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按下Android設備電源鍵時究竟發生了什么?
創新互聯于2013年創立,是專業互聯網技術服務公司,擁有項目網站建設、做網站網站策劃,項目實施與項目整合能力。我們以讓每一個夢想脫穎而出為使命,1280元新鄉做網站,已為上家服務,為新鄉各地企業和個人服務,聯系電話:18982081108
Android的啟動過程是怎么樣的?
什么是Linux內核?
桌面系統linux內核與Android系統linux內核有什么區別?
什么是引導裝載程序?
什么是Zygote?
什么是X86以及ARM linux?
什么是init.rc?
什么是系統服務?
當我們想到Android啟動過程時,腦海中總是冒出很多疑問。本文將介紹Android的啟動過程,希望能幫助你找到上面這些問題的答案。
Android是一個基于Linux的開源操作系統。x86(x86是一系列的基于intel 8086 CPU的計算機微處理器指令集架構)是linux內核部署最常見的系統。然而,所有的Android設備都是運行在ARM處理器(ARM 源自進階精簡指令集機器,源自ARM架構)上,除了英特爾的Xolo設備()。Xolo來源自凌動1.6GHz x86處理器。Android設備或者嵌入設備或者基于linux的ARM設備的啟動過程與桌面版本相比稍微有些差別。這篇文章中,我將解釋Android設備的啟動過程。深入linux啟動過程是一篇講桌面linux啟動過程的好文。
當你按下電源開關后Android設備執行了以下步驟。
此處圖片中step2中的一個單詞拼寫錯了,Boot Loaeder應該為Boot Loader(多謝@jameslast 提醒)
第一步:啟動電源以及系統啟動
當電源按下,引導芯片代碼開始從預定義的地方(固化在ROM)開始執行。加載引導程序到RAM,然后執行。
第二步:引導程序
引導程序是在Android操作系統開始運行前的一個小程序。引導程序是運行的第一個程序,因此它是針對特定的主板與芯片的。設備制造商要么使用很受歡迎的引導程序比如redboot、uboot、qi bootloader或者開發自己的引導程序,它不是Android操作系統的一部分。引導程序是OEM廠商或者運營商加鎖和限制的地方。
引導程序分兩個階段執行。第一個階段,檢測外部的RAM以及加載對第二階段有用的程序;第二階段,引導程序設置網絡、內存等等。這些對于運行內核是必要的,為了達到特殊的目標,引導程序可以根據配置參數或者輸入數據設置內核。
Android引導程序可以在bootablebootloaderlegacyusbloader找到。
傳統的加載器包含的個文件,需要在這里說明:
init.s初始化堆棧,清零BBS段,調用main.c的_main()函數;
main.c初始化硬件(鬧鐘、主板、鍵盤、控制臺),創建linux標簽。
更多關于Android引導程序的可以在這里了解。
第三步:內核
Android內核與桌面linux內核啟動的方式差不多。內核啟動時,設置緩存、被保護存儲器、計劃列表,加載驅動。當內核完成系統設置,它首先在系統文件中尋找”init”文件,然后啟動root進程或者系統的第一個進程。
第四步:init進程
init是第一個進程,我們可以說它是root進程或者說有進程的父進程。init進程有兩個責任,一是掛載目錄,比如/sys、/dev、/proc,二是運行init.rc腳本。
init進程可以在/system/core/init找到。
init.rc文件可以在/system/core/rootdir/init.rc找到。
readme.txt可以在/system/core/init/readme.txt找到。
對于init.rc文件,Android中有特定的格式以及規則。在Android中,我們叫做Android初始化語言。
Action(動作):動作是以命令流程命名的,有一個觸發器決定動作是否發生。
語法
1
2
3
4
5
; html-script: false ]
on trigger
command
command
command
Service(服務):服務是init進程啟動的程序、當服務退出時init進程會視情況重啟服務。
語法
1
2
3
4
5
; html-script: false ]
service name pathname [argument]*
option
option
...
Options(選項)
選項是對服務的描述。它們影響init進程如何以及何時啟動服務。
咱們來看看默認的init.rc文件。這里我只列出了主要的事件以及服務。
Table
Action/Service
描述
on early-init
設置init進程以及它創建的子進程的優先級,設置init進程的安全環境
on init
設置全局環境,為cpu accounting創建cgroup(資源控制)掛載點
on fs
掛載mtd分區
on post-fs
改變系統目錄的訪問權限
on post-fs-data
改變/data目錄以及它的子目錄的訪問權限
on boot
基本網絡的初始化,內存管理等等
service servicemanager
啟動系統管理器管理所有的本地服務,比如位置、音頻、Shared preference等等…
service zygote
啟動zygote作為應用進程
在這個階段你可以在設備的屏幕上看到“Android”logo了。
第五步
在Java中,我們知道不同的虛擬機實例會為不同的應用分配不同的內存。假如Android應用應該盡可能快地啟動,但如果Android系統為每一個應用啟動不同的Dalvik虛擬機實例,就會消耗大量的內存以及時間。因此,為了克服這個問題,Android系統創造了”Zygote”。Zygote讓Dalvik虛擬機共享代碼、低內存占用以及最小的啟動時間成為可能。Zygote是一個虛擬器進程,正如我們在前一個步驟所說的在系統引導的時候啟動。Zygote預加載以及初始化核心庫類。通常,這些核心類一般是只讀的,也是Android SDK或者核心框架的一部分。在Java虛擬機中,每一個實例都有它自己的核心庫類文件和堆對象的拷貝。
Zygote加載進程
加載ZygoteInit類,源代碼:/frameworks/base/core/java/com/android/internal/os/ZygoteInit.java
registerZygoteSocket()為zygote命令連接注冊一個服務器套接字。
preloadClassed “preloaded-classes”是一個簡單的包含一系列需要預加載類的文本文件,你可以在/frameworks/base找到“preloaded-classes”文件。
preloadResources() preloadResources也意味著本地主題、布局以及android.R文件中包含的所有東西都會用這個方法加載。
在這個階段,你可以看到啟動動畫。
第六步:系統服務或服務
完成了上面幾步之后,運行環境請求Zygote運行系統服務。系統服務同時使用native以及java編寫,系統服務可以認為是一個進程。同一個系統服務在Android SDK可以以System Services形式獲得。系統服務包含了所有的System Services。
Zygote創建新的進程去啟動系統服務。你可以在ZygoteInit類的”startSystemServer”方法中找到源代碼。
核心服務:
啟動電源管理器;
創建Activity管理器;
啟動電話注冊;
啟動包管理器;
設置Activity管理服務為系統進程;
啟動上下文管理器;
啟動系統Context Providers;
啟動電池服務;
啟動定時管理器;
啟動傳感服務;
啟動窗口管理器;
啟動藍牙服務;
啟動掛載服務。
其他服務:
啟動狀態欄服務;
啟動硬件服務;
啟動網絡狀態服務;
啟動網絡連接服務;
啟動通知管理器;
啟動設備存儲監視服務;
啟動定位管理器;
啟動搜索服務;
啟動剪切板服務;
啟動登記服務;
啟動壁紙服務;
啟動音頻服務;
啟動耳機監聽;
啟動AdbSettingsObserver(處理adb命令)。
第七步:引導完成
一旦系統服務在內存中跑起來了,Android就完成了引導過程。在這個時候“ACTION_BOOT_COMPLETED”開機啟動廣播就會發出去。
Service(服務)一個運行在后臺執行長時間運行的操作組件,它不提供任何用戶界面,作為與Activity同級的組件,它依舊是運行在主線程中。
其它組件可以啟動一個Service,當這個Service啟動之后便會在后臺執行,這里需要注意,由于是在主線程中,所以我們需要另外開啟一個線程來執行我們的耗時操作。
此外,一個組件還可以與一個Service進行綁定來實現組件之間的交互,甚至可以執行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進程間通信。
Service可以在后臺執行很多任務,比如處理網絡事務,播放音樂,文件讀寫或者與一個內容提供者交互,等等。
本地服務(Local)
該服務依附在主進程上而不是獨立的進程,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資源,另外本地服務因為是在同一進程因此不需要IPC,也不需要AIDL。相應bindService會方便很多,當主進程被Kill后,服務便會終止。一般使用在音樂播放器播放等不需要常駐的服務。
遠程服務(Remote Service)
該服務是獨立的進程,對應進程名格式為所在包名加上你指定的android:process字符串。一般定義方式 android:process=":service" 由于是獨立的進程,因此在Activity所在進程被Kill的時候,該服務依然在運行,不受其他進程影響,有利于為多個進程提供服務具有較高的靈活性。由于是獨立的進程,會占用一定資源,并且使用AIDL進行IPC比較麻煩。一般用于系統的Service,這種Service是常駐的。
startService啟動的服務
用于啟動一個服務執行后臺任務,不與組件進行通信,停止服務使用stopService。 當一個應用組件比如activity通過調用startService()來啟動一個服務的時候,服務便處于啟動狀態。一旦啟動,服務可以在后臺無限期地運行下去,即使當啟動它的組件已經銷毀。通常情況下,一個啟動的service執行一個單一的操作并且不會返回任何結果給調用者。
bindService啟動的服務
用于啟動的服務需要進行通信。停止服務使用unbindService。 當一個應用組件通過調用bindService()來與一個服務綁定時,服務便處于綁定狀態。一個綁定的服務提供了一個客戶端-服務器端接口來允許組件與服務進行交互,發送請求,得到結果甚至通過IPC進程間通信來完成操作。只有當其它組件與服務進行綁定時,服務才會處于綁定狀態。多個組件可以同時與服務綁定,但是當他們全部都解除綁定時,服務就會銷毀。
2.BindService:
如果一個Service在某個Activity中被調用bindService方法啟動,不論bindService被調用幾次,Service的 onCreate 方法只會執行一次,同時 onStartCommand 方法始終不會調用。當建立連接后,Service會一直運行,除非調用unbindService來接觸綁定、斷開連接或調用該Service的Context不存在了(如Activity被Finish——即通過bindService啟動的Service的生命周期依附于啟動它的Context),系統在這時會自動停止該Service。
3.StartService AND BindService:
當一個Service在被啟動(startService 的同時又被綁定(bindService ),該Service將會一直在后臺運行,并且不管調用幾次, onCreate 方法始終只會調用一次, onStartCommand 的調用次數與startService 調用的次數一致(使用bindService 方法不會調用 onStartCommand )。同時,調用unBindService 將不會停止Service,必須調用stopService 或Service自身的stopSelf 來停止服務。
4.停止Service:
當一個服務被終止(stopService 、stopSelf 、unbindService )時, onDestory 方法將會被調用——所以我們需要在該方法中清除一些工作(依附該Service生命周期上的,比如:停止在Service中創建并運行的線程)。
1.創建服務
如果你才用的是 startService的方式那么 onBind方法可以忽略
2.注冊服務
3.開啟服務
start:
bind
綁定服務,一般涉及到組件或進程之間的通信,既然需要通信,那么我們肯定需要一個連接,這里ServiceConnection就是我們所需要的連接,通過Ibinder的傳遞,我們可以獲取到Service的Ibinder對象,從而進行相關操作。
關于粘性服務,這里需要提到 Service的onStartCommand返回值
andorid:name
adroid:exported
android:enabled
android:label
android:process
android:icon
android:permission
關于服務,當我們在應用開發中,如果需要長時間的在后臺運行,獨立完成某一些事情的情況下,請使用Service!
此文綜合: 以及自己的一些問題看法,用作學習,回顧之用。
Service 前臺服務
請參看 紫豪
本文原文連接
Service是Android中的四大組件之一,它的級別和Activity差不多。只不過Service沒有頁面顯示,只能后臺運行,可以和其他組件進行交互。
Service的后臺運行并不是子線程,是在主線程中進行的,只是它沒有界面顯示。如果Service進行了耗時操作同樣需要開啟子線程,否則會跟Activity一樣出現ANR問題(application not response–程序沒有響應)。
補充說明:
主線程的內容包括UI和后臺,只要程序中的UI或者后臺其中一個在跑,程序都算是在運行狀態。
1,創建一個自己的TestService繼承Service
2,必須實現重寫其中的onBind方法,可以在里邊做各種操作,也可以接收傳遞過來的Intent的數據。
(在Android Studio中可以直接新建一個Service)
服務的注冊是四大組件中最簡單的一個,一般只要設置name屬性就可以了。
1,startService()啟動
(1)啟動服務startService:onCerate(),onStart()
(2)停止服務stopService:onDestroy()
此方法啟動服務,服務如果未被創建,系統會先調用onCreate()方法,接著調用onStrat()方法。如果調用startService前服務已經被啟動,多次調用啟動方法,不會多次調用onCreate,但會導致多次調用onStrat。
2,bindService()啟動
(1)綁定bindService:onCreate(),onBind()
(2)解除綁定unbindService:onUnbind()
(3)正常停止程序服務的方法是先接觸綁定unbindService,在停止服務stopService
綁定后調用stopService方法,這時候是不能停止服務的,如果這時再調用解綁unbindService,程序會先解綁,后停止服務。
用此方法啟動服務,在服務未被創建時,會先調用onCreate(),接著調用onBind()方法,這時候調用者和服務綁定在一起,調用者退出,系統會先調用服務的onUnbind(),然后onDestroy()。如果調用bindService之前服務已經被綁定,多次調用bindService并不會導致onCreate()和onBind()方法被多次調用。如果調用者想與正在綁定的服務解除綁定,可以調用unbindService()。
(1),onCerate()服務第一次被創建
(2),onStartComand()服務開始工作
(3),onBind()服務已經綁定
(4),onUnBind()服務解綁
(5),onDestroy()服務已經停止
普通的Service進行耗時操作要創建一個線程去完成,因為service是在主線程運行的,并且這個子線程完成工作要手動停止 。IntentService是繼承了Service并處理起步請求的一個類,在IntentService內有一個工作線程,來處理耗時操作,啟動IntentService的方式和啟動傳統的Service是一樣,當任務執行完成后,IntentService會自動停止,而不需要我們去控制。
可以啟動多次IntentService,每一個耗時操作會以工作隊列的方式在IntentService的onHandleIntent回調方法中執行,并且每次只會執行一個工作線程,執行完第一個再執行第二個,以此類推,而且,所有請求都在一個單線程中,不會阻塞主線程,同一時間只處理一個請求。
IntentService優點
1,省去了在Service中開線程的麻煩
2,當操作完成時,不用手動停止Service。IntentService是Service,但是比Service更智能。
網頁題目:android啟動服務,android啟動器
文章來源:http://vcdvsql.cn/article4/dsdepoe.html
成都網站建設公司_創新互聯,為您提供網站內鏈、服務器托管、移動網站建設、營銷型網站建設、全網營銷推廣、動態網站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