鐘中斷,該變量的值就增加一次。

3.2 CPU時間組成

CPU的工作時間由三部分組成:用戶態時間、系統態時間和空閑態時間。具體的組成為:

CPU時間包含User time、System time、Nice time、Idle time、Waiting time、Hardirq time、Softirq time、Steal time

空閑態時間==idle time

用戶態時間==user time+ Nice time。

內核態時間==system time+ Hardirq time+ Softirq time。

user time。指CPU在用戶態執行進程的時間。

system time。指CPU在內核運行的時間。

nice time。指系統花費在調整進程優先級上的時間。

idle time。系統處于空閑期,等待進程運行。

waiting time。指CPU花費在等待I/O操作上的總時間,與ed相似。

steal time。指當前CPU被強制(involuntary wait )等待另外虛擬的CPU處理完畢時花費的時間,此時 hypervisor 在為另一個虛擬處理器服務。

Softirq time 、Hardirq time。分別對應系統在處理軟硬中斷時候所花費的CPU時間。

3.3 User mode CPU utilization

%usr。顯示了用戶方式下所花費CPU時間的百分比,用戶使用CPU的進程包括:cpu運行常規用戶進程,cpu運行niced process,cpu運行實時進程。一個進程可以在用戶方式下執行,也可以在系統(內核)方式下執行,當一個進程在內核代碼中運行時,我們稱其處于內核態;當一個進程正在執行用戶自己的代碼時,我們稱其處于用戶態,在用戶方式下執行時,進程在它自己的應用代碼中執行,不需要內核資源來進行計算、管理內存或設置變量

3.4 System mode CPU utilization

顯示了系統方式下所花費cpu時間的百分比,包括內核進程(kprocs)和其他需要訪問內核資源的進程所消耗的cpu資源,系統使用cpu的進程包括:用于系統調用,用于I/O管理(中斷和驅動),用于內存管理(paging and swapping),用于進程管理(context switch and process start),如果一個進程需要內核資源,它必須執行一個系統調用,并由此切換到系統方式從而使該資源可用。

3.5 %wa(wait)

顯示了暫掛本地磁盤I/O和NFS加載的磁盤的cpu空閑百分比,是由于進程等待I/O而使cpu處于空閑狀態的比率,I/O主要包括: I/O,raw I/O,VM-paging/swapins。如果在wait運行時至少有一個未完成的磁盤I/O,該事件就歸為I/O等待時間,對磁盤的I/O請求會導致調用的進程阻塞(或睡眠),直到請求完成為止,一旦進程的I/O請求完成,該進程就放入運行隊列中。如果I/O很快完成,該進程可以使用更多的cpu時間。

3.6 %id(idle)

除了上面的WIO以外的空閑情況,顯示了沒有本地I/O時cpu空閑或等待的時間百分比。如果沒有線程可以執行(運行隊列為空),系統分派一個叫做wait的線程,可稱為idle kproc。如果ps報告顯示這個線程的總計時間較高,這表明存在時間段,其中沒有其它線程準備在cpu上運行或等待執行。系統因此大部分時間空閑或等待新任務。

3.7 r(runq-sz)

運行進程隊列的長度。對于可運行狀態的進程個數的大小,這些進程在內存中準備就緒

4. 概念介紹

4.1 用戶模式+內核模式

一般說來,一個進程在CPU上運行可以有兩種運行模式,既可在用戶模式下運行,又可在內核模式下運行(即進程分別工作在用戶態和內核態,在內核態工作仍舊是這個進程,除非進行了進程的切換)。通常操作系統把虛擬地址空間劃分為用戶空間和內核空間,例如x86平臺的Linux系統虛擬地址空間是0x00000000~0xffffffff,前3GB(0x00000000~0xbfffffff)是用戶空間,后1GB(0xc0000000~0xffffffff)是內核空間。用戶加載到用戶空間,在用戶模式下執行,不能訪問內核中的數據,也不能跳轉到內核代碼中執行。這樣可以保護內核,如果一個進程訪問了非法地址,頂多這一個進程崩潰,而不會影響到內核和整個系統的穩定性。

Cpu在產生中斷或異常時不僅會跳轉到中斷或異常服務城西,還會自動切換模式,從用戶模式切換到特權模式,因此從中斷或異常程序可以跳轉到內核代碼中執行。事實上,整個內核就是由各種中斷和異常處理程序組成的。即,正常情況下處理器在用戶模式執行用戶程序,在中斷或異常情況下處理器切換到特權模式執行內核程序,處理完中斷或異常之后再返回用戶模式繼續執行用戶程序,例如,用戶進程A調用了內核系統調用來獲取當前的時鐘滴答數,在執行用戶進程A中的系統調用指令時會保存當前用戶進程的IP,CS等當前狀態,然后再跳轉到內核空間(即內核代碼區域)去執行像應的系統調用函數,獲取當前的時鐘滴答數。執行完后再通過IRET指令返回到進程A中(就是將進入時保存的信息再復位到相應的寄存器中),再接著從CS:EIP地址開始執行A進程的指令。

進程在創建的時候除了創建進程的控制塊之外,在內核里還創建了進程的內核棧,進程通過系統調用(例如fopen()或者open())進入內核后,此時處理器處于特權級高的(0級)內核代碼中執行,當進程處于內核態時,執行的內核代碼會使用當前進程的內核棧,是指向在進程的上下文上的,

內核模式的權限高于用戶模式的權限。

用戶級。系統用戶可以與進行交互操作,如運行應用和系統命令,用戶級通過系統調用接口訪問內核級;內核級。操作系統自動運行一些功能,它們主要對硬件進行操作

4.2 進程調度

任何進程要想占有CPU,從而真正處于執行狀態,就必須經由進程調度。進程調度機制主要涉及到調度方式、調度時機和調度策略。

1. 調度方式

Linux內核的調度方式基本上采用“搶占式優先級”方式,即當進程在用戶模式下運行時,不管是否自愿,在一定條件下(如時間片用完或等待I/O),核心就可以暫時剝奪其運行而調度其它進程進入運行。但是,一旦進程切換到內核模式下運行,就不受以上限制而一直運行下去,直至又回到用戶模式之前才會發生進程調度。

Linux系統中的調度策略基本上繼承了Unix的以優先級為基礎的調度。就是說,核心為系統中每個進程計算出一個優先權,該優先權反映了一個進程獲得CPU使用權的資格,即高優先權的進程優先得到運行。核心從進程就緒隊列中挑選一個優先權高的進程,為其分配一個CPU時間片,令其投入運行。在運行過程中,當前進程的優先權隨時間遞減,這樣就實現了“負反饋”作用: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原來級別較低的進程就相對“提升”了級別,從而有機會得到運行。當所有進程的優先權都變為0時,就重新計算一次所有進程的優先權。

2. 調度策略

Linux系統針對不同類別的進程提供了三種不同的調度策略,即SCHED_FIFO、SCHED_RR及SCHED_OTHER。

SCHED_FIFO適合于實時進程,它們對時間性要求比較強,而每次運行所需的時間比較短,一旦這種進程被調度開始運行后,就要一直運行到自愿讓出CPU,或者被優先權更高的進程搶占其執行權為止。

SCHED_RR對應“時間片輪轉法”,適合于每次運行需要較長時間的實時進程。一個運行進程分配一個時間片(如200毫秒),當時間片用完后,CPU被另外進程搶占,而該進程被送回相同優先級隊列的末尾。SCHED_OTHER是傳統的Unix調度策略,適合于交互式的分時進程。這類進程的優先權取決于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進程剩余時間配額,如果進程用完了配給的時間,則相應優先權為0;另一個是進程的優先數nice,這是從Unix系統沿襲下來的方法,優先數越小,其優先級越高。

nice的取值范圍是19-20。用戶可以利用nice命令設定進程的nice值。但一般用戶只能設定正值,從而主動降低其優先級;只有特權用戶才能把nice的值置為負數。進程的優先權就是以上二者之和。核心動態調整用戶態進程的優先級。這樣,一個進程從創建到完成任務后終止,需要經歷多次反饋循環。當進程再次被調度運行時,它就從上次斷點處開始繼續執行。對于實時進程,其優先權的值是(1000+設定的正值),因此,至少是1000。所以,實時進程的優先權高于其它類型進程的優先權。另外,時間配額及nice值與實時進程的優先權無關。如果系統中有實時進程處于就緒狀態,則非實時進程就不能被調度運行,直至所有實時進程都完成了,非實時進程才有機會占用CPU。

后臺命令(在命令末尾有&符號,如gcc f1.c& )對應后臺進程(又稱后臺作業),后臺進程的優先級低于任何交互(前臺)進程的優先級。所以,只有當系統中當前不存在可運行的交互進程時,才調度后臺進程運行。后臺進程往往按批處理方式調度運行。

3. 調度時機

核心進行進程調度的時機有以下幾種情況:

(1)當前進程調用系統調用nanosleep( )或pause( )使自己進入睡眠狀態,主動讓出一段時間的CPU使用權;

(2)進程終止,永久地放棄對CPU的使用;

(3)在時鐘中斷處理程序執行過程中,發現當前進程連續運行的時間過長;

(4)當喚醒一個睡眠進程時,發現被喚醒的進程比當前進程更有資格運行;

(5)一個進程通過執行系統調用來改變調度策略或降低自身的優先權(如nice命令),從而引起立即調度。

4. 調度算法

進程調度的算法應該比較簡單,以便減少頻繁調度時的系統開銷。Linux執行進程調度時,首先查找所有在就緒隊列中的進程,從中選出優先級高且在內存的一個進程。如果隊列中有實時進程,那么實時進程將優先運行。如果最需要運行的進程不是當前進程,那么當前進程就被掛起,并且保存它的現場所涉及的一切機器狀態,包括計數器和CPU寄存器等,然后為選中的進程恢復運行現場。

4.3 用戶級線程與內核級線程

在許多類Unix系統中,如Linux、FreeBSD、Solaris等,進程一直都是操作系統內核調用的最小單位,也都采用多進程模型。后來引入了線程概念,有以下兩種概念的線程:

用戶級線程(User-Level Thread,ULT)。由應用進程利用線程庫創建和管理,不在內核中實現線程,只在用戶態中模擬出多線程,不依賴于核心,操作系統內核完全不知道多線程的存在。

內核線線程(Kernel-Level Thread,KLT),又稱為內核支持的線程或輕量級進程。是在核心空間實現的,內核為每個線程在核心空間中設置了一個線程控制塊,用來登記該線程的線程標識符、值、狀態、優先級等信息,所有對線程的操作,如創建、撤銷和切換都是通過系統功能調用由內核中的相應處理完成,內核維護進程及線程的上下文切換以及線程切換,類系統中一般通過修改進程的實現方式來實現,可以使用不完全的進程創建方式創建共享數據空間的進程,在 Linux下這種系統調用為clone(),而在FreeBSD下它為rfork()。

5. 常見誤區

5.1 Cpu利用率很高就是cpu資源不夠

出現cpu計數器不在范圍時,不一定是由于cpu資源不夠,因為其他資源的也會引起,例如內存不夠時,cpu會忙內存管理的事,表面上可能是cpu的利用為100%

分享題目:Linux服務器性能分析之CPU利用率
標題URL:http://vcdvsql.cn/news7/100157.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軟件開發搜索引擎優化品牌網站設計品牌網站制作定制開發網站內鏈

廣告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