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做過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之后怎么才能讓企業實際生產和日常的管理當中去呢,其實堅守以下幾個原則就可以了。
堅持三不原則
1、不接受不合格品
不接受不合格品是指員工在生產加工之前,先對前傳遞的產品按規定檢查其是否合格,一旦發現問題則有權拒絕接受,并及時反饋到前工序。前道工序人員需要馬上停止加工,追查原因,采取措施,使品質問題得以及時發現糾正,并避免不合格品繼續加工造成的浪費。
2、不制造不合格品
不制造不合格品是指接受前道的合格品后,在本崗位加工時嚴格執行作業規范,確保產品的加工質量。對作業前的檢查、確認等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到位;對作業中的過程狀況隨野鳥留意,避免或及早發現異常的發生,減少產生不合格品的概率。準備充分并在過程中得到確認是不制造不合格的關鍵。只有不產生不良品,才能使得不流出和不接受不良品變為可能。
3、不流出不合格品
不流出不合格品是指員工完成本工序加工,需檢查確認產品質量,一旦發現不良品,必須及時停機,將不良品在本工序截下,并且在本工序內完成不良品處置并采取防止措施。本道工序應保證傳遞的是合格產品,會被下道工序或“客戶”拒收。
前面的三個環節主要是為了通過質量管理的方式讓企業降低不合格品的產出,對企業來說不合格品的產出可能增加了企業的材料成本,但是一旦這些產品流入市場所造成的損失比產品成本本身要多的多。
防止四個誤區
誤區一:萬能論
“獲得了質量體系認證證書就是取得了通往國際市場的通行證”,這句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被廣泛傳播。一時間,企業導入GB/T19001標準建立質量體系并通過認證成為時尚,宣傳廣告一定要用“榮獲證書”的字眼。輿論的渲染使得各方面將質量體系的功能放大了,使其成為一個萬能的工具,將原本僅關注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可靠性的工作提升為關系企業能否參與國際競爭的工作,加大了對企業質量管理部門的壓力。這種過高的期望也為后來產生的質量管理體系“無用論”埋下了伏筆。
誤區二:唯證書論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思想的解放與對財富的追逐使人們更樂于抓住眼前的機會獲得即時的收益。在企業管理上,人們更關注立竿見影的結果而忽視基礎管理工作,這種浮躁心理在很多企業導致了急功近利的管理風格,反映在對待質量管理體系的態度上,就是“唯證書論”。
誤區三:無用論
經常聽到有人批評質量管理體系,說這個體系是沒有用處的、勞民傷財的;還有人批評GB/T19001標準,說這個標準沒有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是個空洞的標準。因為有很多持批評意見的人對質量管理的理論及實踐缺乏整體認識,所以這些說法可以理解,但是很難茍同。
誤區四:過時論
很多企業獲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后并不是繼續鞏固質量管理體系、對其實施持續改進,而是片面地求新、求高,著急導入六西格瑪、卓越績效模式等管理理念和方法。在這里必須強調,基于GB/T19001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是企業經營管理大廈中一塊離不開的基石,只有質量管理體系穩固了,大廈才會安全。須知,基石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
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ISO9001認證并不是萬能的神藥也不是一無是處的過時東西,無論是哪一種理論都需要根據企業的情況來進行實際的操作,可以運用到企業中對企業真正有作用的才是好方法。
當前題目:生產企業做iso9001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網頁地址:http://vcdvsql.cn/hangye/iso/n13491.html
聲明:本網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載內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轉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新互聯